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运输站段安全性管理研究

2014-06-18李桂红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5期
关键词:铁路管理工作

李桂红

(中铁十六局铁运工程公司包神铁路运营指挥部,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铁路运输站段安全性管理研究

李桂红

(中铁十六局铁运工程公司包神铁路运营指挥部,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铁路运输系统作为现代化运输大型系统,主要由基础站段组成,每一站段的安全性都直接关系整个铁路运输事业的安全。如何在当前环境下,更好地联系各铁路站段发挥各站的作用,同时联系其他站段紧密配合,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实现铁路运输系统的长久稳定发展,达到铁路安全改革的目标,是本文将会在下文讨论的问题。借此,本文将对现有铁路安全管理的模式与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后续提出解决措施,实现优化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

铁路运输 安全管理 稳定发展 铁路改革

不论是什么方式的运输,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主题,铁路运输也不例外。严格做好铁路运输的安全工作,才能确保旅途中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才能保证铁路运输的稳定发展之路。所以铁路运输要实现安全,有序、可调控、长期稳定的目标,就必须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并且以预防为首要任务,从基础做好,从小处着手。坚持严格执行相关纪律和安全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任务。为了确保铁路运输工作的长治久安,必须在思想上达到一致,行动上实现规范,制度上落实到位,管理上标本兼治,形成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机制,为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1 站段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位

1.1 传统落后体制的分析

1.1.1 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认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铁路运输系统都是依据传统的管理经验来进行管理。由此,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受传统经验影响,导致片面,定性的管理体系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这种管理模式重在事故发生后的管理,安全工作都是一杆子拍死,以事故严重的指标评判。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缺陷,纪律涣散,不能落实安全问题,片面的认识安全问题,淡化了预防为主、消除隐患为首要任务的意识。重形式主义,重表面工作严重,重眼前利益等等腐败性问题也对当今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些认识的错误,严重拖累了安全工作的改革,影响了安全工作的管理与发展。

1.1.2 落后的管理手段与方式

在当前逐渐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也在铁路运输中发挥作用,铁路运输系统通过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与运输设备,使运作人员、运输技术与组织方式发生变化,先进的技术与模式引进却仍旧被落后的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着。铁路部门高层习惯于指派性工作,基层工作的完成情况上层并不怎么了解,虽有时也偶尔突击检查,短期内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长期下来,基层工作者已充分了解突击检查。于是为了应付这种检查工作,有些基层人员疲于应付,做表面工作,重外在形式,规矩多反而做事少,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办事效率,波及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

1.1.3 安全管理工作联系不紧

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不到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各级领导班子都会要求下级重视安全性问题,不可忽略任何存在的隐患,对安全的考核制度也比较严格执行,但是基层人员的落实情况却是随意而行,处理事情也是不够严格,能简化就尽量简化,能不麻烦就尽量不麻烦。这样的上级严了,下级松散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事业的安全。归结原因,就是个别干部领导思想不端正,没有严格要求,安全意识薄弱,同时一些职工文化素质低,自觉性与责任感不够。最后导致上级工作一味要求,下级也只是敷衍了事,上级工作跟下级工作联系不起来,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安全管理任务自然就无法令人满意。

1.2 改革后的新安全管理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任务。在这个大的战略目标前,只有一步一点的落实细小任务才能逐步完成大的目标。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只有逐步实现社会各个部门的和谐发展,良好运作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此部分中,铁路运输事业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环,不可轻视,作为铁路事业建设者,必须要把构建和谐铁路运输作为首要使命任务。以总的铁路运输系统为主要领导者,尽快完善基础站的安全管理体系,对营造和谐的铁路运输氛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充分发挥各层级的作用,在实践中探寻最好的发展之路,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有效管理,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究。铁路运输的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体制必需的。改革不仅仅是技术的改革,体制也亟待改革。为了保证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需要有方方面面的创新进取精神,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生产创新、管理创新、人事运用创新等创新给铁路运输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将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有机结合,寻求更大的社会效益,以优质的服务回报社会。同时,在这个事业上,必须将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尊重基层工作者的劳动,尊重科技人员的知识,尊重创新者的创意。只有做到种种上述这些,铁路运输事业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与和谐社会的建设[1]。

2 “和谐集约型”站段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2.1 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

旧铁路运输的体制要求各个站段都是按照铁路局的统一标准规范去执行,这样死板的模式导致管理起来必然存在分歧,那么工作效率自然就低了。改革模式下,铁路局直接控制管理各小站段,大大小小一起管理调控,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实现了动态科学的管理机制。同时,管理跨度明显加大,在资源集结分配,劳动组织,现场作业上都要优于旧体制。新体制也相继带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站段在铁路局的统一调控下,迅速反应,因地、因时制宜的采用有效措施,从细处着手,全面务实规划,适应新安全管理机制带来的变化。

2.2 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旧体制各级工作人员在职责问题上分工不明确,作为事关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工作人员为了推卸责任,使职责问题模糊化。随着安全管理体制的更新调整,基层人员的职责范围有所扩大,明确了各自的管理范围。但还有一些相关站段未能很好的适应新体制,对安全管理职责界定不清楚,同时内部关系处理不顺,资源调配不合理等问题依旧存在,在对车站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后,但技术跟人员管理却迟迟落实不到位。由此,严格的执行科学发展,实际有效的原则,明确安全管理的范围,同时朝着更有利、更有效管理的一面进行完善修订。领导层面也要负起责任,加强监督,加强管理,明确目标,带领底下人员更好的履行职责,做好本职,紧抓安全生产。在全体人员的共同配合下才能更好的建立安全管理的职责体制,使得安全运输得到保障。

2.3 升级技术设备

强调安全管理是必要的,但是在强调的同时也需要更新技术设备。一个好的运输系统是离不开设备的作用的,同时一个高效运作的系统也需要有先进的设备作为支持。现在铁路运输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列车速度越来越快,载货量也是越来越多,出车频率与人员流动数量也是在稳步上升,面对如此多的数据,那么铁路运输必须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以解决以往人控化的不足。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科学的安排列车出车,行驶控速都有着明显的帮助,同时使得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大为降低[2]。

2.4 提升铁路职工的综合素质

科学的任用人才,不让无才之人任职要位。所有岗位采用能者用之,能者上之的决策手段,避免出现无能之人占据要位,影响了整个管理的工作。通过考试竞争上岗,同时定期进行职工教育,将职位与工作质量相挂钩,采取优胜劣汰的任用制度,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培训甚至下岗。这样就使得员工为了竞争上岗而自动重视自身工作,同时也起到激励员工学习的目的。这样促使全体员工自觉学业务,专技术,这无疑会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3 站段安全管理体系的实现途径及措施

3.1 改变观念,树立危机意识,认清责任

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给铁路运输造成了更大的挑战,安全工作更是不能含糊一点。陈旧的思想观念严重的与当今发展格格不入,由此旧观念必须转变。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毫不马虎的完成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线,使得人们在铁路运输途中能有个安全舒适的旅程,安全管理人员要树立危机意识,各级领导干部也要认识到位,督促到位,坚决将工作落到实处,坚决督促员工将责任落到实处,解决头重脚轻的问题。不论是什么部门的员工都要认清安全是高效有效生产的前提,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做好安全工作,只有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才能维护铁路运输的安全[3]。

3.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更新养护设备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一直在发展,不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在不停地发展更新,但即便如此,还是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并且有很大的差距,这样是无法满足日愈庞大的需求量的。资金与技术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同时由此而导致许多设备带着毛病还在运转,这种不安全的因素无时无刻在警告着我们的领导者,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所以设备的包养与维护是迫切需要得到保证的,需要更换的要及时更换,不能明知隐患还要装作没发生。设备的质量保证是整个安全工程的前提条件,是整个铁路事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保障。铁路部门需要每年多争取些经费对设备进行修理维护,同时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提升自己的运输水平,最终实现安全运输,安全生产的目标。

3.3 保证人员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中国的铁路事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与技术规范,即使这样,安全事故任时有发生不容乐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个别员工操作不当,技术不到位,违规作业等。在最近几年发生的列车事故中,例如08年的T195次列车事故,以及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根据统计在库的铁路事故中,因为职工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要占到五成。由此可以看出,职工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与否。大多数情况下,同样的情景下,发生事故的一般都是业务能力与操作能力较差的人员,同时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更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现代铁路运输中高科技含量的技术与设备的运用,这无疑会给员工带来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员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为此,建设一支让人满意的高素质铁路职工队伍,以下几点是需要严格执行的。

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永远将安全放在首位,不可怠慢。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想法,时刻将别人的错行当成自己的教训,敲响警钟,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

切实做好职工业务培训工作,将基本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底。随着铁路事业的改革发展,设备更新与技术变革都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与技能作为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员工多学习操作技巧,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全面提升员工面对突发状况与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才能适应运输安全的需要。

同时推行依据能力上岗的原则选拔人才,能者居之,能者上之的选拔策略。将员工的工作职位紧密联系职员的工作质量,淘汰素质较低的工作人员,提拔优秀的工作人员。同时对不能达到素质要求的员工进行教育,促使员工能够自觉去学习,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样既能促进员工的前途发展,也能为铁路安全运输打下基础[4]。

4 结语

当今中国的铁路运输系统是由一段一段分站段组合而成,这些分站段是整个铁路运输的基础,每个站段的安全管理工作都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只有保证了每个站段的安全工作能够有效的完成任务,才能保证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因此,笔者在此分析了以前与现在的安全管理模式,同时明确指出现有系统下存在的不足与弊端,以及针对相关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建议与举措,以供参考。

[1]朱云来.实施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铁路运输站段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J].投资与创业,2013,(1):80,70.

[2]秦宏.关于铁路运输站段安全管理评估方法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08,(3):10-11.

[3]贺忠明,彭清海.对直管车务站段安全管理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2):68-69.

[4]章晓燕.铁路运输站段货运安全研究与探讨[J].甘肃科技,2011, 27(5):78-79,71.

猜你喜欢

铁路管理工作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不工作,爽飞了?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