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家庭 影响你一生的遗传密码

2014-06-19安妮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妻子家庭母亲

安妮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如同遗传密码一样,刻进我们的人格、行为模式中。

你爱的方式灼伤了我

人物:何畅

性别:女

年龄:32岁

籍贯:上海

学历:硕士

职业:出版社编辑

何畅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挂了母亲的电话了,结婚之后,何畅就很少回娘家了,也从不主动给母亲打电话。每次母亲打过来的电话,她基本上三言两语就挂了,不想多说。 正如她对丈夫的态度一样,冷冷的,越来越疏远的漠然。婚姻,说到底,对何畅而言,是一种逃避,仅此而已。

从小学到大学,何畅向来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姑娘,母亲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学琴、练毛笔字、上辅导班、文理科分班、高考填志愿……一切的一切,都是母亲说了算。在外人眼里,何畅的母亲是个很能干的女人,里里外外一把手,说话做事干脆利落。可是在何畅的眼里,母亲太强势了,甚至有点霸道,任何事情都要听她的安排才行,否则家里就不太平。何畅从小就学会以沉默应对,除此之外,她不知道还能怎么做。

大学毕业后,何畅按照母亲的要求,读了硕士。那年,她已经23岁了,身边的好友,有的出国了,有的工作了,有的结婚了,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不论快乐与否,至少,人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何畅,却感觉到一种迷茫,她就像一个不断奔跑的人,跑了很长的一段路,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而且,她觉得和母亲之间的相处越来越成问题,母亲对她的任何事情都会横加干涉,要么指责她这里做得不好,要么批评她没人家优秀,让她对自己的一切都丧失了自信。

从27岁开始,母亲就开始安排何畅到处相亲。其实那时候何畅有一个谈了好几年的初恋男友,湖北人,母亲知道后,大吵着逼何畅和男友分了手,她不愿意何畅嫁给外地人,会被亲戚朋友笑话的。何畅的所有相亲对象,母亲都先看过,家境、工作、收入、籍贯都要一一符合她的标准才行,只是这标准中少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忘了问何畅爱不爱对方。

30岁的那一年,何畅把自己嫁了,她已经难以忍受母亲不分场合不分轻重的唠叨和抱怨了,尤其恨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对比,“你看人家丽丽,孩子都5岁了,老公在英国……”其实何畅想要的爱情,就是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晨曦、日落、细雨、微风,牵手相伴。可是现在她不得不把结婚当成一种逃离母亲的方式,她不在乎自己究竟爱不爱身边的这个男人。

一年的婚姻生活,带给何畅的,是一种无望的感觉,她这才知道,和不爱的人在一起生活,其实更煎熬。她喜欢安静地看书,喜欢在午后的阳光里,泡一杯咖啡,写一段文字,听听老歌。可是丈夫爱热闹,喜欢打游戏,常常呼朋唤友地来家里打牌聊天折腾到深更半夜。每逢这个时候,何畅不知道自己还能逃到哪里去。世界如此大,心,却变得越来越小,何畅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然失去了温度和色彩,只是机械地活着,一天又一天,既看不见希望,也感受不到温暖,就像一个失去感官功能的人。

痛苦之余,何畅不断地反思,为什么自己的生活会变成这样?她找了很多心理分析的书来看,她想找出一个答案来解答心中的疑惑:是不是母亲一手造成了她今天的这种境地?

专家点评:

无论我们是否赞成父母的相处方式,事实上,我们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都潜移默化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当我们组建新家庭时,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如何与伴侣相处,同样会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在上文中我们看到一个强势的母亲给女儿带来的影响,一个好强的、习惯将女儿和别人比较的妈妈,在女儿心里种植下了沉默、自卑、顺从的种子,也造成她在情感问题上的无法坚持原则。

孩子在出生时,不知道自己是谁,是靠着父母对她的反应和评价形成自我形象和自我观念。何畅在强势母亲的教育下,在各种比较的强化中,陷入自卑、软弱的模式中。而她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满足,内心始终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女孩,瑟缩着,寻找一个温暖的怀抱,在这种状态下,也没有能力为择偶付出。我们希望在情感上得到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独特等,所以对这方面的要求特别敏感,一旦失落,更容易陷入伤心和绝望中。而何畅在母亲的高压下,进入的就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只是个逃避。

当一个人的内在人格没有充分生长,而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急匆匆进入新生家庭时,她是没有能力获得幸福的。于是到了她无法逃避的地步,回头去检视原生家庭,检视和母亲的关系,看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当我们回望原生家庭,不是鼓励我们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是鼓励我们去正视家庭遗留下来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的爱的动力。

婚姻里的原生记忆

人物:蒋磊

性别:男

年龄:29

籍贯:浙江

学历:本科

职业:银行职员

蒋磊和妻子结婚已经一年多了,婚后的生活和这世间的大多数人一模一样,平淡度日,偶有小摩擦,但还算幸福。但最近几个月,他发现原本像小鸟一样整天叽叽咕咕话不停的妻子,变得越来越沉默了。蒋磊试图和妻子沟通,但是不管蒋磊怎么问,妻子就一副很不耐烦的表情,不愿和他多说。

有一次,蒋磊最好的大学同学结婚,蒋磊顺手包了一个2000元的红包送去。晚上他跟妻子提起这件事,结果妻子一下子爆发了,说蒋磊不尊重她不在乎她,什么事情都不和她商量,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盛怒之下,妻子对蒋磊说:“我们分开过吧,反正你从来不把钱交给我。”

蒋磊心里很不是滋味,说实话,蒋磊是不太情愿把自己的工资卡交给妻子 ,他觉得这样一来,自己在经济上就没有自由了,也不能隔三岔五的塞点钱给父母和读大学的弟弟,如果一个男人用点钱还要向老婆申请,这还叫男人吗?但是蒋磊的妻子可不这么想的,她觉得一个正常的家庭模式应该就是男人负责赚钱,女人负责持家,她的父母就是这样的。在她的记忆里,父亲每个月把所有工资收入如数上交给母亲,母亲再给父亲零用钱,遇到大笔开支,两个人有商有量的,家里有多少钱,钱用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所以结婚到现在,蒋磊除了每个月给她日常开销的钱之外,其他的钱都自己存着,她觉得蒋磊的这种做法,根本就没把她当成家里人看待。endprint

为了交不交工资卡这个问题,蒋磊和妻子开始冷战。过年的时候,蒋磊一个人回了浙江台州的老家。蒋磊是在黄岩县的一个还算富庶的农村长大的,父母承包了山上的一个果园,每年的收成还不错,他和弟弟的生活还算衣食无忧。在蒋磊的家里,掌管经济大权的是蒋磊的父亲,家里大事小事都是由父亲说了算。所以,在蒋磊的印象中,男人才应该是家里的主心骨,女人只要做好家务活管好孩子就行了。

冷战到最后,蒋磊的岳父母出面了,他们和蒋磊坐下来谈这个问题。还是当高中语文老师的岳母一语道破了症结所在:其实在我们家,就是你岳父把钱交给我管的,所以她才觉得你不给她管钱她心里有疙瘩吧。不要觉得这是你们的性格不合,坐下来谈谈,说说自己的想法,一切都会好的。

在岳母的劝解下,蒋磊和妻子坦诚地交换了彼此的真实想法,并且在谁掌管经济大权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轮流执政,以理财的收益多少作为评判高下的标准,看谁更适合管钱,而不是将此视为一种婚姻中的权威。

专家点评:

蒋磊和妻子的冷战,非常具有代表性。婚姻里有个角色框(Role Frame):我在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我是习惯要做决定的,还是听候别人的带领?这对我的婚姻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与配偶的角色是否有弹性,可以因环境的需要而调节吗?

蒋磊恰恰是和妻子在上述问题上陷入了僵局,他们依照之前的原生家庭的模式,大家各有自己的方式和准则,而这些都在各自的潜意识里画下深刻的烙印了。彼此的碰撞,也是对婚姻中权威角色的争夺。婚姻从蜜月期滑入战争期,也是弹指间的事情。在战争中,我们经常挥舞的武器就是,我父母就是这样的!

我们从原生家庭中习得很多东西,行为准则、道德标准,最关键的是父母的相处模式,比如财务大权的支配、家庭中谁是做决定的,谁是被带领的。这些都深刻地影响到我们在新生家庭里的角色定位。根据家庭系统排列学说的研究表明,如果家庭中遵循“女人听从男人,男人服务女人”的准则,更容易保持长久的平衡。

但在这个个案中,蒋磊和妻子都是相对强势的人,所以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案,轮流执政,达到了他们自己的平衡。

在家庭,出现问题是不可怕的,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以怎么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模式碰撞,能否以一种更平和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

很想离开家

人物:岳楠楠

性别:女

年龄:27

籍贯:上海

学历:硕士

职业:建筑设计

岳楠楠是个独立的姑娘,初中就开始住校了,那时学校还在松江,离家很远,要换乘三部地铁,来回两个多小时,岳楠楠从来不要父母接送,都是自己来去。在学习上,父母对岳楠楠一直很放心,基本上读书的事情都不怎么过问,让她自己决定,这使得岳楠楠从小形成了一个观念:一个人必须对自己负责,应该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高考的时候,岳楠楠报考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设计师。在心里,她还藏着一个梦想:走遍世界,看最美的建筑。

原本岳楠楠打算大学毕业后去德国读硕士,但是大四的那年,岳楠楠的父亲下岗了,母亲得了尿毒症,每个星期要做血液透析,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子陷入窘境。为了贴补收入,岳楠楠的父母把自家在斜土路上的两室一厅房子租了出去,在桂林路上租了一套30平米的一室半住着。岳楠楠的房间只有4个平米,勉强能放一张床和一个床头柜,连书桌都放不下。对于现实的残酷,岳楠楠只能选择接受,她还能做什么?

在本校读完硕士,岳楠楠在一家民营企业找了一份设计师的工作。工资不高,一半拿出来作为家里的日常开销,剩下的一半只够她平时上下班吃饭偶尔买件衣服什么的,要想买大件的,比如手机电脑,就要咬牙攒钱好几个月才行。这倒也没什么,关键是岳楠楠觉得家里的居住条件实在不行,连放电脑的地方都没有,她平时想赶个设计接点私活都得到公司去做。她不是一个爱攀比的姑娘,可是看着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有着自己的大房间,有的还独自住着一套房,她就无比羡慕。

有同学给岳楠楠出主意:“不如你自己出去租房住吧,和朋友合租一套房。”岳楠楠想过这个问题,可是这样一来,就没有钱贴补家里了,她不能抛下父母不管。于是,岳楠楠只能越来越多时间待在公司里,她无处可去。好像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一个从小独立自主,有着很多梦想要去实现的人,却被现实所束缚。她也不想为了改善住房条件而随便嫁人,人生苦短,如果不能找一个自己真正爱的人,再好的物质条件有什么意思?

岳楠楠平时最关注的信息就是美国各大学的入学申请条件,她还是想去美国读博士,虽然,照目前看来,越来越难实现这个梦想。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就像缓缓流淌的小溪水一般,平静,带着些许寂寞。岳楠楠每天上班下班,周而复始。她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生活,一个人的时候,常会有一种孤单的感觉向她袭来,那是梦想一点点远去的孤单,是渴望离开家看看外面世界的孤单,是想要完美却难以实现的孤单,是憧憬爱与被爱的孤单……

专家点评:

这个案例非常有意思,貌似早早独立的孩子,却承担了原生家庭沉重的负担,而活不出自己真正的梦想。而在潜意识里,岳楠楠是以这种方式来维系和加深她和父母之间的链接。她对家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貌似是被迫和无奈,但在内心深处,承担这份责任,让她内心很快慰。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一些年纪渐长却待字闺中的“白骨精”,她们在原生家庭中因为种种原因,比如父母常年不和,她担任彼此之间的联络人、裁判员甚至升职为父母的父母,她的一颗心都放在操心父母上了,哪有时间和空间经营自己的人生呢?

岳楠楠的梦想很高远,但在这个处境中,她可以为自己做的还是可以很多,比如兼职,比如开拓朋友渠道,比如放开心胸去交往,任何以时间忙为借口的理由,实在是太落伍,时代变了,我们好歹找另外一个借口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妻子家庭母亲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家庭“煮”夫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