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市场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及创新

2014-06-05郑婷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才能力教育

郑婷婷

随着大学生就业转入市场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应运而生,就业市场成为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是否合格的“试金石”。中共中央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深刻理解“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如何通过创新,迎接新挑战,就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主要问题

由潘懋元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百年》中指出,从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看,不管其如何变化,始终应围绕提升教育对象———未来人才的发展潜力这一目标。[1]我国从初办高等教育开始就在思考和摸索如何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但经历百年嬗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为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市场化背景下处于被动地位?

(一)人才培养工厂化

我国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更多的适龄学生步入大学殿堂接受高等教育,对于高校而言,学生由相差无几的标准型变成了来源广泛、水平不一、能力参差不齐的万花筒型,教育对象的心性、智力是迥异的,这对我国古往今来一直倡导“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无疑是更为巨大的挑战。但随着高校学生人数激增,逐渐出现“批次生产”式的工厂化培养模式,对待学生像对待工厂原料那样“统一处理、统一加工”,虽然几乎所有高校都认识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严重弊端,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工厂化培养的做法十分普遍。

(二)社会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一方面社会在许多领域缺乏人才,另一方面每年“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不计其数,人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未能形成有计划地培养创造性人才、应用型人才、操作型人才的“金字塔”结构。[2]国家每年的教育投资约占GDP总值的3%,庞大的教育开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却学非所用,当大学毕业生在高呼“找不到工作”时,许多用人单位也在为“找不到人才”而头疼。一方面人才紧缺的行业求大于供,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另一方面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再加上低需高配,构成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和浪费,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虚胖”的现状。

(三)人才含金量下降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高校缺乏培养创造发明人才的模式;二是社会缺乏让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从技术能力层面看,高校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能力开始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质疑;从人文精神层面看,现在的高等教育似乎更关注“自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找到好工作,个人有好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似乎没有太多联系。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含金量”较扩招前普遍下降已成为社会共识,这对于高等教育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想要提升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必须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和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所理解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3]

(一)入学和毕业政策的比较

国外入学和毕业的政策上,大多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而我国则是“宽出严进”的政策。以英国高校为例,学生只要通过资格审查,就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但是在校期间,大学实行严酷的“淘汰制”,高等教育的淘汰率高达30%,从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保证了人才质量。[4]我国的高校招生主要以高考为依据,快速、方便地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出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进入高校学习后,相当一部分学生放松学习,降低要求,且在毕业时高校对毕业生的毕业要求不高,大学生只要通过标准较低的学业考试和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即可顺利毕业。

(二)教学模式的比较

国外大多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学生为中心;我国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然根深蒂固。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的教学方式提倡灵活多样,目的在于启发和诱导学生,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拥有对专业、课程、教师等全方位的选择权利。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5]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实行学分制,但是由于每学年选修的课程固定,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安排课程,导致形式上的学分制实质上仍然是学年制,并不能实现学生自主选择的目的。教学方式上,虽然多了一些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但是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方式为主。

(三)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比较

国外大学培养人才主要以科研训练为主,突出实践和创造能力,以德国为例,柏林大学实施的“创新实验室”计划(如“德国电信实验室”)。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有时候还为他们的创业提供启动资金,通过孵化作用,让他们在大学就走出科研的第一步。其理论课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理论的推导与应用,使学生领会所学理论的实用价值,从中掌握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的科研则大部分取自实际项目的应用领域,又不脱离课程知识。我国高等教育阶段,主要还是“粉笔+课堂+书本+考试”的传统模式,过去多年本科生几乎很少参与科研项目,近年来情况不断得到改善,尤其越来越注重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但很多研究常常与实践相脱离,“闭门造车”的现状一直存在;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后其掌握的理论知识难以发挥,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对我国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以及探索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强调专业能力、基础能力、社会能力的发展。高校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可以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的方式,改变过去单纯由学校单方面制定的局面,由此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既要锻炼学生解决所学专业内可能遇到的一般性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交流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国各大高校在市场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同时,要立足自身实际,与世界各国接轨,与市场需求互补发展,与企业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树立“国际化”、“中国化”、“民族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二)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调整课程结构设置

高校人才培养之初应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招生、培养、就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掌握社会需求人才的专业结构、层次、数量及对人才素质、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按需招生、按需培养,把好入学和毕业关;同时通过市场反馈的形式,建立健全对高校人才培养监督,落实就业率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相联系的政策,通过对高校实行奖惩制度,激发学校关注学生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课程和教学体系创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在课程机构的设置上,主要强调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基础性和综合性;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资源,将校内外资源纳入高校的教学内容之中。同时,柔性设置专业课程,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强化办学特色,形成“拳头产品”。[6]

(三)采用探究型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能力训练

在改进高校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努力实现接受性学习、拓展研究性学习、增加体验性学习的有机结合。激励和支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结合项目研究与实践应用,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在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的就业机制下,高校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一是要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上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二是要充分利用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将分散的知识点集中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高校人才进入社会后的工作能力。

市场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首要的是教育理念,其次是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最重要是要结合实际进行模式改革与创新。最终实现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广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肖庆.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改革:如何适应市场化需要[J].警官教育论坛,2006(2):124-128.

[3]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6(11)

[4]郭兴启,李涵,郭恒俊.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9(02):89-91

[5]宋亚菲.美国高校素质教育有哪些特色[J].广西高教研究,2001,8(4).

[6]叶取源.提高教育质量与开拓就业市场[J].中国高等教育,2002(9).

猜你喜欢

人才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