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式楼抗震设计的建议

2014-06-09窦立军许明玉李颖超

关键词:梯段楼梯间楼梯

窦立军,许明玉,王 维,李颖超

(1.长春工程学院,长春130012;2.中元国际(长春)高新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春130012)

0 概述

楼梯作为建筑的竖向通道是多层及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使用时通过楼梯进行人员和物资的竖向运输,建筑遭受偶然荷载(爆炸、火灾、地震等)时楼梯是人员逃生的主要通道。因此,楼梯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占据重要位置。

在现行的结构设计中,楼梯被认为是独立的结构进行单独设计,仅考虑竖向荷载的作用,但在实际中,楼梯间除承受竖向荷载以外还承受地震作用产生的水平荷载,而且由于梯段板的侧向支撑作用使楼梯间的刚度增大,导致地震过程中楼梯间分配到的剪力增大,使楼梯的各构件受复杂应力状态而使楼梯间先于主体结构破坏,阻碍了竖向疏散而造成了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

1 震害调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破坏严重的特大地震后,通过对震害的调查发现[1],楼梯在地震中破坏比较严重。震害现象表明在各类建筑(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抗震最薄弱的位置是楼梯间[2]。楼梯作为发生破坏的典型构件,其破坏形式是多样的。楼梯破坏轻微时,楼梯板出现水平裂缝,平台梁出现剪切裂缝;震害严重的楼梯,楼板完全被拉断,梯梁两端和跨中明显破坏,钢筋暴露,混凝土保护层压碎、剥落[3]。楼梯具体的破坏如图1所示。

如图1(a)出现的梯段板破坏是震区梯段板破坏的主要类型,这类破坏说明梯段板在地震时起到了K型支撑的作用[4],梯段板被反复拉压。

如图1(b)所示的梯柱破坏说明梯柱在地震时受到剪力与扭矩的作用,使梯柱混凝土被反复剪切破坏后脱落,说明梯柱的抗剪能力不足。

如图1(c)所示为梯梁发生的剪扭破坏。梯梁跨中也就是两个梯段板中间发生破坏,说明梯梁的抗剪与抗扭的能力不足。

图1 楼梯各构件地震作用下破坏情况

2 试验分析

2.1 楼梯设计

通过震害调查结果可见,楼梯各构件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破坏比较严重。尤其是梯梁与梯柱的抗剪能力严重不足,而且现行楼梯设计忽略了梯梁与梯柱的抗扭设计,使楼梯在地震时对扭矩作用抵抗力很差。抗震设计中“强节弱杆”的设计原则在楼梯设计中也没有体现,而造成了楼梯平台梁与梯柱节点处薄弱,在地震的作用下很容易被破坏。

针对楼梯的破坏情况,该试验设计制作了2个相同尺寸但不同构造的楼梯模型,并进行加载,研究不同构造的楼梯模型承载力增加的情况。

该楼梯试件为双跑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楼梯间开间尺寸为1.3m,进深尺寸为2.7m,楼梯层高为1.5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梯段板和平台用一级钢,框架用二级钢[1]。

试件1是按照现行楼梯设计方法设计的楼梯试件。除自重以外,楼梯梯段板按照承受竖向均布面荷载设计;平台梁按承受平台和梯段板传递来的均布线荷载设计;梯柱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进行设计。箍筋为抗剪箍筋,末端弯钩135°,其他构造措施按照 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相关要求设计。试件1结构布置如图2。

图2 试件1结构布置图

试件2是按照改进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试件。首先,梯段板负弯矩钢筋搂通长设置,其次,梯梁、梯柱按照同时受弯矩、剪力和扭矩作用的构件进行设计,且梯柱通长设置。配置受扭箍筋,箍筋末端弯钩180°,水平段长度大于15d。试件2的结构布置图如图3。

图3 试件2的结构布置图

2.2 试验加载及现象

本试验采用拟静力加载,以低周反复荷载模拟地震力。用45t和30t的作动器,在楼梯顶端进行加载,如图4。低周反复加载方式模拟地震作用过程,首先用荷载控制进行加载直至试件开裂,然后用位移控制加载至试件破坏。在加载的过程中随时观察试件的破坏情况。

2个试件在荷载控制加载阶段,2个作动器荷载同步,但反馈回的位移都有一定的差值,表明由于相邻梯段板的不同向布置形成斜向支撑,使刚度不均匀,导致框架产生扭转。

图4 试件的加载装置图

2个试件加载现象对比见表1。

表1 试件加载现象对比

从试件极限承载力可以看出试件2的承载能力比试件1高40%以上。而且加载后试件1最严重破坏位置在平台梁跨中和梯梁与梯柱相交处,如图5,梯柱破坏情况如图6。试件2的最严重破坏发生在梯梁与梯柱交接节点处,说明节点承载力仍不足,设计时应加强。

图5 梯段板与梯梁交界处的破坏

图6 梯柱破坏情况

3 抗震设计

由震害分析和试验可以看出楼梯的抗震设计需要加强,以满足楼梯的承载力要求。楼梯抗震设计建议如下:

(1)楼梯梯段板负弯矩钢筋通长,避免在地震时梯段板在负弯矩钢筋截断处被拉断;

(2)平台梁按照弯、剪、扭构件进行设计,抗扭箍筋沿梁通长加密,提高平台梁的抗剪和抗扭能力;

(3)梯梁按照剪、扭构件进行设计,箍筋通长加密,而且柱子通长布置,提高其抗侧移能力;

(4)楼梯的抗震设计也要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弱拉、强节弱杆”的设计原则,而且满足罕遇地震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保证楼梯不先于主体破坏。

4 结语

震害表明楼梯对结构起侧向支撑作用,抗侧移刚度较大,本身分担的地震力不容忽视,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楼梯对结构整体的影响。

楼梯的设计不应按照简单的承受竖向荷载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应考虑楼梯在地震时的反应,按照抗震设计的原则,加强楼梯的抗震设计。而且应考虑楼梯尤其是梯段板的斜撑作用对整个结构的影响。框架结构自振周期、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以及结构的层间剪力等都因为楼梯的存在而产生影响,在地震作用下,效果更加明显[5]。因此,应加强楼梯间的抗震设计,保证楼梯不成为结构的薄弱位置,使之不先于结构破坏,为人员逃生提供可靠的通道。

[1]李颖超,窦立军,张敏.楼梯抗震技术研究综述[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3,30(3):23-26.

[2]王俊峰,王泽军.楼梯间和楼梯的抗震设计浅议[J].山西建筑,2009,35(3):98-99.

[3]霍林生,李宏男,肖诗云,等.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4(5):718-723.

[4]王威,薛建阳,罗大明,等.建筑楼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5):157-165.

[5]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梯段楼梯间楼梯
楼梯
更正
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计探讨
浅谈住宅建筑的楼梯设计
分片式装配楼梯施工技术
逃跑的楼梯
扫楼梯
楼梯间 要小心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基于不同计算方法下的梯段配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