APP下载

提高机采棉加工质量的探讨

2014-06-20宋振周

中国棉花加工 2014年2期
关键词:热空气回潮率棉纤维

■宋振周

〔石河子121团机关,新疆 石河子 832066〕

一、严把籽棉采摘质量关

对达到采收标准的棉田,应统一组织在工作时间内开始采摘(上午11点钟采棉机进地,晚8点出地),这样才能保证采摘质量。采摘后进行打模(模块尺寸为9200 mm×2134 mm×2134 mm),质量为8~10 t,棉模打好后,为模块盖上专用的棉模盖,同时填写有棉田号、品种、回潮率、含杂内容的信息卡片,此卡片将随着模块进入加工厂棉检部门,作为籽棉收购的凭证。棉模进场后卸在开模机轨道上,而剩余的模块卸在棉模场地上。

(一)优良的机采棉品种是提高加工质量的基础

发展机采棉必须培育适合当地环境,具有抗病虫害,产量高,中上部给铃多、吐絮集中以及铃壳开裂性好,对脱叶剂比较敏感的品种,以此来提高机采棉的采摘质量。

(二)严格按照机采棉模式种植

很多种植模式为手摘棉的地田,在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采用机采。由于种植品种、行距、成熟度、脱叶剂的喷洒等原因致使采摘困难,影响了机采棉的采摘质量,因此,需要统一组织,从计划种植的品种、模式、管理到脱叶剂的喷洒浓度入手,做出合理科学的计划及实施方案,争取做到成熟一片采摘一片,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采。

(三)杜绝“三丝”

在机采棉运输中坚决不用化纤布盖棉花,以免将含有“三丝”的籽棉交售到加工厂,造成“三丝”含量高。

(四)严格控制籽棉回潮率

随着棉花价格的暴涨,超水分问题日趋严重,售棉户人为加湿。有的在采摘前一天用打药罐对棉花喷洒水分,第二天进行采摘;有的收获籽棉后加水进行捂闷,时间3~5 d,让棉籽吸收水分。加水的棉花易造成棉花储运的困难,引起棉纤维变色、变质,甚至自燃。在籽棉收购时,要进行多点测水,一旦发现回潮率超过12%,坚决拉回进行摊晒,达到标准后再收购。

二、籽棉回潮率对加工的影响

籽棉回潮率增大时,棉纤维的强力提高,刚性降低,摩擦系数增大;籽棉回潮率减小时,棉纤维的强力降低,刚性增强,摩擦系数减小。棉纤维与所附杂质的摩擦力增大,纤维与加工机械面的摩擦力增大会造成清杂困难,清花效率降低。纤维刚性降低,棉纤维在外力的作用下变软,纤维之间缠绕、扭曲致使籽棉中产生较多的棉结、索丝,直接影响皮棉的质量。

由于纤维的摩擦系数增大,弹性下降,因此,在轧花过程中会使轧花机工作箱壁与棉卷的摩擦力增大,造成棉卷停转、肋条堵塞、刷棉不净,不仅降低轧花生产的工作效率,还会增加棉籽毛头率,导致衣分亏损。

籽棉纤维强力增加,棉籽表皮变软,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将棉籽表皮扯下,形成带纤维籽屑,同时纤维易扭转在一起,形成大量的棉结、索丝等疵点。棉纤维的强力降低,刚性增大,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折断;同时因棉籽壳变脆,在加工过程中破籽率会增加,带纤维籽屑增多。由于纤维刚性较大,因此加工过程中在外力的冲击下,很容易断裂,使皮棉的整齐度下降,长度减短。棉籽的毛头率下降,从而增加了皮棉中的含绒率。过分干燥会使棉纤维与机械摩擦产生静电,造成刷棉不净的问题。

三、解决加工时籽棉回潮率高的办法

籽棉烘干利用了棉纤维的放湿性能和空气容纳水分的能力。籽棉烘干是以空气为介质,先对空气进行加热,以提高空气的温度和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然后使热空气与籽棉相混合,在热空气与棉纤维之间形成一个温度差、湿度差和压强差,迫使纤维中的吸附水分子逐渐向外移,被热空气所吸收,以此达到籽棉烘干的目的。空气的温度越高,则相对湿度就越低,饱和湿度越大,它与棉纤维之间的湿度差越大,烘干效率越高。

籽棉由外吸棉气力输送装置输送,进入籽棉自动控制箱,并均匀地吸入籽棉自动控制箱下部的热风管内。由空气加热系统送来的热空气在此与籽棉混和,并将籽棉送入烘干机。在烘干机内,籽棉与热空气产生热交换,籽棉中的水分蒸发由热空气吸收。籽棉随热空气离开烘干机后,被送入内吸棉分离器。内吸棉分离器将热空气与籽棉分离,干燥的籽棉即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处理,而湿热空气经除尘处理后排入大气。

图1.棉烘干工艺流程图

四、棉花加工设备工艺及工作原理

图2.花加工工艺流程图

加工机采棉必须配置重杂器,用以排除大杂特杂等异物。三丝清理机排除异性纤维,籽棉在此处与热风进行混合进入烘干塔进行烘干。一次清理设备包括倾斜六辊清理机、清铃机,清除籽棉棉叶、沙尘及僵瓣,由排杂风机排出。籽棉随后进入到二次清理设备,倾斜六辊清理机及回收式籽棉清理机对其再次进行清理。籽棉最后进入轧花机,通过轧花机拨棉辊送至轧花锯齿,锯齿钩拉住籽棉进入工作箱,籽棉通过肋条工作点时,棉纤维被锯齿钩拉经后箱装有高于锯片线速度数倍的毛刷刷入皮棉道,经皮清机清理后送至打包机打包包装。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进行配置,才能加工出较高质量的皮棉,通过多年的设备改造,笔者发现少一道籽棉清理或皮棉清理工序,皮棉含杂及外观形态都将受到影响。

五、棉花加工设备排杂间隙的调整

棉花加工设备经过一个轧季的使用,因堵车、磨损造成各排杂间隙不准确,需要重新调整才能保证排杂效果。以下设备需要按照标准调整间隙,以便提高机采棉的排杂效率。

(一)籽棉清理机的调整

籽棉清理机主要清理叶片、僵瓣等大杂,一道、二道综合清杂效果达到90%以上,所以籽棉清理机的调整很重要。齿钉筒与格条栅的间隙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格条网角度一般控制在110°,因为只有在110°范围内才有除杂作用。间隙偏差1mm都将影响清花效果,如有歪齿、缺齿、格条栅变形等情况。需要及时维修,保证清花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二)轧花机的调整

排僵量调整。U型辊后部有调节板和尼龙刷,调整尼龙刷与U型辊间隙,调节板高低及调节板与U型辊间隙,可控制僵瓣排除量,调节尼龙刷的压紧程度也可控制僵瓣排出量。

下排杂板的调节。下排杂板要求与锯片的距离为50 mm,离毛刷的距离38 mm,调节时站在轧花机后面地沟上,松开蝶形螺母,调整50 mm间隙,保持两端一致,再调38 mm间隙,这两个间隙可以根据排杂情况进行调整。

排杂刀的调节。上排杂刀要求离锯片的间隙为2~3 mm,此间隙在装机时已调好,根据排杂的情况可以调节上排杂刀距锯片的位置及角度。

(三)皮棉清理机的调整

皮棉清理机的安全运转率及各部分技术参数是确保皮棉质量的关键所在。皮棉经一道气流皮清、二道锯齿皮清后将皮棉含杂率降至2%以内。调整排杂刀也是皮清机检修的重点,在多年的锯齿皮清机检修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了以下排杂刀检修调整的方法。

锯齿式皮棉清理机排杂刀与刺辊间隙上部为1.6 mm,下部为4.3 mm。此间隙是依靠排杂刀两端里面内六方顶丝及外部内六角螺丝紧固强制排杂刀变形得到的。调整过程要求较高,步骤也比较繁琐。调整完成后要求排杂刀在全长上与刺辊间隙一致,以确保皮棉质量。排杂刀里面的顶丝与外部的内六方螺丝必须加上力。顶丝用内六方扳手加力即可,外部紧固螺丝用30 cm加力杆加58.8~78.4 N的力,以确保排杂刀在工作时位置不变。调整完成后必须对所有排杂刀间隙进行复核,防止因墙板变形而引起间隙的变动。

在近几年的籽棉收购、加工中,121团严把棉花采摘源头质量,严格将籽棉回潮率控制在12%以内。籽棉加工实现了在线烘干,棉花加工设备配置合理,机采棉种植加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通过以上一些措施,实现机采棉皮棉加工质量平均3级的好成绩,2013年机采棉入国储率达到97%。121团在机采棉加工中采取的这些措施,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希望能给机采棉加工单位带来启发和帮助。

猜你喜欢

热空气回潮率棉纤维
关于“双显法”对木棉纤维和棉纤维定性鉴别的探讨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微波籽棉回潮率测量仪技术试验报告分析
棉纤维蠕变与应力松弛行为分析
1∶4缩尺厂房中功率火灾试验研究
塔式气流皮棉加湿机特点分析
浅析储备棉的棉层高度对其回潮率及公定重量的影响
草酸复合热空气处理对生鲜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以公定重量为例阐述棉花回潮率的重要性
利用孔明灯验证热气球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