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子登山家:夏尔巴人的珠峰传说

2014-06-04甘子玲

看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登山家登山队尔巴

甘子玲

所有关于夏尔巴人的传说都离不开山。

1953年,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登顶世界之巅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此后60余年间,更多的人不断尝试和挑战登顶珠峰,并刷新着各种世界纪录,在如今的珠峰登顶者中,甚至还有七旬老人。不过,在所有这些光鲜和荣誉背后,都离不开夏尔巴人如影随形、默默无闻的帮助,或许可以说,没有被称为“影子登山者”的夏尔巴人,绝大多数人登顶珠峰会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用生命在工作”

由于常年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高山地带,大多数夏尔巴人都拥有强壮的体质、强大的抗缺氧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凭借对珠峰周遭地理环境的熟悉,越来越多的夏尔巴人开始从事挑夫和登山向导的工作。如今,他们依然是珠峰登山者最为熟悉的向导,每支登山队伍里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有资料曾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过简单的归类:清理遇难者遗体和生活垃圾的清道夫、负责登山者营地建设的建筑工、负责物资运输补给的搬运工、出现危险时实施营救的急救员以及制订登山路线的领路人。分类未必尽善,但夏尔巴人对于珠峰登山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4月18日清晨,珠峰南侧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雪崩,造成16名夏尔巴人死亡。尼泊尔登山协会主席说,“这是人类攀登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事故”,美联社将4·18称为“致命的一天”,但对于那些选择了登山作为职业的夏尔巴人来说,这又似乎只是极为普通的一天,因为他们大多数的工作必须冒着生命的危险。

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下旬,当珠峰迎来第一个登山季,夏尔巴人也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要在海拔数千米的山腰上插放路标、运载设备、清理冰裂缝、搭建金属梯和建设营地,有时甚至要在毫无安全装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为外国登山者架设长达7000米~8000米的安全绳。

尼泊尔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几乎每年都有夏尔巴人在为商业登山者修路或提供补给的过程中失去生命。有夏尔巴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夏尔巴人会经常面临雪崩、掉入冰川裂缝等危险情况。“夏尔巴人通常还会在自己的背上携带很重的行囊,当我们面对高海拔问题的时候,也很难前行很远,真的很不容易。”以生命为代价投入登山工作的夏尔巴向导曾创下过众多令人至今景仰的纪录,拥有世界上成功攀登珠峰和无氧登顶珠峰最多的人数,但另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则是,他们还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珠峰遇难人数。

“珠峰经济”的局外人

对于夏尔巴人来说,从事为登山队提供向导和后勤服务的工作除了因为有先天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原因——颇为丰厚的收入回报。许多夏尔巴人在成为职业登山家之前,往往是从为登山队提供服务开始的,夏尔巴人最著名的两位登山家丹增·诺盖和阿帕·谢尔巴也不例外。丹增·诺盖从18岁时开始为各国登山队服务,而阿帕·谢尔巴12岁时就已经以挑夫工作承担起一家生计。有数据显示,一名普通的登山向导在珠峰“登山季”能获得大约5000美元的收入。对于居住在尼泊尔边境地区的大多数夏尔巴人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尼泊尔80%的人口从事农业,国际基金与货币组织的官方数据显示,尼泊尔2012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700美元。有夏尔巴向导曾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按尼泊尔政府规定的登山补给品负荷标准计算,一名夏尔巴人每攀登珠峰一次,可以赚到大约125美元。尼泊尔政府规定,一名登山者可以背负大约9千克的补给品,但夏尔巴年轻人为了多赚钱,背负的补给品重量往往会增加一倍。

近年来,由于登山队、旅行社、登山服务公司、专业向导提供了事无巨细的后勤服务,攀登珠峰几乎衍生出一条清晰的产业链。珠峰商业项目的开发和登山需求的增加,也使得担任珠峰向导的夏尔巴人变得更为重要。有数据显示,今年有334名外国登山者获批攀登珠峰,而他们大约需要400名夏尔巴人的帮助。

据报道,产业链条下的“珠峰经济”每年能给尼泊尔带来数千万美元的增收,但巨额的财富似乎并没有给夏尔巴人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在4·18珠峰雪崩灾难过后,尼泊尔政府提出给每位遇难者家属发放4万卢比(约合408美元)作为补偿,这直接引发了夏尔巴人的强烈不满。随后,他们通过代表向尼泊尔政府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包括向每名死伤者家属支付1000万尼泊尔卢比(约合64万元人民币)的赔偿金;将向导收入从占珠峰商业开发收益的5%提高到30%,并改善工作条件。夏尔巴人还要求,赔偿金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兑现,否则,他们将采取罢工等行动抵制珠峰“登山季”。从公开的资料看,这可以算是夏尔巴人近几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发声,而以往更多时候,人们对夏尔巴人的关注总是与登山者联系在一起,很少涉及更细的层面,比如他们的利益诉求和生活境况。不过,《纽约时报》称,每年春天,一些新的不满都会促使夏尔巴人发声,之后又随着登山季节的结束而平静下来。

早前有夏尔巴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夏尔巴人来说,登山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因为只有当向导才能挣钱,我知道攀登珠峰可以刺激尼泊尔的旅游产业发展,但我认为这不是全部,大多数夏尔巴人虽然从事着登山远足的工作,但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改变多少。”

著名登山家阿帕·谢尔巴为了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早已移居美国,目前经营着一家户外服装公司,也从事登山教练工作。2009年,他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一家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尼泊尔的教育和经济状况。

“山是夏尔巴人的一切”

事实上,夏尔巴人与山的历史渊源非常久远,并不只局限在挑夫和向导的角色中。他们还拥有引以为豪的登山家。夏尔巴人的先辈丹增·诺盖有“雪山之虎”之称,是世界上最早登上珠峰的成员之一,和他一起登顶的新西兰登山家埃蒙德·希拉里就曾说过“没有丹增,就没有我”。登山家阿帕·谢尔巴的成就也令人难以企及,他至今仍保持着自己创下的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21次。

世界了解夏尔巴人,大多源于登山,对他们的文化则知之甚少。53岁的拉卡帕·索亚姆年轻时也曾做过登山向导,十年前,他在一个海拔超过3440米的山腰上建立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夏尔巴登山博物馆,目的只是想传承夏尔巴文化和精神。在他眼中,夏尔巴人与山有着独特的缘分和深厚的情感,夏尔巴人与山并存,是山给了夏尔巴人荣誉。“这里的山是夏尔巴人的生命,夏尔巴人的灵魂,夏尔巴人的一切”。

而近几年,珠峰的商业化开发也让夏尔巴人有了新的情感体验。美国《纽约时报》指出,随着越来越多业余登山者的到来,夏尔巴人正在适应更慢的攀登速度、拥堵的冲顶旅途,以及越来越多的装备。还有评论认为,商业化侵蚀了珠峰的神圣,旅游业的开发让攀登珠峰的价值大幅度贬值。

不过,对于夏尔巴人来讲,他们更关心另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来自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登山家阿帕·谢尔巴曾公开表达过这样的担忧,气候变化正在使得这座世界上最高也最危险的山峰变得不再适合攀登。“1989年,我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那时山上积满厚雪和冰。但现在许多地方都裸露着岩石。这种情况会造成更多的岩石崩落,给登山者带来更大的危险”。

一直以来,阿帕都非常关心喜马拉雅山的气候变化。在第19次登上珠峰时,他曾将世界自然基金会“防止气候变化,守护喜马拉雅山!”的活动标语亲自带上珠峰,还和登山队将登山途中发现的5吨垃圾一点点搬运下山。他最近的一次珠峰探险也是希望能呼吁更多人来关注全球气候变迁对喜马拉雅山的影响,在个人网站上,他写道:“我对能登上圣母峰21次心怀感谢。”endprint

猜你喜欢

登山家登山队尔巴
视界
一支登山队的覆没
华耐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凯旋盛典在京举办
我们为什么攀登
有多少只乌鸦
有些高度需要仰望
Because It?s There
下山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