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渠道的主线作用

2014-06-05张倩倩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校本科学政治

张倩倩

一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理论核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对于党的全局工作具有极强的方向指导意义。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之时,我们只有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教学,才能不断开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局面。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是要坚持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要实现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可持续,也要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即更加注重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道德和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作为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政务。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思政教师能否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能力。

(一)坚持科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乃至命运,是当前社会能够继续蓬勃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坚持科学教学就是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努力培养创新理念。作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更需要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为此,坚持科学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凸显重要性。

一是要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在授课的具体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与自主建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将学生真正置于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即不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乃至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形成,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从内容的选择到学习方式的确立,从学习计划的制定到学习过程的实施,从学习结果的呈现到学习效果的评价,都考虑学生自主决定,自主安排,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二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探索信息、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古语印证了后喻文化时代教师职责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传授”职能的失效,反而旨在强调教师要将获取知识方法作为施教的重要方面来看待。三是要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对照、比较,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作为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指引者,教师应始终将“以学生为本”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教育为了学生、教学依靠学生。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在后喻文化时代,学生具有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权利与地位,而知识的客观存在不再是教师赋予学生,而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及世界之间的对话而建构起来的,这决定了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者的代言者和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关心学生,这种关心是要发自内心的;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学生的期望和需要;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尊重学生,明确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不受学生的家庭背景,种族,成绩等因素的影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发现学生优点;要将学生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学生中蕴藏的巨大智慧能量,有善于向学生学习的胆略和胸襟。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要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加以推进。

一是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勤思考,既要精深掌握专业知识,又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不断丰富知识,努力提高能力,做一个自身全面协调发展的人。二是要鼓励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阶段是人生航程的重要港湾,是人生历程中学习的黄金时间,这一阶段的学习习惯对于今后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培养学生以高度自觉自律精神全面、协调发展自己,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锐意完善综合素质,日臻优化认知结构。

(四)坚持统筹兼顾,开发思政教育校本课程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同样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中,既要统筹好师生关系,更要兼顾学生内心需求,这就使得开发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教学视阈内统筹兼顾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

因此,大力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着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课程就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加强对以国家主流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思政教育课程研究和开发。充分尊重青年学生亚文化,努力将青年学生亚文化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建立起一个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和谐统一、更具包容性和文化张力的课程体系。二是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思政教师应以学生亚文化为出发点,着力解决学生之所想、所思、所需等问题,加大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既有知识资源整合力度,广泛开展多种探究式教学活动,实现其与校本课程的无缝对接。如开设辩论、课题研究、文艺赏析等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校本课程,调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三是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校园氛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地位,广泛发起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巨大热情。

参考文献

[1]新华网.“科学发展观”正式列入中共指导思想将深远影响中国未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3/16/content_2704537.htm.

[2]新华网.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04/content_1400182.htm .

[3]新华网.十八大报告(全文).

[4]唐德俊,阳德华.后喻文化时代青少年的新特点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J].长沙大学学报,2007.

[5]吴勇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科学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点击科学
“政治攀附”
科学大爆炸
“政治不纯”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