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灵的水墨风格

2014-06-06麻雯

北京纪事 2014年6期
关键词:用光杏林楚国

麻雯

记者:《屈原》的舞美设计没有华丽的大制作,更为回归京剧艺术的本体,请您具体谈谈创作时的想法。

刘杏林:从传统上来讲,京剧本身并不要求舞台像歌剧那么宏大和复杂,要表达的许多东西,包括环境地点,往往都已经体现在演员身上。所以,按照戏曲的规律,舞台背景应该空灵一些,给表演和唱词涉及的形象留有余地。这样做,其实并不是针对大制作,而是为了更顺应京剧的美学原则和艺术规律。

在设计概念上,剧中屈原个人命运的起落沉浮跟水密切相关。一提到屈原,我们就会想到关于他投江的故事。无论是历史传说中还是这部戏的内容中,“水”是特别主要的形象。在舞台设计里,水的意象贯穿始终,或者说是设计的出发点,在剧本一头一尾也都有关于水的表现。根据戏曲传统的规律,我希望水在舞台设计中的体现应该是写意的,而不是以具体的形式或写实的绘画那样面面俱到地描绘出来。我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水墨的笔触,将其尽可能简练地表现出来。

剧情中,楚国的命运也与屈原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因此,设计中代表楚国宫殿的构架也在不断上下起落、分合,试图以此体现楚国命运的兴盛、衰败。这样,屈原个人的命运与楚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舞台布景里面有了持续升降的节奏变化。

《屈原》一剧没有动用高科技手段,布景只是运用了普通的机械装置。在特别古朴的戏曲里,我认为,如果演出形式没大变化的话,在舞台上使用投影一类现代媒介,跟传统形式会产生冲突。

记者:京剧的舞台用光有什么特点?

刘杏林:《屈原》的整个舞台追求中国水墨画的感觉,因此在用光的时候尽量减少用色。所谓墨分五色,国画的墨其实可以表现很多层次的颜色,不一定要用各种各样的色光在舞台上渲染气氛。为了跟水墨风格统一,我们在用光上自然不能多用色光,基本上以白光或灯本来的光色为主。少量有一点颜色,但也用白光把它冲得很淡。

记者:《屈原》这出戏共有多少个场景,设置了多少背景?

刘杏林:剧本规定有6个场景,在场景之间,观众还能看到一些小的变化。一场戏里本来应该设置一个场景,但因为剧本的结构,一场戏里会出现衔接的两个以上的场景。这样就要求舞台结构在不中断演员表演的情况下变换场景。

记者:京剧舞美在哪些方面可以作一些新的尝试、突破或者改变?

刘杏林:在精神上和原则上,应当尊重京剧固有的美学原则和规律,这是我们特别重要的文化遗产。今天无论创作还是创新,京剧艺术规律不应当是限制,而是基础和灵感的来源。在继承精神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当代观众的审美喜好。在这个时代里,如果还是做得古香古色、满台古典图案的话,不符合今天的审美潮流和倾向。我想追求的是,在精神和原则上是继承传统的,但在表现形式和视觉效果上,是符合当代审美潮流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用光杏林楚国
史蒂文·霍尔:用光重新定义建筑
流量用光了
对光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寻原曲
小燕子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杏林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