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辑思维》分家与自媒体发展

2014-06-17丁常彦

商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罗辑罗振宇盛宴

丁常彦

自媒体需要不断的进化,从最早的博客、论坛到如今的微博、微信,自媒体人的演进已经渐渐触到了突破的屏障,一旦形成突破,再加上快速的迭代,必会给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一个广阔空间。

前不久,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最广的除了黄海波嫖娼被抓之外,就是申音和罗振宇的分手,后者之所以引发不小的关注,主要缘于“罗辑思维”的影响力。作为自媒体人仰视的榜样,申音和罗振宇的分手已经给一些自媒体人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罗辑思维”的火热在一定程度上引爆了这一波自媒体热潮,如今两个人的分道扬镳是否预示着自媒体盛宴,甚至是新媒体盛宴的落幕?

且不论自媒体商业化之路如何,笔者这里更想聊聊自媒体的格局。

曾几何时,媒体人空有一腔热血,但却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事实上,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很高的层级,较难实现)。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当传统媒体被互联网所颠覆时,媒体人纷纷离家出走,创办自有的媒体品牌,申音和罗振宇就是其中一员,而且是成功的一员。在一大波自媒体袭来的时候,传统媒体的分化和被颠覆似乎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从目前的市场规模来看,这一大势似乎还算不上是大势。

先驱总是不可避免地成为先烈,这对于“罗辑思维”来说,最终似乎也没有逃脱这一魔咒。申音和罗振宇的黄金搭档成就了“罗辑思维”,他们因此也为媒体人转型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自媒体。“罗辑思维”无疑是成功的:仅一年半就有200万微信用户,视频也有过亿人次观看;收入嘛,过千万是肯定的。尽管业内对于申音和罗振宇的分家众说纷纭,但笔者更相信金错刀的说法:商业化。

营收过千万的“罗辑思维”已经算是成功者了,假如再扩大10倍,数亿营收,这个数与传统媒体相比,仍然是九牛一毛。当然,拿一个自媒体和一个传统的媒体集团相比,有失公平,但“罗辑思维”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可复制性。但即便拿所有的自媒体营收和传统媒体比,估计也是杯水车薪。

这便是组织的力量。相对而言,自媒体单打独斗的模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其营收自然相当有限,而传统的媒体集团则不同,他们是集合一群有聪明才智的人共同打造,这种合力所造就的是组织的力量。而在很大程度上,组织是具备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的,而自媒体人则不同。

“如果把一条狗拉进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然后在黄金时间连播它一个月,这之后,这条狗就成为中国的一条名狗。”这是白岩松在他的《痛并快乐着》中的比喻。但“罗辑思维”离了罗振宇,还是“罗辑思维”吗?

且不说央视如何,即便如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电视台的能量,也不是一般的视频网站或视频自媒体所能比拟。这一格局,在一些大的平面媒体或者网络媒体中,同样如此。自媒体更像是“小而美”,大的传统媒体平台则更像是“大而全”。当然,这么说并非意味着传统媒体依然无法颠覆或超越,从“罗辑思维”来看,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许多电视台的精品栏目,这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警告。

事实上,传统媒体转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颠覆的过程。传统媒体也在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优化内容也好,打造平台也罢,这些努力可谓不成功,便成仁。可以想见的是,在这一道路上,必然会有不少传统媒体倒下,而涅槃重生的或许将主宰未来的媒体业。

相比较而言,自媒体也需要不断的进化,从最早的博客、论坛到如今的微博、微信,自媒体人的演进已经渐渐触到了突破的屏障,一旦形成突破,再加上快速的迭代,必会给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一个广阔空间,从而促使媒体业进入一个新的媒体时代。

未来,媒体和自媒体或许已经没有什么界限,媒体自身将变成了一个个自媒体的平台或联盟,再加上规范化管理以及规模化的运营,给组织以及组织内的每个人都带来真正的自我实现。到那时,自媒体的盛宴才会真正上演,而不仅仅是如今的野蛮生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辑罗振宇盛宴
从罗振宇那学到的三个方法:太聪明的人需要对抗世界
从罗振宇那学到的三个方法:太聪明的人需要对抗世界
『死亡』盛宴
跟踪导练(四)6
罗振宇“得到”了,知识付费焦虑了
《罗辑思维》节目中罗振宇的主持艺术
盛宴
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的知识分享特质——以《罗辑思维》与《晓松奇谈》为例
自媒体时代,媒体人的新探索:以《晓松奇谈》和《罗辑思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