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态契合

2014-06-20李国泉周向军

求实 2014年1期
关键词:价值论马克思主义

李国泉+周向军

[摘 要]价值属关系范畴,其本质是客体属性及功能与主体尺度之间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彰显出独具魅力的价值,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广泛实现了自身属性和功能同当代人利益和需求之间的动态契合。面对这一客观的价值事实,人们的评价却因主观因素及所处环境的影响而差别迥异。社会实践是价值生成和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休谟问题的钥匙。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中国的成功实践,都为马克思主义的在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提高当代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接受度,是科学实现其当代价值的关键,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 价值生成; 价值事实

[中图分类号] B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1-0034-05

[收稿日期]2013-08-20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11JZD003)。

[作者简介]李国泉(1988-),男,广东湛江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周向军(1952-),男,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体系。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同马克思主义一样,对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命运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在马克思逝世130多年后的今天,时代发生了巨变,他所创立的学说是否还适用?应当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这是当前我们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价值问题,也即研究它的当代价值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价值论的视角,从客体属性、主体尺度、价值生成、价值评价、价值实现等方面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从广义上对这一概念加以运用,即探讨的对象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一、客体属性与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揭示的是客体之于主体的意义所在。若一个对象能够符合主体的目的与需要,那么它对于该主体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则对于该主体没有价值。而价值的大小则取决于客体与主体目的和需要相一致的程度。可见,价值总是特定客体对主体的意义,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客体关系,价值关系也就无法形成。要探究某一对象对主体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之大小,对它的属性和功能的考察是一个客观性前提。在此意义上,要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问题,首先必须对这一理论体系本身的属性、功能及其发展变化进行研究。

英国学者乔纳森·沃尔夫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依然有生命力。马克思的每一主要思想仍然非常值得研究。”[1](P100)他接着阐述了两个理由:一是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的历史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二是无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与否,它理应和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伟大哲学家的思想一样值得人们研读。在此,沃尔夫充分认可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但却有意忽视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真理性,认为它仍具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包含着“比真理更令人感兴趣的东西”——能力、严谨、深刻、创造性、洞察力、独创性和系统的想象力等。这一认识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没有自身蕴含的真理性内容,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会对20世纪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通过“申辩”的方式对西方社会十个流行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回应和驳斥,充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之处①。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名副其实的科学,对这一体系科学性的确证,是正确把握其当代价值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并不仅仅因为它是“有用”的,否则就会陷入实用主义的泥沼。同样地,判断的标准也不取决于它能否被“证伪”② 。问题的关键在于它对于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的深刻揭示,也即合规律性,当然,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固有的“科学”特质。有学者从科技哲学的角度,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对象客观性、逻辑自洽性、应用有效性、寻求检验性、理论预见性、表述简明性等科学本质特征[2](P108-110)。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是由其理论品质决定的。其一是批判性。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性,甚至被法兰克福学派视为其本质特征。这一理论不崇拜任何东西,一方面它批判的对象指向外在世界,另一方面更是指向了自身。彻底的自我批判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不断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的根本所在。其二是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甚至有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并非机械的教条,它始终与时代同行,并总是能随着实践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其三是开放性。开放是与封闭相对的一个范畴,特指与外界保持联系和交流的一种状态。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从不排斥其他人类文明成果,而是始终保持同各种社会思潮对话的能力和需求。

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如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意识形态功能、预见未来的功能等等,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等诸多领域。但是,马克思主义功能的广泛性并不意味着它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否则就会陷入绝对主义的误区。任何一种理论,都只是具体历史时空中主体活动的创造,总有其无法超越时空的局限之处。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因所处时代的需要,更多地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从而低估了民族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因而,要具体、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及其功能,“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3](P291)。然而,这种局限性并不影响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我们对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要像对待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自然科学家的思想一样,“不应该纠缠于其某段文字或某个观点的科学问题,应该抽出其核心贡献的那些规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来分析其科学本质”[2](P108)。这些规律亦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哲学、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的经济学和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旨趣的科学社会主义等等,它们构成了整个理论体系的硬核。而且,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发展的学说,批判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属性使得它能在后继者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中不断扬弃自身,创造性地向前推进,这是其永葆青春的奥秘所在。时代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不能作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缘由,反倒恰恰为这一学说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因此,马克思主义固有的属性、功能及其发展变化使其当代价值的彰显得以可能。

二、价值生成与独具魅力的价值表现

尽管价值要以客体的结构和功能为载体,但它并不是客体的固有性质,否认这一点,就会陷入价值客观论的误区。价值亦非某种先验的、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属人的范畴,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在价值关系中,物趋近于人而存在,主体居于主导性的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有无,并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它能否符合主体的目的和需要这一价值标准。脱离了人的内在尺度,马克思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根本无所谓价值。

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理应具有何种价值,必须考察它的属性及功能与现代人的利益和需求之间可能的契合之处。作为主体的人,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团体、阶级、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在共时态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对于具有不同特点和需求的主体,有着不同的意义。倘若着眼于历时态维度,相对于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对同一主体的价值也差异明显。可见,从属人的主体性思维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具有多元性和相对性。如果着眼于全面的关系思维,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和功能是发展着的,人的目的和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那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也是动态生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品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的现实立场和时代性问题来捕捉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发展可能存在的内在关联。如果从这一方法论出发,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应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为人们观察当今世界、解决时代问题提供科学方法。它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观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观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等,在当代仍然能够作为我们透析社会和改造世界的卓有成效的工具。正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P664)马克思主义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对此,连马克思的论敌波普尔也承认,他说:“所有现代的著作家都受惠于马克思,尽管他们并不知道这点。对于那些像我一样不赞同马克思的理论的人,情况显得尤其如此。”[5](P140-141)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为我们洞察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如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与经济危机等思想,在今天也依然行之有效。诚然,当代资本主义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发展、新变化。有人据此声称:当今时代早已不是马克思的那个年代,工人阶级的状况也不再是“社会灾难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6](P84),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此论断注意到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但是却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现实: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并未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异化本质,生活于其中的广大民众非但没有获得解放,反而被“枷锁”越捆越紧,“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平等程度甚至可以与古老的维多利亚时代相提并论”[7](P9)。在后工业或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与消费的失衡、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等矛盾依然异常尖锐,时代在召唤马克思主义的回归。第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能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正确道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唯有它才能为处于困惑和迷惘中的当代人指出正确的前进方向,唯有它才能真正满足当代人对精神向导的需求”[8](P9)。这一价值理想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基础上,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的最终实现需经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就当前而言应当着眼于这一学说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意识形态理论、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理论等等,在当代仍然理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指南。此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生态学思想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能为有效解决当今世界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提供方法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如关于精神生产、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等方面的论述,无疑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的文化问题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作为当代全球化理论的源头,世界历史理论和帝国主义论等思想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的各种全球化现象;等等。

总之,当今世界发展和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问题域”,这是其他一切学说都无法比拟的。并非如卢卡奇所言“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方法”[9](P48),这一理论在当代仍旧可以富有活力的原因在于其基本原理对于解决当代问题无可争辩的有效性。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属性及功能与主体的目的及需要之间的统一。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具有独特魅力的关键在于它可以从当代人的生活旨趣出发,来实现自身的科学性和广泛功能同人类利益和需求之间的动态契合,从而实现真理性和价值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三、价值事实与迥然有异的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对客体是否符合主体尺度的价值关系的反映,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价值评价具有多样性,它受主体的结构及规定性等自身因素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强调价值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坚持价值主观论立场,否定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的目的、利益难免会渗入情感等主观因素,但当它同客体确定关系并实现对象化后就会成为一种既定的事实,从而作为这种价值事实反映的评价就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

由于意识形态、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等的差异,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的评价迥然不同,有多少个主体,就可能有多少种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评价,但只有真正符合价值事实的认识,才是价值真理,反之则是谬误。西方学者由于认识的局限性或基于意识形态的立场,将马克思主义看作经济唯物主义、历史宿命论或极权主义的代名词,普遍怀疑或否定其现实意义。在当代,尤以英国学者卡尔·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最为彻底。作为一位科技哲学家,他从证伪主义的原则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辩证法、经济学说、社会主义理论等进行了全面而猛烈的批判,并最终断言马克思的预言已经被彻底证伪。他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这一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完全在于“历史主义的贫困”[5](P299)。如果说波普尔的诘难更多的是基于理性批判的立场,那么,大多数人的攻击则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苏东剧变后,西方世界纷纷宣告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社会主义已经不复存在。福山1989年在新保守主义刊物《国家利益》上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1992年又出版《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宣扬“历史终结论”。他宣称:“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因此构成‘历史的终结。”[10](代序P1)这种观点在西方曾盛极一时,对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在马克思主义逐渐遭遇冷遇的同时,一些左翼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却对其予以了特别的关注,部分或基本上肯定了其当代性。自20世纪20年代始由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开创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来的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英国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再到70年代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法国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流派在改造和解构中都相信及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它们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深刻论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流派中,在当代尤以德里达、詹姆逊、吉登斯和哈贝马斯的思想最引人注目,他们在苏东剧变后都不约而同地“走进马克思”。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初传入以来,便逐渐被奉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的当代价值得到了广泛肯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开始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挖掘,研究范围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开始通过大众化、通俗化等不断渗透到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上世纪90年代末张一兵教授的《回到马克思》一著出版后,学界更是展开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大讨论,纷纷提出“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等口号。新世纪以降,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势头非但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表现得愈加强劲。当然,也应清醒地看到,近年来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一些人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产生了怀疑,但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会也不可能动摇。

由此可见,面对马克思主义存在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价值事实,人们的评价却差别迥异。固然,对任何理论、学说的价值都可以提出怀疑, 对待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这恰恰是坚持辩证法的体现。但是,对于西方大多数人来说,“在许多方面,马克思的遗产被共产主义的失败掩盖住了”[11](P1)。于是,他们在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时戴上了“有色眼镜”,福山的悲观主义论调堪为典范。错误的评价导致他们作出了不恰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然而,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的评价的多样性,并不妨碍其本身价值事实的客观存在。价值与评价的关系问题是价值论的基本问题,其中价值是第一性的,而评价是第二性的。事实上,要形成对价值事实的正确认知即价值真理,一方面既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有恰当的理解,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对主体目的和需要的客观认识。这些人之所以无法作出科学的评价,根源在于他们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和丰富内涵以及它同当今人类的需求之间的本质契合。只有本着理性的态度,全面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蕴,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其当代价值。而评价并非一个纯粹思辨的问题,合理、恰当的评价的形成只有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才有可能。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获得对主客体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并反复加以检验。

四、价值实现与依然在场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实践是产生主客体价值关系的源泉,也是实现这一关系的唯一途径。离开了实践这一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主体和客体都不过是孤立的存在。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价值关系不是从来就有的,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只有在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中才有可能。而且,也唯有通过实践这一根本环节,主体才能实现和发展这种关系。因此,人的实践活动是解决休谟问题(即“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的钥匙,事实与价值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从事实判断可以推出价值判断。前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对当代世界可能产生何种价值。这些认识倘若只停留在认识论的层面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践论证来从“事实”角度看“价值”。而这一论证过程有两种路径:其一,着眼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是”,可知其内在地包含了“应该”的因素,从而由“是”推导出“应该”;其二,从“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一“是”出发,得知这一状况的“不应该”,进而推导出“应该”如何。

纵观20世纪的世界历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不断爆发的经济、社会危机,都为马克思主义的在场提供了实践依据。尽管在20世纪末, 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但这并非马克思主义退场的佐证。恰恰相反,苏联社会主义的崩溃,是由于不断背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而导致的。无论是斯大林的官僚社会主义模式,还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都是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背叛。进入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愈发凸显,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明证。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并随后引发了金融危机和迅速向全世界蔓延,最终演化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场金融风暴一方面宣告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另一方面也恰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2](P586)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力,但它的实质依然是生产过剩和民众购买力不足。美国学者瓦迪·哈拉比也持这一观点,他依据“自从2000年以来,美国一直无法把闲置生产能力降到低于30%”这一事实,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或者比例失调),是人们从今天的全球性危机中所能感受到的巨大损失的根源[13](P64)。这场全球金融风暴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使西方人的目光重新投向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甚至掀起了一阵“马克思热”。

中国的成功实践,则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彰显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事实依据。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束缚,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折射出马克思主义无与伦比的思想穿透力。当然,中国当前还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如腐败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等,然而,这并不能表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无效。为什么会出现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脱离了群众,没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尤为强调的原则,这就更加突显了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紧迫性。中国未来要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加大力度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科学实现问题是当代中国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五、结语

至此,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充分的令人信服的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备无可比拟的价值。长眠于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并不只是一个“幽灵”,他的思想确确实实地正在对现实世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对当今时代呼唤及时、有效的回应,使得形形色色的“错误论”、“过时论”、“死亡论”不攻自破。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被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淹没,反而因其特有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旨趣而日益生机勃勃。用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的话来讲,“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没有被超越。”[14](P28)马克思主义存在无可置疑的当代价值,但这一价值的科学实现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推进,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接受问题。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是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前提。只有赞同和认可马克思主义,然后将其内化于心,才能自觉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怀疑、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还广泛存在,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依然受到冷遇。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在西方掀起了一阵“马克思热”,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被边缘化的境遇。马克思主义要真正被西方世界的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西方各种思潮的涌现和相互激荡使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多元碰撞,传统马克思主义信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就更加凸显了提高当代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接受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注释:

①这十个观点分别是:马克思的时代过去了,马克思主义结束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看也许还有些道理,不过一旦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乌托邦之梦;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马克思主义最为过时之处在于它过分痴迷于乏味的阶级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是暴力的政治斗争;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全面强大的国家;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参见[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②以卡尔·波普尔为代表的理性批判主义者将“可证伪性”看作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标准。他们认为,科学不能用经验证实而只能用经验证伪,因而一个理论的内容越丰富、可证伪性越高,它的科学性也就越高。参见[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326-328;[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16-18。

参考文献:

[1] [英]乔纳森·沃尔夫. 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 段忠桥译.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鹿晓红,吴建国,郭晓磊. 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与 “科学地位”的阐释[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0).

[3]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英]卡尔·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M]. 郑一明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 李杨等译. 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8] 陈学明. 马克思所构建的“意义世界”是当代人的指路明灯[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

[9] [匈]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M]. 杜章智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 [美]弗朗西斯·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 黄胜强,许铭原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 [美]约翰·卡西迪. 马克思的回归[C]//. 俞可平. 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 [美]瓦迪·哈拉比. 世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J].周岳峰译.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

[14] [法]让-保罗·萨特. 辩证理性批判(上卷)[M]. 林骧华等译.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郑百灵

猜你喜欢

价值论马克思主义
超越认识论与价值论之争的技术实践真理研究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价值论视阈下的环境价值
泛目的资产评估
价值论视域下网络文化的特征研究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研究中的辩证法价值论与实践观前提
哲学考量下的“中国模式”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