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碎石方法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2014-05-30梁金

当代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冲击波输尿管碎石

梁金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在临床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常用方法,凭借着易于操作、并发症相对较轻等优点在医生和患者中大受好评。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输尿管镜碎石成为近些年来医学领域最新推出的治疗手段,为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选择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1]。本文对体外冲击波碎石以及输尿管镜碎石在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3 月-2011 年7 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89 例,其中男52 例,女37例,年龄17~76 岁,平均(33±4.6)岁。病程6 个月~6 年,平均(2±0.7)年,结石直径0.4 cm×0.6 cm~1.1 cm×1.3 cm。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其中试验组45 例,对照组4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患者取仰卧位并略向患位倾斜,使用10~20 kV的电压对患者实施1450~2100 次数的有效冲击波,手术结束后进行相应的抗炎、止血等相关治疗,并依据第1 次治疗效果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碎石。正常情况下,第1 次碎石结束后还需要进行2 次左右的进一步碎石。对照组患者在进行麻醉下对患者进行输尿管镜的腔内碎石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解痉、消炎等常规护理、治疗。

1.3 判断标准 (1)痊愈:3 个月结石排净;(2)有效:结石明显减少并被有效控制;(3)无效:结石完全没有改善[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试验组痊愈37 例,有效6 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20 例,有效15 例,总有效率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术后并发症 通过临床观察,结果发现,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血尿、发热等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试验组出现的并发症程度都相对较轻,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并发症全都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与改善。

2.3 患者满意度 试验组满意度为92.47%,对照组满意度为8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在电磁式碎石机及复式脉冲低能碎石机被不断的推广应用下,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的一种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手段,相关报道证实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有效治愈率为95%左右。本次研究表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与相关报道十分接近,由于对患者的机体损伤度较小且价格低廉,并发症情况程度较轻易于控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被众多医生广泛使用[3]。

输尿管镜碎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耗费时间长且上端输尿管极易因为扩张而引起水压升高,导致临床治疗中间出血严重情况频发造成反流性感染等情况,十分难以控制。再加上输尿管镜碎石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十分严格,一旦技术稍微不过关,进镜失败的概率便会增加很多。以上多种因素使输尿管镜碎石在治疗过程中效果明显低于体外冲击波碎石的主要原因。另外,其他附加因素,如治疗周期长、手术费用高、感染情况一旦出现便难以控制等原因,也是导致患者更倾向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重要因素[4]。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中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易于处理、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资料

[1]李维国,孙晓文,朱轶勇,等.上段输尿管结石三种微创治疗方法的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3):168-170.

[2]杨玉成,陈群,丁睿,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配合勺状套石篮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10):1075-1076,1079.

[3]武宗良,王荫槐,雷大方,等.上段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20-121.

[4]张辉泽.两种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当代医学,2013,19(13):79-80.

猜你喜欢

冲击波输尿管碎石
碎石神掌
武汉冲击波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悲壮归乡路
医生集团冲击波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超声双探头联合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