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长河》中看沈从文小说的乡土情结

2014-06-06张德成

关键词:乡土小说现代文明长河

张德成

摘 要:沈从文从乡景、乡人、乡风、乡俗、乡语等方面表现自己浓厚的乡土情结,不仅写出了理想的湘西的人与物,而且还重点表现了被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侵染下的湘西。这不仅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写作题材,也深化了乡土小说的内涵,重塑了民族精神。

关键词:长河;乡土小说;湘西;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45-02

乡土文学,主要是以小说的形式呈现,所以又叫乡土小说,是近现代产生的。鲁迅算是最早对乡土文学概念层面进行论述的了,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把乡土小说的一些特征和内涵通俗地说了出来。茅盾也对乡土小说这一概念做了精确阐述,认为乡土文学不只是单纯对风土人情的描写,更应该完整表现出人们对于生命的态度和作出的努力。仅仅只是对乡间风情描写,那不过是乡土文学的一部分,还必须在描写中去体现普通人的命运,乃至民族的命运,这样才是完整的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分为很明显的两派,一派是以鲁迅为代表,主要借乡土题材来表现宗法制农村的落后和愚昧,批判国民的劣根性,如《祥林嫂》、《阿Q正传》。另一派是以沈从文为代表,主要表现特定区域的乡间的美好,美丽田园风光,善良的人性,未经世俗侵袭的自然状态。他们的乡土小说,常让人想起一些奇趣野生的场景,有很浓地乡野气息。沈从文描述的山寨、码头、水上行船都宁静而美丽,如古代民俗画一样,让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沈从文的乡土意识可以说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色彩,他努力去挖掘那些未被现代文明污染过的人情和未被扭曲过的人性。但同时沈从文又不是完全的把自己埋在这田园牧歌之中,他也关注现实,并把现代文明对湘西世界的影响写进了小说《长河》中。

一、沈从文《长河》对乡景的描写

《长河》是沈从文继《边城》之后,又一部乡土力作,是1938年下半年连续刊载的,抗战胜利后出版了单行本。它继承了《边城》中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描写,同时又前进了一步,在乡土中插入了许多现实的因素,梦的成分减少了。他提醒人们对于现实的思考,将人们从一个看似是很平静和谐的世界中拉出来,用一种平实质朴自然的、口语化的叙述笔调把一些已经影响人们生活的现实展现出来。可以说,《长河》已经深化了乡土小说的内涵,不仅有田园风光,善良人性,而且还利用这乡间的美好事物、景色、人物去恰如其分地表现现代都市文明对湘西的影响,让人明显感到外界文化对乡下的侵入。经沈从文解释的那个被人忘记隐于世外的桃花源似的世界,就是在他的众多小说所表现的湘西世界。在这个还未完全被世俗侵袭的世界里,人的生活和生存样式仍旧是原始朴素的,人的生命本质与自然的内在融合,让人觉得总有一种田园诗韵味弥漫在作品中[1]。

沈从文的乡土情怀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他植根于湖湘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民族地区,那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化的湘西世界,那里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也是《长河》这部小说的依托。《长河》可以说是湘西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完整的那部分,那是精雕细刻的湘西世界。这部小说共分为十一个章节,看似松散,情节性不强,其实正符合乡土题材的叙事结构——用简单轻松平实叙谈式的笔调描绘了乡间淳朴的生活状态。作者的乡土情结体现在可小说的方方面面,首先就是乡景,在第一章人与地中描述洞庭多橘柚,橘柚生长在河流周边,尤以作者居住的这个地方的果实甜且大,这是对本地橘柚的介绍,用了许多修饰词,把橘柚树林描写得非常美丽,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湘西风物画卷,这是只有世外桃园才有的乡景。乡间的山水美景是乡土小说的骨骼,许许多多的乡间田园美景自然地组合起来,呈现出一种天然舒适的状态,给人以精神享受。 小说描写的乡间的风俗景物主要有:一是枫树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枫树坳周围的景物非常优美,把乡间那天然、令人惊诧的景色自然地铺展开来;二是吕家坪市镇,树木成荫,千家万户的房屋,炊烟四绕,几十只商船停靠在码头上,一派热闹景象,展现了湘西独特的生活状况,似乎湘西世界真是一个世外桃源,生活是如此和谐安逸。《长河》乡间景物不仅包括乡野土地,还有一个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了湘西世界的、流动的、长流不息的湘西的水,她清新淡雅、纯净而通灵。沈从文深深热爱着家乡的水,河已经深深融入《长河》之中。

二、对乡间人物、乡风、乡俗的分析

乡土小说中的作家想要表现自己的乡土情结,一要有乡景,二要有人文情怀。《长河》把人与景紧密联合在了一起,乡人拥有着特定的生活习惯,朴素的外表,善良的人性,淳朴的品格。《长河》第一章主要人物都没有出场,到了第二三章中,人物才在作者娓娓叙述中缓缓出场。首先是老水手,老水手原是萝卜溪滕长顺远房亲戚,身世十分简单,但经历十分不平凡。老水手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但他依然乐观,活的十分开心,人虽已老迈但是精神矍铄。老水手是一个已经与外界文明接触人,他认为世界总会变,不能永远照常。老水手思想的变化说明湘西如桃花源式闭塞已经被打破,但湘西人那种乐天知命的天性、淳朴的品格依然保存,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暂时只产生着有限的影响。

湘西人民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表现出了足够的从容与镇定,但新生活运动还是闹了许多笑话,但这更显示乡下人的可爱。《长河》中最有特点、最重要的人物是夭夭,夭夭的形象气质和《边城》中翠翠很像,但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同的是他们似乎都是这乡间大自然的女儿,夭夭皮肤略黑,是非常健康的肤色,乡间的阳光温暖了她,雨露河水滋润了她,品性自然而温顺,叫人怜惜。可以说,夭夭才是沈从文心中理想世界的理想人物[2],夭夭使《长河》的乡土性体现的更加明显。《长河》中另一个人物,橘子园主人滕长顺,是一位质朴正直善良的人,他不仅对家人关爱照顾,对外人也十分和善,老水手是他的远亲,他让老水手到他家住,像家人一样看待。可以看出湘西这个地区人与人之间是极平等友善的,这些乡下人老实、忠厚、憨直,虽说已经部分地受到都市文明的侵扰和影响,但大多仍保持着十分淳朴自然地特色。

《长河》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读来仿佛置身其中,令人对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产生一种向往之情。湘西各地的乡间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乡俗就像隐形的规则,没什么人为规定,人们却却认真遵守和履行。远水流域有这样一个习俗,这里吃橘子和买橘子是不一样的,平时过路人吃是不用买的,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尽管摘,橘园主人不会干涉的[3]。这个习俗很有人情味,让人产生亲近感,也可见这里百姓的可爱和淳朴。当地的娱乐活动无非是已经传了很久的古老的游戏,例如赛龙舟、唱社戏,乡间搭了几个戏台,可在春秋二季由族中人出份子请人唱戏。沈从文能把这些极具有特色而又简单的乡俗写了出来,说明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熟稔于胸的。沈从文在自传中讲,他生长的地方是一个迥异于繁华都市的地方,这地方人的生活状态是和谐的,民风也十分古朴,社会秩序井然。

三、从乡语上看沈从文浓郁的乡土情结

沈从文《长河》中所表现的乡土情结还体现在乡语上,即乡下人的语言。湘西地方的语言十分有特色,例如“蒸的不够煮的够?(真的哭够了吗?)这样的语言在小说中俯拾皆是,听起来十分有趣,很有乡土气息。沈从文将湘西的方言用一种我们大家都可读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作品的湘西味道更加浓郁。

沈从文从乡景乡人乡风乡俗乡语等方面向我们展现了令人向往的湘西世界,可以说,沈从文的《长河》是乡土文学的巅峰之作[4]。作者不仅描写了理想的湘西,还描写了现实的湘西,他把对改造世俗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善良淳朴上。

参考文献:

〔1〕巴金.中国作家名著珍藏本-乡土小说[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沈从文.长河[M].长沙:岳麓书社,2010.29.

〔3〕张新颖.沈从文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6-131.

〔4〕凌宇.沈从文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88.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土小说现代文明长河
日落长河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长河上游清流梦
叶云岳:半生筑起创新长河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长河落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