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应用分析

2014-05-30葛振萍

中国市场 2014年47期
关键词:科研管理高职院校

葛振萍

[摘 要]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意义重大,既能适应和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现代知识经济的需求,又是构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与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发展民族科技和提高全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高校的科研管理应坚持以科技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为驱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新科研管理理念,组建高素质、高效率和充满战斗力的科研管理队伍,完善科研体制,强化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创新,实现高校科研事业科学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045-02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发展科技在当前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三大任务中变得突显,科研发展已成为当代高校的代名词。从而科研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而现在高校的科研水平的高低又与科学的管理紧密相关,因此在高校发展中科研管理工作变得日趋重要。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繁重的科研任务以及高素质管理对象,加大了科研管理工作压力,加之绩效考核制度,使得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发展,科研管理工作就必须改革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只有日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工作,才能迎合高校科研发展的需要。

1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作用分析

现代科学技术是否能够取得重大突破与创新,与高效的科研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在未来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创新被推到创新的最前沿,担负起中华民族科技发展的重任,而高校科研创新的成功不仅需要科学技术上的探索和突破,更需要在科研管理上的创新。科研管理创新既是实现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的促进剂,也是实现高校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稳定剂。一方面,高校的科研管理需要打破常规体制束缚,梳理和完善管理模式与方法,更重要的是,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更须在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求,真正发挥科研管理在科研活动中的催化效应,推动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可见,高校科研管理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是适应和满足当今新形势下国家与时代对创新型高校提出的迫切需求。科研管理工作只能依靠不断改革创新与进取,才能够确保高校各级科学研究活动能够有效开展,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现代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就是基于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及管理学原理,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对高校科研过程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进行计划、组织、监控和总结,是确保科研项目达到最佳完成度的一种组织活动。科研管理担负着在高校维持一种有创造力的科研环境,使科学研究和发展活动能够集中于解决组织的关键问题,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使命。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在高校各级管理事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承载着高等院校科学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又对校内各级科研团队、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和管理,直接促进高校科研、人才培养和学校的科学持续发展。

2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分析

2.1 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教师们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越来越强。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数量越来越多、内容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科研课题,使高职院校科研部门的管理责任也越来越大。以前由于科研教育教改的课题较少,所以关于课题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来。这些制度的缺失给高职院校课题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障碍。

2.2 科研意识较薄弱

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教师的主要工作不仅仅是教学,而应该与科研并重,教师应该意识到让科研服务教学,让科研促进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教师们的科研意识相对薄弱,完成了要求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们没有意识到通过科研研究来促进教学改革、技能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个人科研意识的培养,于是科研意识一直较薄弱。

2.3 科研经验较缺乏

高职院校起步较晚,科研管理的发展也较晚,所以科研经验也较缺乏,大多数的科研课题还处在低层次的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研究体系。由于教师们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人员,同时有教学任务,于是科研经验和能力也相对不足,特别是教学任务花了教师们太多的时间,自然无暇兼顾科学工作任务。同时高职院校也没有给予适当地引导与示范,这些都是导致科研经验缺乏的原因所在。

2.4 科研基础较薄弱

目前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学校升格而来,高职院校成立至今,对科研管理工作认识都较低,科研工作基础薄弱。以前在高职院校从事的科研工作的教师,大多是为了个人发展,所研究的层次也比较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项目的创新性都缺乏系统的规划,科研项目研究范围都围绕在初期的教学改革阶段。现在,高职院校中科研管理对其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科研人员也开始将研究重点与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专业建设与企业生产合作等联系起来,在高职院校中出现了多元化设想。

3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质创新对策

3.1 科研管理的观念创新

传统高校科研管理多局限于对科研各个环节的事务性管理,无法面对和解决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因此,更新观念是一个迫切需求。科研管理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立项审查之初,既要从技术水平上分析,也需结合市场应用分析,更要对成果转化和知识产业化水平重点考虑,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立足市场,面向需求,积极拓展科研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念。另外,科研管理创新观念的架构和根本出发点应基于教育、科技和经济的三位一体发展的科技平台,转变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垂直计划管理模式,积极提升科研管理人员服务状态,主动行使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充分了解陈旧观念的支配下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局限性和盲目性,避免其形成于科研活动中的壁垒和障碍。

3.2 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

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高校应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制度,按照国际标准建立项目管理目标制度,采用灵活开放和流动的用人机制以及多样化、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合理的人才提升计划,全面客观评价考核制度和方法,在科研管理活动中全面实施过程管理和控制,采用科学和实时适宜的科研工作规范和制度来管理与提高科研活动,并确保科研管理政策的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调动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传统的内部组织体制。抛弃管理等级观念,构建能上能下和开发流动的用人模式,不能只做管理的传话筒和发号员,还应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促进科研管理机构改变陈旧的工作作风,积极提高工作效率,“能者上,庸者下”,营造和谐竞争氛围。

3.3 科研成果转化创新

高校科学研究、自主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国民经济。基于科研项目的连贯和持续的特点,科研管理工作应通过“申报—立项—实施—过程控制与管理—结题—成果鉴定—成果推广”等一系列的管理,将具备形成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项目作为重点支持目标。在管理过程中,应该规范成果评价,提高成果鉴定质量,科技成果评价中,依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等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特点,制定适宜的评价目标、内容与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评价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4 结 论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交叉和拓展,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国内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特点,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和提高科研管理能力逐渐成为各个高校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魏海燕,郭宁生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模型构建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6).

[2]王桂月,徐世星知识管理视角下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

[3]王官禄,张学英,韩宇骞地方高校科研经费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研究[J].中国市场,2013(29).

[4]张莉关于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2(2).

猜你喜欢

科研管理高职院校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金融风险模型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
科研管理者在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服务成效提升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