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海岛绽芳华

2014-06-18吕道明龚懿

企业文明 2014年3期
关键词:海岛战士基站

吕道明 龚懿

渤海最远处有座小岛,名叫大钦岛,它是山东省的最北端。这里无风也起三尺浪,汹涌的海浪时常阻断船只进出。但茫茫大海却丝毫阻隔不了这通向大千世界海岛上中国移动基站发出的电波,它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爱的音讯。

从2004年3月起,田芳就担负起了大钦岛的通信服务和保障任务。10年来,她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把用户当成亲人,以超人的执着与坚韧,坚守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海岛上,为海岛通信事业奉献出了全部的心血和努力。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先后荣获了“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最美移动人”等称号,她扎根海岛无私奉献的事迹入选“央企人中国梦最美一线工人故事会”,以她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作品《移动女岛主》荣获国资委主办的网络影像大赛二等奖,并应邀在央视2014年网络春晚上接受了主持人专访。

一个人的“移动”营业厅

田芳负责大钦、小钦、南隍、北隍4个岛的移动通信工作。岛上没有淡水,不种植蔬菜和粮食,生活供给全部依靠船只运输,遇到大风大浪,十天半月不通航是常事。对于海岛人来说,大海既是上天赐予的聚宝盆,又是阻隔与陆地来往的巨大鸿沟,疾病救治、海上救助等都是很麻烦的事情,因此,安全畅通的通信网络是海岛人与外界沟通的最主要纽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钦岛人,她非常理解海岛人在生活上的难处和不易,所以在工作中总是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田芳教他们发信息,教他们用无线上网查资料,教他们使用飞信和海上定位,帮他们调试手机故障,渔民和战士忘记交费,只要有求助电话打过来,她都会先行垫付,以保证客户的海上安全和畅通,每年垫付的话费金额都在万元以上。

大钦岛直到2011年才正式建起移动营业厅,有了固定的营业场所。在这之前,她每天都要拖着一个滑轮箱子,里面装满了工作上要用到的物品和单据,深入街头巷尾、渔民家中和码头渔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她的营业室,渔民们亲切地称她是真正的“移动”营业厅。

田芳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只要用户有需要,不论何时何地她都会及时赶到,尽力帮助这些朴实的海岛人。有一年,渔民田德森的女儿考上了大学,老田在蓬莱给女儿买了部新手机,却不小心锁死了,一家人都特别着急。当老田领着闺女找到田芳家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田芳体谅他们着急的心情,赶紧帮着仔细检查,并电话联系到手机厂家的技术人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反复调试,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手机故障排除,看到老田和他女儿高兴的表情,她心里也充满了无比的喜悦。2006年8月,大连某水产集团在长岛成立分公司,总部设在离大钦岛不远的砣矶岛后口村,是长岛移动的用户。一次,公司部分同志到大钦岛办事中途下起了大雨,得知这一情况后,田芳主动到码头迎接他们。由于带的伞不够,田芳二话没说就把雨伞全部让给了用户,而自己却淋在雨里,看到这些,用户非常感动地说:“就冲着你这种对人真诚、善良的态度,我们对中国移动的服务更加信任了!”

2006年,以保障海上交通和生产安全为目的,烟台移动在大钦岛建成了海平面覆盖系统,对渤海海面形成远距离覆盖和保护能力,开发了“海上定位”业务。为尽快发挥这项服务对群众生命财产的保护作用,田芳针对海上养殖和作业渔户逐户讲解和推荐,吸引了1 600多渔民加入到定位系统,先后有300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在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得到挽救。2007年秋天的一个早上,小钦岛上一名宋姓渔民在海上作业时,因海面突起大雾而迷失了方向,油料也烧光了,船顺流漂向公海,绝望之际是移动公司通过海上定位系统找到了遇险人员所在的方位,对他成功实施了救援。

在海岛艰苦的工作条件下,田芳以高度负责的敬业态度、勤勤恳恳的职业素养、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海岛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目前她负责的四个海岛的通信基站已从1座发展到了9座,移动用户也已经从200多户发展到5 000多户,四个岛上的所有渔村都建成了手机村级网,手机已经成为广大渔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海岛通信安全的守护者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海底电缆容易受到风浪破坏,海岛经常发生停电事故,通信设备时常面临危险,因此海岛通信系统的安全保障任务极为艰巨。为保证微波设备和基站畅通,不管什么时候停电,田芳都要第一时间赶到机房启动备用电机,否则一旦微波设备停止工作,海岛通信将全部中断。所以岛上居民经常看到田芳深更半夜背着汽油桶、打着手电上山的情景。田芳孩子9岁那年,南隍岛海底电缆被风刮断,她由于登岛应急发电被困1个多星期,这期间孩子高烧不退,被送进医院救治,她在岛上看着呼啸的风雪心急如焚。几天后天气逐渐好转,公司派出的维护人员到达南隍岛把她替换下来,当她心急如焚地赶到烟台毓璜顶医院时,孩子做完上颚腺及扁桃体切除手术已经三天了,看到儿子的小鼻孔里塞满了药棉,药棉上面渗出的血水,她的眼泪抑制不住地掉了下来。

海岛上建设成本高昂,很多基站建设因陋就简,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雨雪天气和晚上上山危险性很大,遇到特殊困难和情况时,还要请求部队和地方同志的帮助。2011年2月27日晚9点40分,台风将大钦岛海底电缆刮断,而因为运油船冬天进不了岛,发电用的汽油早在一个月前就用光了。危急情况下,田芳向驻地部队首长发出求援,希望从部队借汽油发电保通信。晚上10点多钟,田芳在部队油库借到了铁桶和汽油,战士们在漆黑的深夜顶着刺骨的十级寒风,一步一挪地帮助她将汽油搬运到海拔300多米高的山顶,在最短时间内开动了发电机,从而保证了大钦以北的微波传输电路畅通,确保了北四岛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

10年来,田芳因上山发电曾经摔断过胳膊,曾经被毒虫咬伤,几天下不了床,曾经大年初一在机房里陪着发电机度过,就连爱人休假回岛也多次陪伴她半夜爬山发电。她从未因为个人原因延误过一次应急发电任务,岛上用户也没有因停电中断过通信。

驻岛战士的“知心大姐”

服务驻岛部队是田芳的工作重点,她把战士当亲人,用真心、诚心和恒心把中国移动与驻岛官兵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每年八一建军节,她都积极参与驻军文艺演出,给战士缝被子补衣服,给家庭困难的战士经济帮助,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田姐”,感情处得像一家人一样。endprint

大钦岛从古至今都是国家的军事要地,敌人可以从海面通过这里直接攻击京津要地,所以这里一直驻守着部队。1984年,田芳上小学四年级,部队在大钦码头欢送赴越自卫反击战收复老山任务的参战战士,欢送仪式没有彩旗飘扬,没有鞭炮震响,38名参战士兵都是不满25岁的优秀军人,他们胸戴红花,宣读血书,毫无畏惧!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对党的忠诚,充满了对人民的嘱托、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坚定,一个半月后这38名战士全部牺牲在战场上。虽然时隔30多年,但是那清晰的场面一直震撼着田芳,每当看到驻军战士,就会让她想起那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那38双烈士的眼睛,所以,她始终对每位驻岛战士都充满了浓浓的敬意和爱护之情。

2009年1月15日,田芳因病在部队医疗队治疗,同病房住着一位训练中手臂骨折的新战士,他叫范小闪,18岁,河南许昌人,到大钦岛才半个月,受了这么重的伤加上想家,委屈得不停掉眼泪。看到这种情况,田芳就主动跟他说话,悉心宽慰他,了解到他特别想吃妈妈包的三鲜水饺,田芳立即回家包了水饺,热乎乎地端到了小闪病床前。在艰苦的海岛上需要鱼水情深的相互关心,直到现在身在许昌交警大队的范小闪还经常给她打电话,说说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2012年冬天,部队有几个战士训练时冻伤了手,被田芳看到,她心疼得不得了,特意去买了棉手套送给战士们。事情虽说不大,但那些十八九岁的战士从田芳身上感受到了真挚的母爱。2011年12月,部分新战士集结到北隍营部集训,田芳紧急调配了100部无线座机,准备给战士们使用。当时海上刮起8级大风,地方船只已经全部停航,只有部队运送补给的军船还在开行。为了让战士们尽快通上电话,田芳冒着大风搭上军船,忍受了3个多小时的强烈晕船,把无线座机送到新兵班排,战士们都很高兴,争着和家人打电话报平安。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田芳因此赢得了部队和战士们的尊敬与信任,而当她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战士们也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田芳热心服务部队官兵的事迹曾多次在军队报刊上发表。

无悔的10年“孤独”

田芳的父母和孩子居住在长岛县城,丈夫在另一个海岛工作,只有她独自一人驻守在大钦岛上。由于海上交通不便,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在一起的机会很少,一年充其量也就四五次,难耐的“孤独”是她坚守海岛工作岗位的最大敌人。

每当提起自己的家庭,田芳常常会忍不住流下眼泪,特别是对孩子更有一份难以抑制的愧疚。田芳的儿子今年14岁,却已经母子“分居”10年之久,母子间只有一张合影。她进公司那年,孩子刚4岁,由于岛上移动工作人员少,又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所以工作上的困难非常多,经常是早晨早早离家,晚上很晚才能回家,儿子常常整天饿肚子,实在没有办法了,她只好把儿子交给在长岛县城居住的父母照看。每次回县城父母家,儿子临睡前总是反复问她明天能不能有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不能开船是令他最高兴的消息,因为他还可以放学回家后看到妈妈。很多次电话里儿子提议,妈妈我发现在学校门口开个小卖部挺好的,你可以住在长岛,我上学放学都能看到你,姥爷姥姥病了也不用让姨妈从济南回来照顾,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多好啊,我放假的时候还可以帮你卖货赚钱,你就不用这样辛苦了。2006年11月3日,通往南隍岛的海底电缆被大风刮断,她前往岛上看护移动基站,在被困岛上第三天时,儿子感冒发高烧了。但她却一直坚持到第五天有维护人员来替换才得以赶到医院探望儿子,这时孩子因高烧引发扁桃体炎症,已经从长岛转到烟台毓璜顶医院动完了手术。推开病房门的一瞬间,正在输液的儿子一下子从病床上蹦起来抱住了妈妈,母子二人相拥而泣。

海岛的夜晚格外寂静,忙完一天的工作,田芳经常会整夜整夜地沉浸在对家人的思念之中。2005年10月是大钦岛海平面覆盖基站施工最紧张的时候,国庆长假期间父母领着孩子来大钦陪她过节。5号晚上父亲突发脑出血,在驻军医疗队抢救了一整夜,第二天病情稍微有所稳定后被送出岛继续抢救,妈妈知道基站施工紧张,很多协调工作都不能停,所以坚决要求田芳留了下来,当父亲被人抬上船时田芳哭了,至今她仍然感觉自己是一个不孝的女儿。这些年,丈夫在小钦岛工作,夫妻俩一两个月难得见上一面,两个人只能通过电话和短信表达思念的情感。她很少有时间回长岛,只有公司开会时才有机会回家看看老人孩子。一家人从来没有过正常的周末生活,阖家团聚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每年春节前后,二老会趁寒假带孩子到大钦岛住上一段时间,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守在妈妈身边过个年,这是全家人一年聚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时候。

“真情服务润心田,扎根海岛绽芳华。”十年如一日,田芳为海岛通信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热血。她曾大年初一求助部队冒雪搬运设备登山发电,她曾为省下一年几万元的基站场地租用费反复去做几位村长的工作,她更曾忍下锥心刺骨的思亲之苦和心灵的孤独,只为心中一直坚守着的那份信念和责任。纵然平凡,纵然艰难,只要能够为客户提供最满意、最贴心的服务,田芳仍无怨无悔的坚守海岛,谱写最基层“中国梦”的中国移动篇章。她为自己编写了一首歌,歌名是《用一生换你的笑容》,这是她内心的真实独白:

采一束浪花追寻你的影踪,剪一缕春风感受你的声鸣,轻轻碰触传递爱的号码,飞跃每一座岛屿温暖相送。

喊一声号子风雪春夏秋冬,行一次航程亲情任务谁重,移动人默默地无私奉献,扎根海岛把通信事业传颂。

长岛移动,沟通世界,连接大海,传递亲情,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心沟通,心交融,我愿用一生换你的笑容!

在中国移动,有着一群像田芳这样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移动人,他们践行“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理念,为客户送去优质、贴心的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奉献践行着人生价值,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多年来,中国移动人追求客户满意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责任编辑:罗志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岛战士基站
在海岛度假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无名战士有名剑
基站辐射之争亟待科学家发声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