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认识设计产业在“大数据”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

2014-06-15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吴海燕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因果关系大数据科技

◎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吴海燕

充分认识设计产业在“大数据”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

◎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吴海燕

都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但究竟什么才是“大数据”时代?舍恩伯格等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社会需要放弃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仅需关注相关关系。”

舍恩伯格等进一步对“大数据”时代做了基本的解释:“大数据的核心代表着我们分析信息时的三个转变。这些转变将改变我们理解和组建社会的方法。”“第一个转变就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第二个改变就是,研究数据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不再热衷于追求精确度。”“第三个转变因前两个转变而促成,即我们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大数据’告诉我们‘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必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只要让数据自己发声。”

舍恩伯格等以自己独到的视角对世界做了观察分析,应当说他们的这些判断也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感受和客观现实的。但如果有人据此认为“大数据”时代中的一切行为都不再需要寻找“因果关系”,进而推论出“仅需关注相关关系”即可,显然就太幼稚了。其实,任何“关注相关关系”都必须置于“因果”的力场,否则就谈不上有所谓“相关”。极而言之,“相关”本身就处在因果关系链之中,也就是——因为“有关”所以“相关”。这也是符合“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的,更是揭示了“大数据”时代的内在实质。

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除了社会诸方面的因素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的进步及社会转化(在现代实际上也就是工业化)。在“大数据”时代之前,世界科技革命的频率相对较慢,先进科技的工业化成果可以惠及相当一个时期;同时,科技的革命往往是产生于工业化发展过程之中,通过设计将其工业化并不十分困难。而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推动科技革命的动力往往建立在科技(包括基础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科技革命也日趋专业化和实验室化,要将其实现工业化而让人类尽快享受其成果,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转化作用越来越成为关键所在。而实现这一转化的最好途径就是产业化的设计,因为只有成熟的设计产业才能专业化、精准化、预见性地捕捉市场的需求趋势,并根据不同的需求趋势采用不同的方式转化科技革命的成果。

解析“大数据”时代的当今中国现实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但对于迅速发展中显现出的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至今仍未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法体系。迄今为止,仍为国内外公认的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加工”。这种“加工”,既是产业意义上的,也是科学技术意义上的。“加工”之所以能够有效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在现代以来一直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以及近几十年中国经济被隔绝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然而,随着“加工”的深入和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经济依赖“加工”保持增长的空间已越来越小。有不少人在开具解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药方时,虽然着眼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但却不约而同把唯一希望寄托于制度的变革,或者是法治的健全,或者是政府的干预。而这些药方恰恰违背了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这一铁的定律——什么程度的经济基础决定什么方式的法治;什么程度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什么方式的政府干预。过于超前或落后的法治和政府干预只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我们的出发点仍应放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而“大数据”的全球化使得全球经济加快一体化的进程,国与国在经济上越来越互补和相互依赖,这也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依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为了尽快地收回投资成本和持续再生产,不得不改变以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营运方式,而转变为尽可能推广普及的模式,也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小数据”转化为社会的“大数据”的新模式。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今天,科学技术的每一个成果都被赋予了唯一性(即排他性),要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趋势,设计恰恰是转化过程中的必经渠道。

从设计的视角解读“大数据”时代,就是如何适应社会“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的大趋势,而让设计的“数据自己发声”,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把设计自身的“小数据”实现为社会的“大数据”。具有设计实践的人都知道,设计行为本身实际上就是在探索社会需求因果关系中的应用性创造。如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U盘(又称优盘、闪盘)这一移动存储设备,其中的电子存储技术并不是中国首创,与电脑连接的USB口技术也不是中国首创,U盘本身并没有多少高深的技术含量,但却是中国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的适用型产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光盘的地位,并且给中国IT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迄今为止仍十分有效的动力。这一重要事实,充分证明在中国应当给予设计以应有的重视和倾斜,一旦真正源于市场需求的设计产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将会成为维系科技发展和制造业的成功纽带,并成为促进科技和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是设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市场诚信体系的完善和知识产权的切实保护,这就需要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设计产业在“大数据”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前瞻性地调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才能真正走上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猜你喜欢

因果关系大数据科技
因果关系句中的时间顺序与“时体”体系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