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常见精神疾病心肌酶及心电图对比分析

2014-06-1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付春凤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双相精神疾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付春凤

三种常见精神疾病心肌酶及心电图对比分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付春凤

目的:对比不同精神科疾病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情况,探讨心肌酶变化在不同精神科疾病患者诊断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既往1年住我院某病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抑郁发作患者病历,对其入院次日清晨心肌酶检测结果,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以及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及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率有不同程度升高,并与抑郁发作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的增高对于精神疾病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

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心肌酶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常常伴有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失调,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及躁狂发作的患者一般会存在有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和抑郁发作的患者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1]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主要有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目前临床常用于对心肌损伤的辅助诊断,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某些精神疾病患者会表现有心肌酶的升高,为分析心肌酶升高与精神疾病种类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既往150名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对其心肌酶检测结果及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入组标准,对既往1年内住我院某病区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其中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及躁狂发作的患者5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及抑郁发作的50例。排除各种肌病、多发外伤、脑炎、脑血管病、心脏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以及各种重大躯体疾病等,并且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共分为精神分裂症组,躁狂组和抑郁组3组,其中精神分裂症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18~61岁,平均年龄34.5±10.9岁,躁狂组中男性 35例,女性 15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为 38.1±14.4岁,抑郁组为男性18例,女性32例,18~66岁,平均年龄为43.0±14.2岁,

二、方法

三组患者均为入院当日进行心电图检查,入院当日22 点后禁食水10h 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

三、统计学处理方法

结 果

50例精神分裂组和50例躁狂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清心肌酶升高,尤其是CK 升高更为明显,两组分别与抑郁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K-MB、AST 和LDH 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精神分裂症组及躁狂组的HR(每分钟心率)平均值高于抑郁组,与抑郁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神分裂症组及躁狂组的PR间期及QTC间期与抑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及表2,而躁狂组与分裂症组两组间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的HR、PR间期、QTC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患者各指标比较(n=50,±s)

表1 三组患者各指标比较(n=50,±s)

注:与抑郁症组比较,aP<0.01,bP<0.05,cP>0.05

分组 CK (U/L) CK-MB(U/L)LDH(U/L) AST (U/L) HR (ms) PR间期(ms)QTC间期(ms)抑郁组 70±33 9.2±2.8 147±28 20 ±7 82±11 163±16 402 ±24精神分裂症组 278±316a 11.4±5.2b 174±43b 29±16b 90±15b 157±20c 415 ±32c躁狂组 441±548a 13.4±7.8b 196±76b 29±14b 89±12b 163±16c 408 ±22c

讨 论

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也存在于脑部和平滑肌,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心肌酶增高多数学者认为其并不是心脏疾病的表现,本文所选病例心电图描述均为正常或者大致正常,而分裂症组及躁狂组的心率高于抑郁组,并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原因是由于分裂症及躁狂发作患者往往伴有兴奋和情绪的不稳定,而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心肌酶增高的解释,有的学者倾向于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含量的明显升高是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相互影响和调节过程的结果, 是一个整体性的病理反应,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部神经系统的病理性改变有关[2]。也有人认为, 在目前情况下,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含量可以作为一个表征病情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病情估计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对于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也有一定辅助作用[3]。还有的学者认为精神疾病患者血清CK升高源于患者兴奋躁动、频繁肢体动作、肌内细胞受损引起,建议如果能做进行脑脊液CK-BB 更具针对性的检测,认识会深刻一些[4],通过本文的病例分析,在精神分裂症组和躁狂组均出现了心肌酶的不同程度升高,而在临床上两种疾病类似的地方是常常伴有兴奋躁动的表现,但是两种疾病的社会功能和预后是完全不同的,而同属心境障碍的躁狂组和抑郁组患者,二者之间心肌酶谱的差异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同意心肌酶谱的增高及心率的增快与患者的兴奋和躁动关系密切,但是对于有些没有兴奋躁动行为患者表现出的心肌酶增高又不能完全的解释,所以心肌酶的增高是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类疾病的结果还是病因尚无定论,所以精神疾病患者心肌酶谱尤其是肌酸激酶的增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沈渔邨. 精神病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03.

2 何文,罗志强,等. 1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检测的回顾性分析.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 ,31(2):184-186.

3 肖敏,杜辉. 精神疾病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精神医学杂志. 2012 ,25(2):141.

4 凌迎春. 精神疾病患者心肌酶检测结果分析与临床评价. 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552.

(2014-01-20收稿)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ARDIAC ENZYMES AND ECG IN THREE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Chunfeng Fu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150050,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levels of cardiac enzyme and ECG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different psychiatric disorders,and discuss these changes mean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Methods:By randomly reviewing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last year,including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bipolar disorder-manic episode,manic episode, bipolar disorder - depressive episodes,depressive episodes,and analyzed their levels of cardiac enzymes in the next morning,the results includ creatine kinase(CK),creatine kinase (CK-MB),lactate dehydrogenase(LDH),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and Electrocardiogram(ECG).Results:the levels of cardiac enzymes containing AST,LDH,CK and CK-MB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bipolar disorder - manic episode,manic episode,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nclusion: cardiac enzymes changes ha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of mental disorders.

schizophrenia;bipolar disorder - manic episodes;manic episodes;bipolar disorder - depressive episodes;depressive episode;cardiac enzymes.

*邮政编码:150056

10.3969/j.issn 1672-0458.2014.02.007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双相精神疾病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