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组织边界跨越的知识协同创新分析

2014-06-10张彩虹钟青仪

商业研究 2014年1期

张彩虹 钟青仪

摘要:知识协同创新是由多个知识创新主体,跨越组织边界进行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而形成的持续的知识增值过程,是组织知识创新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新热点。本文分析了组织边界跨越对知识协同创新的影响,归纳了组织内部和外部之间基于边界跨越的知识协同创新模式,提出了制定边界跨越规则、提高边界渗透性和灵活性、强化边界跨越介质、培养边界跨越者,建立边界跨越激励机制等有利于知识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组织边界;边界跨越;知识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10-27

作者简介:张彩虹(1970-),女,湖南浏阳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团队创新与组织创新、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钟青仪(1989-),女,广州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组织的知识资源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单元、供应链企业及集群企业等,组织需要借助各种渠道,对内外部知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知识能够有效集成、互补及共享,弥补因“知识孤岛”造成的组织知识缺口,以实现组织内及组织间知识创新的协同增效效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单靠组织内部力量的知识创新模式已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基于知识协同(knowledge collaboration)的创新模式越来越成为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管理方式。在此过程中,各种资源、信息都要经过组织边界进行传递,组织边界的性质、组织边界的跨越质量等均对协同创新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边界跨越(boundary spanning)为组织成员相互学习提供了机会,确保必须的资源促进组织内和组织间思路、想法的传播和扩散,对组织知识协同创新来说至关重要[1]。另外,组织边界的“屏蔽效应”会阻碍组织之间的资源、知识流动,对知识协同创新也产生了消极影响[2]。因此,如何有效地“穿越”组织边界,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跨区域、跨国界地把不同组织机构的人员凝聚在一起,增进知识的流动、共享、合作与创造,建立持久而有益的社会联结功能是促进知识协同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 相关概念和文献概述

(一)边界跨越

边界被定义为一个组织终止的地方和该组织所处环境开始的地方[3],组织边界一般可分为物质边界(物理和制度边界)、心理边界和社会边界三种类型[4]。组织内部工作单元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都能在这几种边界之外与环境进行沟通和交换,边界为这种交流提供规则和制度基础。尽管边界的建立会伴随着规则的形成,但同时边界也有利于组织的流动性,提高组织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力[4]。边界活动的类型包括边界缓冲、边界巩固和边界跨越,其中边界跨越意为组织为获取关键的资源和信息,利用谈判、签约等外部活动越过边界与环境接触的行为[5]。边界跨越活动使组织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增强组织内外部之间相互依赖而深化彼此之间的交流,为知识协同创新提供便利。

(二)知识协同创新

知识协同概念最早由Karlenzig(2002)提出,知识协同是一种新兴的战略性的合作方式,可以系统地、动态地整合组织内外部系统、流程、技术和利益相关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组织绩效。知识协同能较好地反映了组织在知识创造、知识捕捉、知识共享和知识尊重方面的制度化程度[6], “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由多个拥有知识资源的行为主体(组织、团队、个人)协同参与的知识活动过程,是组织优化整合知识资源的管理模式和战略手段”[7]。知识协同强调知识在越过组织边界进行传递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时间、对象、空间的“准确性”和“动态性”[8]。知识协同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发展为知识的跨边界传递和共享提供了便捷的渠道[9]。Quist和Tukker(2013)指出不同领域中的知识穿越边界进行交换,从而使各个领域中的优势知识得以集中、整合,为强化持续性创新提供动力[10]。所以,通过各个子系统间跨越边界的相互作用,基于知识协同的创新模式有利于实现单个个体所无法实现的新的结果和目标;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能够促进个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促进”。由于知识协同创新是一个持续的知识增值过程,组织边界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有利于协同主体之间对知识的有效学习和充分利用。本文试图从组织边界视角探讨边界跨越对组织知识协同创新的影响,旨在提出基于边界跨越的组织知识协同创新模式和相关政策建议。

二、 组织边界跨越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

(一)跨越制度边界,促进知识积累

组织的制度边界利用各种规范、规则对组织成员之间如何联系做出界定,约束组织内部成员与外部成员发生联系的权限和方式。僵化的制度边界限制了组织成员的活动,降低了其创新热情。基于组织边界跨越的知识协同创新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允许各种外部资源、要素跨越制度边界输入到组织中,利于各个协同创新主体进行知识积累。各种非编码和复杂的知识能够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跨越边界进行有效传递[11]。当知识或信息资源被传递到组织内部时,组织的知识后备库会因此逐渐充实起来,从而获取组织单纯依靠内部运行时无法获得的新知识。基于这些知识积累,组织成员可接触的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广度被拓宽,并因此获得根据工作任务和创新需求而选择性地吸收知识的权利。即使有些信息并非工作中所急需的,但这类冗余信息可以促进暗默知识的共享,加速创造知识的进程[12]。特别是在产品创新概念的开发阶段,冗余信息显得格外重要。这样的知识积累过程正是知识创新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知识转换过程中,组织将已积累的知识通过分享机制形成成员之间的共有化,个人从组织接收的知识进行再转化后创造出新的知识,并经过确认和外显步骤,成为对组织有价值的共有知识,这是组织不断进行知识创新的源泉[13]。

(二)跨越心理边界,加强知识共享、转移

心理边界是个人建立的心理范围,它可以起到保护膜的作用。人们常常以此防避来自外界的侵害,但也可能因此使个体被困于心理围墙内而失去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通常而言,个人或组织若不愿意与他人共享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不仅是因为担心一旦自身掌握的诀窍、经验和技巧等公开之后,会失去自身独特的暗默知识所带来的优越感和特殊利益,同时还会担心因他人的不分享行为而产生不公平感。这些心理边界导致各类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难以共享和转移。边界跨越活动能够增加内外部沟通的频率,提高沟通质量,营造积极主动和相互支持的组织氛围,增强互信感和心理安全感,有效地打破限制知识共享和转移的心理边界。杜荣等(2012)通过对20家IT外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边界跨越对组织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边界跨越为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建立了一个沟通的机制和平台,使大量的资源、信息通过该渠道传递至各个协同创新主体中,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共享[14]。沈霞(2012)指出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区域大学之间能够有效地打破原有的心理隔膜,将旧有的因资源竞争而各自封闭的思维转变为系统、开放的思维,树立互利互助的意识,形成合作机制,与所在区域的学校、企业、公众及政界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共生”关系,会促进资源共建和知识共享[15]。在边界跨越的过程中,能创造出以往单靠某个个体自身所无法创造的新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创新主体均在不同程度上获益并逐渐建立信任关系,能培育出一种柔性灵活、鼓励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带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持续而全面地深入开展。

(三) 跨越物理边界,构建知识网络

组织的物理边界会通过物理壁垒等有形实体组成协同创新主体之间接触的介质,控制其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物理边界从空间上划分出个体或者组织之间的界限,使其独立性得以维持,但同时会限制彼此之间的交流,影响知识协同创新活动的进行。边界跨越鼓励与外界环境接触,有利于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持久有益的联系,构建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是由多个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组成的网络系统,若这个网络系统被物理边界所限制,知识将难以在各个网络结点中流动。边界跨越活动恰恰能有助于打破物理边界的约束,将一个网络结点中的知识传递到另一个或多个网络结点中,同时将网络中有价值的知识反馈到某个网络结点。刘小玫等(2008)考察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后,发现集成商、核心供应商和用户单位通过边界跨越组成了一个合作网络, 这一网络迅速地推动了各个单位之间的互动交流[16]。积极有效的边界跨越活动有助于建立和强化知识网络各个结点间的联系,使有价值的知识在适当的时间传递给适当的对象。

(四)全面边界跨越,实现知识协同创新

知识协同创新是多个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模式,各个主体需要全面地、适当地跨越制度、心理、物理等边界进行知识创新活动。个体或组织在跨越各种边界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接收到大量的资源、信息,通过与其他组织成员或者外部组织的对比,发现现有的不足以及可能的改善方法,能够激发其对现有工作模式、知识技能等进行改进、创新的欲望,并从自身出发或者从外部组织寻求合作以进行知识创新活动。边界跨越活动使组织及其成员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更灵活的能力施展空间,从而获取开发新的产品、技术、管理、流程的灵感[17]。Nonaka和Takeuchi(1995)发现从外部获得信息的过程,能够为组织导入波动(fluctuation)与创造性混沌(creative chaos)[12],组织会因此重新审视习惯性的知识创造模式,提出更具挑战性和前瞻性的目标,更好地规划知识创新的方向和策略。但是,Nonaka和Takeuchi同时指出创造性混沌的益处只有在组织成员具备自我反省(self reflexivity)能力时才能实现,否则会造成破坏性的混乱状态[12]。因此,在全面边界跨越的过程中,组织要在审慎考察和评估组织成员、尤其是边界跨越者的能力状况后再制定合理的边界跨越策略。

三、 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协同创新式

(一)组织内部

1.分散化决策。分散化决策以群体智慧为目标,跨越组织内部的垂直边界,在分散化决策的过程中,组织领导在培育成员具备与决策相符的领导能力的前提下,建立信息共享和绩效激励机制,充分授权给下属,使其具有一定的决策自主权,减弱原有的层级边界感,提高组织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加其为准确、迅速地做出有利于组织利益的决策而不断学习、探索新工作方法的动力,引导组织成员积极与领导共同协商,制定出更有效的工作方案、决策。

2.工作扩大化和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轮换等横向扩展工作内容和范围,跨越组织内部的水平边界。随着工作任务增加和工作的多样化,组织成员将接触到更多新事物、新问题,激发组织成员创造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方案,缓解了由于组织过度专业化、固定化,成员之间因缺少沟通交流导致知识难以更新、共享的问题。工作轮换使组织成员轮换到不同工作岗位,跳出旧有边界的制约进入新的工作单元,与新同事接触,吸收新的工作知识、经验,并将自身的优势知识整合到新工作单元中,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弥补各自的知识缺口。

3.建立跨部门边界的项目小组,举办部门代表会议。组织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创新项目小组、跨部门专门委员会等,定期举办各部门代表会议,打破部门之间的水平边界,广泛吸收各个部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参与质量改善、创新活动,从而实现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知识协同创新模式。

(二) 组织之间

1.模块化治理。模块化治理是组织之间实现知识协同创新的有效方式。模块化治理具有三种特征,第一,将复杂系统分解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被独立地设计和生产;第二,在设计规则、标准和界面等确定以后,各个模块受此约束,在此基础上协调有序地运作;第三,这些设计规则等具有可扩展性,据此能够升级旧模块或添加新模块,以适应组织发展和市场变化需求。在产业集群中,模块化表现为网络组织模式。系统规则设计由核心企业或者模块整合商、制作商、供应商、行业协会等共同制定,各模块在遵从系统设计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设计,具有自己的特征和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随着边界渗透性的提高,各模块之间既紧密合作又灵活连接,能够应组织需求或环境变化,跨越组织边界进行沟通交流,降低信息沟通成本,将层级式或松散的网络联结形式演变为关系紧密、利益相关的网络组织形式;另一方面,模块整合商依据系统标准和模块性能选择最优的模块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这将激励模块供应商在竞争中不断改进、创新,推动产业集群的良性动态演化和知识的协同创新。

2.价值链治理。价值链是指一种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主要生产流程,包括采购、生产、营销、售后、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法律咨询等系列活动[18]。价值链上的各个企业(供应商、生产商、品牌联盟企业、竞争企业等)跨越组织边界,与其它企业在价值节点上进行联接,知识的及时传递使合作企业能够找到共同使用彼此的资源和能力的方法,有效的合作协调使各企业根据需求整合,贡献出自身知识资源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优势,这种重构过程正是企业边界的渗透和融合过程。动态变化的边界使价值链上各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更具灵活性、有效性。企业能否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不仅在于其对于自身掌握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也与其在价值链中的贡献大小相关。

3.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旨在跨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旧有界限,不断加强与顾客交流,不断了解顾客期望,并不断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改进,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的连续的过程,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客户调查。通过产品和服务调查问卷、在线留言等形式给客户提供发表评论、意见的平台,吸收客户的反馈;第二,建立客户关系维护机制,提供便捷服务方式。通过建立客户俱乐部、邀请客户参观活动、导购服务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帮助。客户关系管理令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从而使信息和知识能够跨越原有边界,在两者之间充分流动。

4.跨组织合作。跨组织合作主要有战略联盟、合资企业、交易行会、分销渠道、卡特尔协议、业务外包、资源共享协议、与政府间的合作计划等[19],跨组织合作突破原组织的各种边界,促进了知识资源在各成员间的流动与互补,形成一种善于利用创新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组织。这种以信任和承诺为基础的联系通常与协作组织之间较高的满意度和较低的冲突联系在一起[16],有助知识扩散、技术开发;同时,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在协同竞争观念的驱动下,能够改变各自为政或恶性竞争的观念,能够构建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多赢”关系,发挥协同效应。此外,跨组织合作有助组织形成开放、宽容、信任等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文化氛围,这种合作方式具体可以通过举行定期的跨组织会议,建立开放性的沟通机制、互派人员进行参观考察等,从而与外部组织结成长期稳定的联盟关系。但在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移过程中,仍需要考虑知识交换成本、企业机密泄露等问题。

5.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的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研发合作是主要形式[20]。在这种创新系统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既存在着明确边界,以保持创新职能的分工,也存在着各自的创新资源缺口。因此,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需要调整并跨越各自的边界,以实现战略、知识、组织上的协同。如建立有助价值观和文化协同的沟通平台,建立基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举办产学研共同参与的会议,联合研发、建立知识协同平台(将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实用产品),成立协同创新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管理产学研合作过程等。

四、利用组织边界跨越促进知识协同创新

(一)制定正确的边界跨越规则

合理地制定边界跨越规则能使创新过程变得更愉快、更具有执行性,引导企业在竞争中获取更有用的资源[21]。因此,在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中,各个知识创新主体需要共同商议并制定正确的边界跨越规则,明确定义各个组织成员的边界跨越角色和义务范围,为成员提供清晰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在对这些边界规则有明确的认识后,各个组织成员能够据此进行设计、工作,更主动地参与到创新过程之中。

(二)适当提高组织边界的渗透性、灵活性

具有可变性的组织边界能够根据创新需求进行调整,渗透性的组织边界代表了“授权”而非“限制”,允许有利于创新的要素流入[22]。因此,组织需要从构筑明确刚性的组织边界,转变为构筑灵活柔性的组织边界,适当提高部门间、合作伙伴间边界的渗透性、可变性,让信息、资源和知识能够容易地穿透组织的隔膜,为不同单元提供联合的机会,把有利于创新的要素整合到一起,使得组织的运转更加流畅。柔性边界有利于个人或组织放眼外部环境,寻求新的方案和新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而提高组织内部创新的速度和质量,实现知识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协同创新。

(三)强化边界跨越介质

信息技术系统作为边界跨越的重要介质,集成了组织边界内外的信息流,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方便、稳定的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系统,组织边界变得更具弹性、扩展性。组织成员通过信息技术系统能够越过组织边界,快速地获取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充实知识后备库;同时,组织成员利用信息技术系统平台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将个人经验、知识广泛地分享到系统平台之中,促进组织群体智慧的集成,引导组织创新过程的进行。

(四)培养边界跨越者

边界跨越者是组织对外交流的重要代表,需要培养领导、决策、谈判等边界跨越能力。管理者若能培养既懂得技术,又通晓外语、善于沟通的人才,将能增强边界跨越对创新的积极作用[17]。因此,组织需要积极寻找并锻炼边界跨越者,鼓励他们监测组织外部变化,搜寻促进组织发展的资源,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和需求,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议价、谈判、签约等活动,以争取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市场战略地位。边界跨越者在得到相关的信息并反馈到组织后,将形成新的生产、工作需求,刺激组织通过工作流程设计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等来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环境变化。

(五)建立边界跨越激励机制

边界跨越激励机制将边界跨越绩效与工作评价挂钩,鼓励边界跨越者在遵从组织目标、协议等的前提下,通过边界跨越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制定合作机制。有效的边界跨越激励机制能够提高边界跨越者的工作主动性,帮助组织成员树立互利互助、协同创新的意识,促进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资源流动,形成一个反应迅速、行动弹性、善于创新的组织。

五、结语

知识协同创新体现了科技经济国际化的知识经济发展趋势,是提高组织核心创新能力的新思考。作为知识管理领域的热点,知识协同创新越来越受到产学研界的重视。在这种创新模式之下,知识协同主体首先要跨越各种边界进行交流,组织边界跨越的速度、质量等因素均对知识协同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以组织边界跨越创新这一全新视角进行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能更好地探讨知识协同创新的本质,帮助管理者采用新思维来制定促进知识协同创新的策略。目前,基于组织边界的知识协同创新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研究需要继续探讨组织边界跨越对知识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如采用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边界跨越速度、质量等因素与知识协同创新的相关性和实际影响效应进行严密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Goes,Peirk.Interorganizational links and innovation:The case of hospital servi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3):673-696.

[2] 崔永华,李正风,伊雪慧.跨边界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及路径选择:以学会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1(6):101-106.

[3] Pfeffer J,Salancek G.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New York:Harper & Row,1978.

[4] Paulsen N.Managing boundaries in organization:Multiple perspectives[M].Hampshire:Economy &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2003.

[5] Faraj S,Yan A.Boundary work in knowledge team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9,4(3): 604-617.

[6] Karlenzig W.Tap into the power of knowledge collaboration[EB/OL].http://www.thefreelibrary.com.

[7] 樊治平,冯博,俞竹超.知识协同的发展及研究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85-91.

[8] 佟泽华.知识协同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8):107-112.

[9] Gasson S.Boundary-Spann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E-collaboration.Proceedings of the 38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C].IEEE Computer Society,2005.

[10]Quist J,Tukker A.Knowledge collaboration and learning for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nd consumption:Introduction to the ERSCP portion of this special volum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8(6):167-175.

[11]Hansen M 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1):82-111.

[12]Nonaka I,Takeuchi.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3]O bell C, Grayson J.If only we know what we know:The transfer of internal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M].New York:Simon & Schuster Ltd,1998.

[14]杜荣,冯俊嵩,厉敏.边界跨越对IT外包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 2012,20(4):177-184.

[15]沈霞.边界跨越中的互动双赢—区域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变革诉求[J].教育理论研究,2011(15):213-215.

[16]刘小玫,童亮.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中跨组织边界的知识管理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11(10):57-59.

[17]Gasson S.The dynamics of sensemaking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in collaborative, boundary-spanning design [J].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5,10(4):22-34.

[18]迈克·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9]Oliver C.Determinan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Integr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0,15(2):241-265.

[20]鲁若愚.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2.

[21]Vlikangas L,Gibbert M.Boundary-Setting Strategies for Escaping Innovation Traps[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5(46):58-65.

[22]Michael G,Lisa V.Boundaries and Innovation:Special issue introduction by the guest editors[J].Boundaries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2009,42(8):463-494.

Abstract:Knowled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 continuous knowledge value-added process which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subject knowledge innovation through boundary spanning to mutual cooper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 and is a new hot spot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innovative mode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influence mechanism of boundary spanning on knowled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ummarizes the model of knowled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boundary spanning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nd between organizations. At las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in favor of knowled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cluding developing boundary spanning rules, improving permea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boundary, strengthen boundary spanning medium, training boundary spanning people and building incentive mechanism of boundary spanning.

Key words:organization boundary;boundary spanning;knowled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责任编辑:关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