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建筑对话的城市文化广场设计
——以昌邑文化广场设计为例

2014-06-18王欣梁斌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5期
关键词:昌邑广场景观

王欣梁斌

(1.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71;2.青岛园冶环境设计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71)

与建筑对话的城市文化广场设计
——以昌邑文化广场设计为例

王欣1梁斌2

(1.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71;2.青岛园冶环境设计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71)

平坦规整呈矩形的基地条件,矗立着一座富含象征意义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的主体标志性文化建筑,建筑周边的环境设计如何保持与建筑相和谐的对话本质,探索建筑的内涵和外延,将是设计师需要用心考虑和提炼的关键点。本文将以昌邑文化广场设计为例共同探讨如何营造内涵与外形具有一致协调性和整体造型感的独特而富有情感的城市文化空间。

主体建筑 文化广场 协调统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传统或现代的文化带给我们的种种思考。比如一名旅游者每到一个地方,总要游览当地最有名的建筑或场所,大多是因为那些建筑或场所维系着那个城市的精神象征和骄傲,他们属于那个城市,向每位来访者诉说着这个城市或地区的历史,给人们精神层次上的感动。因此,在现代的城市广场空间设计中,更强调空间的场所性和文化认同感,带给人们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

1 城市文化广场的特点

1.1 注重文化环境的营造

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背景,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的风情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在该文化背景,该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

1.2 与主体建筑环境协调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与周围环境在形式和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要结合文化广场主题性组织广场环境,首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其中的主体建筑。广场环境与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由于其独特的造型又俗称“鸟巢”。其建筑外观就是纯粹的钢结构,立面与结构是同一的。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主体建筑的几何形式延伸向广场环境的结构肌理并与建筑融为一体,如同树根与树枝的延伸。由坚固并耐久的不规则的自然石英岩铺成的网状石板步道来完善广场的主题。

1.3 具有共享空间的作用

人们之所以把广场称作露天的客厅,是因为广场具有交往功能,城市文化广场不仅是空间的载体,而且具有“共享”的特征。在这个共享空间里,人们扩大交往,形成群体意识,克服自身的不足,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必不可少的是与广场相匹配的人性化设施的点缀,如路灯、广告牌、展示牌、休息设施、雕塑、饮水台、果皮箱等环境小品,同时协调水景、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如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区内设施选型,与环境融为一体。

另外,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广场空间的一种方式。如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的下沉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1.4 具有特色的标志意象

广场不仅要具有特色,还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重要载体。文化广场上的主体建筑形成标志性的视觉意向,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广场的时代特征,就必须运用最新设计思想和理论,追求新的创意,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景观引入手法。例如,西安鼓楼广场,正是利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而引入动物装饰文化广场的环境,也是数不胜数,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河水中的天鹅和水鸟,也成为广场的重要景观。又如北京奥运会场馆的设施小品构思,则是来自体育馆钢结构的鸟巢和树的形态系列。

1.5 注重交通组织的最大可达性

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结合广场的性质,不设车道或少设车道,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同时在广场内注重无障碍设计,以保障成为大众都可以利用的公共空间。城市交通应保证去广场及其四周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立交等等,并在线路选择,站点安排以及换乘车系统上予以充分考虑。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设计停车场以外也要开辟汽车停靠站等。

2 设计应用实例——昌邑文化广场设计

设计理论是设计实践的基础与引导,通过对相关设计理论的学习和思考,笔者在参与昌邑文化广场的设计中,作了探讨性的应用。昌邑文化广场的构思及设计从以下五方面展开。

2.1 昌邑文化广场的时代、文化背景

昌邑市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是昌邑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09年“双十”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320亩,总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昌邑文化广场北临烟汕路,东接奎聚路,与市政广场遥相呼应,是市政广场的扩展与延续。广场北侧濒临潍水景观带,周边建筑以居住社区为主。

2.2 昌邑文化广场建筑特色

文化中心主体建筑以“丝带”的造型,通过建筑平面的蜿蜒舒展及立面的高低起伏,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文化建筑形象。

2.3 昌邑文化广场共享空间

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以“蝴蝶”造型为构图框架,通过“丝带广场——化茧成蝶——蝶舞飞扬”等一系列蝶变过程,描绘出一幅“丝绸迎风舞,彩蝶翩翩飞;宝鼎稳四方,树阵犹森林;蛟龙林间游,美景框中生;翘首望明朝,万民喜扬眉。”的优美景色。运用现代、简洁、大气的艺术线条,绘就景观与功能并重的艺术广场。利用花坛灯柱、铜鼎、景墙、浮雕柱、林荫树阵,合理布局,营造开敞大气、生态休闲的森林式的广场景观。

2.4 昌邑文化广场标志意象

2.4.1 蝶舞飞扬广场

广场以象征繁荣昌盛的铜鼎为中心,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和平、发展、昌盛。周边旱喷泉随音乐起伏摆动,犹如丝幕一般,营造大气磅礴的效果。广场为市民提供了舞台表演、集会休闲、摄影留念的空间,同时将丝带造型的艺术中心建筑雕塑衬托出来。在广场上设计一电视屏幕,为介绍昌邑的历史文明、现政策、节日庆典提供平台。

2.4.2 东西景观轴

以造型的镂空景墙为景观序列,利用框景的景观手法,将广场中心的“昌邑宝鼎”展现给市民,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线。

2.4.3 南北景观轴

以阵列式的花坛灯柱为序列,一侧是林荫树阵、一侧是造型的景观灯柱、翠绿的模纹植物;对面是精致的以钢化玻璃景墙为载体,展现昌邑剪纸民间艺术的剪纸景墙,耳边是清风拂唱,享受景观带来的乐趣,品味昌邑的繁荣昌盛。

2.4.4 林荫树阵广场

中心广场两侧设计林荫树阵,点缀景观亭、休闲座椅、花坛既为人们提供了林荫的休闲、活动空间,又形成了广场的绿色背景,延伸了广场的功能空间,提升了广场的生态效应。

2.4.5 水系景观

广场西侧设计蜿蜒流淌的溪流,将广场南北两侧的水系相连,形成贯通的水系,水脉相连。沿溪流设计景观亭、树池座椅、休闲座椅、亲水平台,搭配景观石、水草等,营造休闲怡人的景观空间。

2.4.6 丝带广场

南入口处,以昌字形为构图元素,将花坛、铺装有机结合,寓意昌邑的文化事业必将繁荣昌盛;同心圆广场上设计飘逸的丝带型雕塑,展现“昌邑丝绸”之乡的美誉。

2.4.7 绿化景观

利用特选的法桐、五角枫、七叶树、雪松等乔木形成广场两侧的树阵式栽植,营造生态的森林式景观效果。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点线面的结合,创造具有启发性的植物景观框架,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色叶树与绿叶树的搭配,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景观效果。注重点的植物景观营造,利用造型植物搭配景观石、灌木球营造精致的盆景效果。

2.5 昌邑文化广场交通组织

昌邑市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是昌邑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09年“双十”重点工程之一,与市政广场遥相呼应,是市政广场的扩展与延续。周边交通便利,可达性强。广场内采用无障碍设计,利用坡道解决高差。林荫停车场位于艺术中心南侧,材料利用草坪与铺装的结合,既满足停车的功能需求,又提高了广场的生态性。林荫树阵与马路之间利用流畅的模纹图案、造型植物球等进行分隔,绿地、行道树、人行道、绿地,实现人车分流、为市民提供安全的步行空间。

3 结语

“人——建筑——环境”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此次设计的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建筑不是孤立于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单元,它是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文化的广场设计,作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空间。建筑周边的环境设计如何保持与建筑相和谐的对话本质,探索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统一体,不仅是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任务,更是我们景观设计师需要用心考虑的问题。

[1]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3]蔡永洁著.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唐奕.论文化广场设计[J].中外建筑.

[6](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 2001.

王欣(1982.12-),女,山东青岛市,大学本科,中级工程师,园林设计。梁斌(1980.01-),男,山东省青岛市,大学本科,中级工程师,园林设计。

猜你喜欢

昌邑广场景观
春天的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在广场上玩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怎能说没人知道呢
A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O. Henry’s Novel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昌邑大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