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青年员工需求的实证研究

2014-06-19朱磊

中国共青团 2014年9期
关键词:群体梦想工作

文 / 朱磊

国企青年员工需求的实证研究

文 / 朱磊

为深入了解新一代青年员工群体思想,研究如何在国有企业开展好团青工作,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国企青年的实际追求,本文以南方航空公司为实例,通过发放梦想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新入职员工开展了个人需求调查。本文运用ERG理论模型对青年梦想进行分析,尝试概括样本群体的价值追求特征和发展趋势,指导团青工作实践更好地服务于青年成长和企业发展。

分析理论

ERG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三种需求的英文缩写简称为ERG理论。ERG理论并不特别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并提出了一种叫做“受挫—回归”的思想,认为当一个人在某一更高等级的需要层次受挫时,那么作为替代,他的某一较低层次的需要可能会有所增加。当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企图受挫时,会导致人们向较低层次需要的回归。

图(一) 梦想分布图

需求分析

本次调查样本为647名新入职青年员工,主要分布在各地区的中心城市,男女比例为3:1,学历基本在本科以上,平均年龄为24周岁。参与调查的青年员工所填梦想内容按照ERG理论分为三类,见图(一)。

生存的需要。青年员工填写的梦想中,有29.0%的梦想涉及了生存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即生理和安全需求,关系到人的存在或生存。具体包括如衣、食、住、工资、福利、津贴等方面。生存的需要层次中重点项目分布见图(二)。

这些梦想说明国企青年员工一是有较大现实压力。现实压力主要集中在购买车子、房子等在一个城市安居的必须品上。当今中国社会正处转型期,现实中房价、物价居高不下,刚入职的青年即使进入国有企业,也面对沉重的安身立命压力。二是有较多心理困惑。心理困惑主要表现是青年在刚踏入社会初入职场时,现实和理想开始摩擦,容易因为无法快速实现物质积累而产生焦虑心理,在物质生活中盲目攀比、心理失衡。

图(二) 重点梦想分布图I

图(三) 重点梦想分布图II

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青年员工填写的梦想中,有49.7%的梦想涉及了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人际关系的需求,并通过生活与工作中和其他人的接触、交往得到满足。具体有信任、尊重、归属感等,也包括生活中兴趣爱好、娱乐等方面。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层次中重点项目分布见图(三)。

这些梦想说明国企青年员工一是需要找到归属感。归属感较低主要是源于青年员工在工作环境中亲密关系较少。我们常常会看到青年员工成长、求学、工作的城市各不相同的情况,这导致青年容易产生孤独感。虽然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火爆,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却有减无增。二是有广泛兴趣爱好。青年人兴趣爱好、娱乐方式非常多元,从环球旅行到高科技的电子产品、电子游戏、各种运动、音乐、舞蹈,甚至返璞归真的放牧、打猎等,都有人列为自己的入职梦想。企业给予员工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也让青年员工产生了发展兴趣爱好的强烈需求。三是追求生活工作平衡。工作不再是当代青年的唯一重心,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是青年人更加向往的状态。青年员工普遍希望能将工作和生活更清晰地区分开,更好地掌控二者关系,在忙碌的工作后好好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闲暇,比如旅行、陪伴家人等。

成长发展的需要。青年员工填写的梦想中,有21.3%的梦想涉及了成长发展的需要。它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即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具体包括创造性地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完成挑战性的工作、实现回报社会的理想等。成长发展的需要层次中重点项目分布见图(四)。

这些梦想说明国企青年员工一是有较强的回报社会意识。80、90后青年员工多是独生子女,且生活条件较上一代人优渥,在性格上更加自我、独立,偶尔显得有些叛逆;同时,也因为接受了比上一代人更多的公益理念,这批青年也显现出更多的同理心和奉献精神,把为社会服务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一部分,愿意为社会做传播正能量的事情,并在其中找到自我满足感。二是有较强自我实现需求。青年员工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有丰富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属于高智商、高素质、高学历群体。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和期望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衣食住行的物质层面,在实现基本需求的同时,在精神层面有了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诉求,小到实现个人价值抱负,大到悬壶济世、天下为公的理想情怀。

图(四) 重点梦想分布图III

趋势分析

参照ERG理论的基本观点,除了对比企业过去的青年群体思想调查结果外,我们还选择两个参照群体,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选择了二战后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婴儿潮一代、X一代和Y一代作为比照;从文化特征角度,选择了文化近似的香港、台湾的青年作为比照。

我们认为,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在ERG模型上总体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横向上,每个层次上需求的种类继续增多,之后逐步保持稳定。近年来,我们的青年群体表现出在每个层次上的需求日趋多元化,青年有了更复杂的诉求。预计5-1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青年的价值取向也会与社会发展的节奏相匹配,在每个层次上的需求种类在进一步扩张之后,会逐步稳定下来。二是在纵向上,总体呈向上移动趋势,之后出现由第三层次向第二层次的回归。青年员工目前第二层次的需求比较集中,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巨大,仍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这也让这一代青年能够对生活充满希望、有拼搏的动力,相信可以通过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因此,在下一阶段,青年群体总体体现出较强的竞争性,需要层次向上移动,逐步从生存需求导向的第一、二层次上升到以成长需要导向的第二、三层次。在此之后,出现需要层次的受挫—回归,主体需求从第三层次再度回归到第二层次上,但第一层次生存的需要总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减少。

工作思考

面对青年群体的思想现状及发展趋势,国有企业团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激发青年群体成长发展层次的需要。在中国经济社会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下,应当进一步激发青年群体成长发展层次的需要,使得青年整体具有更强的竞争性,为企业储备有竞争力的人才。企业共青团组织要将学习常态化,为青年的成长发展提供机会;同时,要善于将青年的关注点与激发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相结合,比如结合青年对回报社会、个人成就的关注,多开展公益类活动,加强企业发展愿景传递和青年人才库的建设工作,让青年的价值追求得以实现。二是服务青年群体相互关系和谐层次的需要。现阶段青年员工的主要需要集中在相互关系和谐层次,企业团组织应当提升青年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增强青年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企业团组织要重点转变活动的单一性和重复性,更多开展周期短、类型丰富的活动,以满足青年多元化的需求。三是满足不同青年群体的差异化需要。企业不同青年群体在需求上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团组织应当从调查研究入手,按照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将公司青年群体分类,分析出不同青年群体需要层次的结构,合理分配工作资源。比如,在竞争性岗位,需要更加关注第三层次的需求,激发青年的竞争性,以取得更优异的业绩,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在保障性岗位,需要更加关注第二层次的需求,保持青年队伍的稳定性,减少员工流失。

需要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一流的企业应当善于将满足员工需要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新时代赋予企业共青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新的重要意义。我们期望着用科学和热情浇灌出一个美好未来,这是青年的未来,也是企业、国家的未来。

(作者系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团委书记)

猜你喜欢

群体梦想工作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不工作,爽飞了?
梦想
梦想
选工作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