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及对策

2014-06-18范琪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5期
关键词:原材料裂缝建筑工程

范琪

(辽宁昊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论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及对策

范琪

(辽宁昊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因此社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是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严重威胁了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性能,降低了建筑工程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以及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一下解决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建筑工程 混凝土裂缝 防治措施

1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

综合对混凝土的裂缝进行分析,造成裂缝的因素主要有负载过重、变形、混凝土使用不当,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作以下分析。

1.1 受物理特性影响

混凝土的物理特性造成建筑工程裂缝主要出现在浇筑阶段,在混凝土塑性条件的影响下,水分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蒸发,因其蒸发的速度、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裂缝较多,但是大多出现在建筑工程的表面,深度较浅,例如:混凝土施工后所处的环境趋于炎热状态,导致水分过度蒸发,造成混凝土表层处因失水过多而收缩,从而产生裂痕。

1.2 混凝土原材料的影响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对建筑工程的裂缝同样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配合比例有标准规定,不仅要保障混凝土的稳定性,而且要防止配合不恰当引发的化学反应。

1.3 受湿度、温度的影响

受地区湿度与温度的影响,不仅导致混凝土表面受到影响,其影响的力度还会波及到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在湿度与温度的影响过程中,造成混凝土内部受力不均匀,由于混凝土结构多方受力不平衡,而且受影响后不能进行自我恢复,当混凝土的外界受力大于混凝土的稳定力时,既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同时裂缝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2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阶段

针对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在保障混凝土结构稳定的同时,提升建筑工程的性能,具体分析如下。

2.1 物理特性影响的预防措施

物理特性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包括收缩和沉降。预防收缩的措施为:第一是保障混凝土在浇筑后受到合理的湿度保护,可对其进行养护或保湿覆盖;第二是在保障混凝土参数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混凝土在使用中的振荡,同时保障混凝土骨料数量到位。预防沉降的措施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在可使用的范围内;避免混凝土受过分的振荡,降低密实性,造成混凝土出现分层;提高混凝土中各项组合材料的一致性,尽量保持在相同的规模。

2.2 合理配合混凝土原材料

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混凝土等级强度,之后对其进行原材料的配合,配合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在保障原材料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降低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同时保障施工人员混凝土调和时的规范性,综合考虑原材料混合技术、性质上的影响因素,确保混凝土原材料合理的选配。

2.3 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湿度

混凝土施工时湿度与温度的控制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工程,其涉及的技术比较多,对其分析如下:如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高、干燥,可在保障建筑工程合理施工的基础上,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厚度,有助于混凝土表层热量的蒸发;温度过高会加快混凝土水分的蒸发,混凝土搅拌的环节中,可加入适量的水,一方面帮助混凝土原材料冷却,一方面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保持湿润;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利用掺混合料等相关措施代替水泥,避免水泥内部囤积热量;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暴露面,例如:薄壁处,实施保暖策略;在混凝土的结构中,采用填埋的方式增设冷水管,达到降温保湿的效果;严格把控混凝土模的拆卸时间,适当保温,避免混凝土表现形成温度差,导致混凝土裂缝;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混凝土的施工规定进行,避免混凝土受过多外界环境影响。

3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3.1 灌浆法

此方法是利用相关的混凝土灌浆器械,利用器械工作时的压力,将对混凝土有黏合作用的胶体灌入到混凝土的裂缝处,胶体在冷却的过程中,不仅会填充裂缝,而且可稳固裂缝,常用的灌注胶体主要有树脂类、氨脂类以及酸脂类,灌浆法在混凝土裂缝处理中的应用,主要使用在建筑工程结构受裂缝影响较大的情况中,在填充裂缝的基础上,提高混凝土防渗透的能力。

3.2 置换法

此方法主要是将已经裂缝而且情况比较严重的混凝土结构预先处理,之后利用新的混凝土代替被处理的部分,在保障新旧混凝土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对裂缝的混凝土替代,一方面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效果,在进行混凝土置换时,聚合物、砂浆是首选材料,置换法经常被用在损坏性比较大的混凝土结构中,而且其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效果非常明显。

3.3 修补法

此方法主要是在混凝土的表面结构进行,主要是防止表面裂缝继续增大,其方法比较简单,利用胶泥、水泥等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涂抹即可,或者为提高保护的效果,也可使用具有粘粘性的纤维布处理,此方法主要用在混凝土裂缝较小的建筑工程中,而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部分施工人员在混凝土裂缝初期,为防止裂缝继续扩大,采取修补法对裂缝进行控制。

3.4 加固法

加固法与上述的三种方法存在差异,上述三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混凝土单方面的裂缝,而加固法除对裂缝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外,其对结构性能也具备稳固作用,例如:当混凝土的裂缝对其性能造成不稳定影响时,利用加固法,首先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稳定,可在结构的稳定点增加钢板、支点对其进行稳固;之后在保障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进行处理,一般利用混凝土喷射的方式对裂缝进行加固,既可以保障混凝土在性能方面的稳定度,同时也可有效的处理好混凝土的裂缝。

4 结语

针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不仅需要对裂缝进行处理,更重要的是做好裂缝的预防工作,主要针对混凝土、混凝土特性以及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一方面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提高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促进建筑工程保持在持续使用的状态。

[1]李子强.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2).

[2]罗兆华.浅论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2).

猜你喜欢

原材料裂缝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观点
地球的裂缝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