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长期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研究

2014-05-30

职教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高技能总量

凌 光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与德勤有限公司最近联合发布研究报告《制造业未来:机遇推动经济增长》估计,技能人才缺口全球已达1000万。同样,中国也正面临着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都将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强劲。研究表明,若GDP增长1%,就可为我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需要高技能人才9-10万人[1]。

当前我国的技能型人才主要分为高、中、初三个等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对高技能人才界定为: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2]。高技能人才具有高超的动手能力和突出的创造。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测算,我国技术技能劳动者约占从业劳动者的50%,其中高技能人才只约占技术技能劳动者的4%,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劳动力市场中求人倍率较大的是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状态一目了然。可见,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专门人才的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向来都是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课题。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数据,对高技能人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和理论价值。现有关国内外高技能人才的相关研究虽然很多,但却存在如下两个问题:其一,大多数研究仅仅处于经验描述层面,多集中于分析短缺现状、具体培养与开发模式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定性分析多于定量研究,缺少系统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数量预测。其二,假设人力资源呈现线性变化规律,现有的定量研究主要使用线性回归和时间序列等预测方法。但实际上,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人力资源的变动不是呈线性变化的,且常表现出随机性和突变性,故上述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是偏低的[3]。虽然后来出现的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非线性预测方法乃至灰色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但又因为不能反映人才需求呈现出的趋势性和非线性特征而并不适合用来预测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本研究拟从高技能人才总量出发,借助数学预测模型,定量分析影响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关键因素及高技能人才需求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对我国中长期高技能人才规模的预测。

二、数据、指标、模型选择及预测思路

(一)数据选择

目前缺少对高技能人才系统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数量预测,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完整的关于高技能人才规模总量的统计机制,真正意义上针对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的统计工作其实始于2004年的第一次经济普查。鉴于此,本研究中关于高技能人才规模总量的年度统计数据,将借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职业资格管理工作中始于1996年开始统计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获证人数。2004-2010年高技能人才总数如表1所示。

(二)指标选择

从经济角度看,影响高技能人才总量增长的因素很多。

1.从需求的角度看,对人才的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即对人才的需求是来自于市场对其所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派生出来的,而不是因为市场需要劳动力本身。基于这种派生特性,对人才的需求就直接源于一个经济体就业岗位的增加。一方面,经济总量(GDP)的不断扩张,必然使得经济体在扩大再生产中增加对人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进步会通过不断衍生新的行业、产业而创造出新的岗位,从而增加对人力的需求,或者提升旧有岗位的技术含量、淘汰旧有岗位引起对人才的需求,这不但体现在数量需求的改变上,更重要体现为对一定质量劳动力的需求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井喷式的需求[4],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我国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生产中对产品附加价值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的变革。

2.从供给的角度看,一个经济体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影响着人才的供给。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劳动力是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是一个小于劳动适龄人口的概念,即劳动力是劳动适龄人口的一个子集。那么,高技能人才又构成了劳动力的一个子集。因此,只有劳动适龄人口这个金字塔的底座是大的,劳动力的数量才可能是大的,那么相应地,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才可能是大的。

综合考虑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两大方面的影响,兼顾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最终确定影响我国未来高技能人才增长的经济因素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全国就业人数。采用名义GDP的原因是回避物价因素的影响。本文的高技能人才限定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包括高级技工(职业资格三级)、技师(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一级)职业资格[1],不考虑其他相应职级的人员。

本研究选用的数据均从2004年开始,其原因有二:一是自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把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年获证人数,出现了历史性跳跃,之前的数据对现在的发展趋势不具代表性;二是如前所述,真正意义上针对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的统计工作始于2004年的第一次经济普查。预测所用到的具体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各类指标数据

(三)模型构建

如前所述,线性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以及后来出现的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非线性预测方法乃至灰色预测方法,在人才预测上均不太理想,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找到更为合适的预测方法。本研究拟尝试将动态三因子模型应用到高技能人才的中长期需求预测上。动态三因子模型是一种构造性的数学预测模型,可以利用较少因素体现经济研究中很强的逻辑关系,且对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高度敏感性[7]。如果仅仅选用经济总量和就业总量两个指标来预测高技能人才的未来需求情况,那么动态三因子模型无疑是比较合适的一个模型。故本文拟构造预测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的动态三因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尝试分析我国未来十年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相关因素及需求总量的发展趋势,该模型为:

根据上述所构造的动态三因子模型,在模型研究中,影响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是单位GDP的就业人数和高技能人才与就业人才的比重。

(四)预测思路

首先需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即历史GDP、单位GDP的就业人数和高技能人才与就业人才的比重发展趋势,再加上对未来GDP增长速度的预测,才能使用动态三因子模型预测未来高技能人才的中长期需求情况。

三、高技能人才总量需求相关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

(一)高技能人才总量需求相关影响因素年度数据

在预测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之前,首先需要获知每个年度各因素的绝对数据。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计算2004-2010年单位GDP的就业人数、高技能人才与就业人才的比重以及名义GDP年增长率 (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单位GDP的就业人数明显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高技能人才与就业人才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的经济规模增长不再单纯依赖经济要素的增加,经济增长正在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正在稳步提高。其次,也说明了在过去几年里我国高技能人才得到了极大发展,人们的择业观念和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也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表2 高技能人才总量需求相关影响因素年度数据

(二)高技能人才总量需求相关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在表2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所构造的动态三因子模型,可以预测单位GDP所拥有的就业人数和高技能人才与就业人才的比重发展趋势及预测值。其中:单位GDP所拥有的就业人数是关于时间的函数,呈指数型变化趋势,且随着时间呈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高技能人才与就业人才的比重是时间的函数,呈指数型变化趋势,且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如表3所示)。

图1 高技能人才总量需求相关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表3 中长期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

GDP增速预测。未来GDP的增长速度预测要同时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我国正在并还将继续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虽然从表2中看,名义GDP的年增长速度变化相对较大,但我们认为近年来的平均增长率对未来进行预测有重要意义(不难算出,2004-2010年名义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6.65%);另一方面,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8]提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比以前有所下降,这说明未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会略有降低。所以,我们取未来的名义GDP年增长率以15%起步,三年为一个阶段,整体趋势呈现为逐步降低(如表3所示)。

四、高技能人才总量需求发展趋势预测

综上所述,利用单位GDP所拥有的就业人数和高技能人才与就业人才的比重发展趋势及实际预测值,再加上预测到的GDP的增长速度,可以预测出我国未来中长期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到2015年,我国高技能人才达到3615.62万人,到2020年,全国的高技能人才将达到4395.78万人。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技能人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本研究定量分析了我国单位GDP的就业人数和高技能人才与就业人才的比重的发展趋势,发现单位所拥有的就业人数是关于时间的函数,呈指数型变化趋势,且随着时间呈下降趋势;高技能人才与就业人才的比重是时间的函数,呈指数型变化趋势,且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这两个趋势再结合GDP未来增速,构造动态三因子模型分析出我国未来中长期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的发展趋势,得出2015年和2020年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3615.62万和4395.78万人。

(二)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

结合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现状和未来需求发展趋势,大力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本研究对高技能人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建议。

1.全力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政府应该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建设,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关注力度和政策投入;加大对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奖励宣传,鼓励支持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宣传推广相应的津贴和奖励制度,摈弃传统的“重学历轻技能”观念,在社会保障、培训、进修机会等方面与其他学历人才一视同仁。

2.建立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高技能人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人才就业制度的衔接;鼓励和加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的投入,充分调动高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全面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建立优质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基地、职业教育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心,并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3.深化推进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和培养改革。优化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培养高学历技能型人才;举办各类技能参观、交流、竞赛,促进高技能人才间的相互学习;加强产学合作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做到教师讲授与操作演示、师傅传授与学生实际练习、课内教学与课外技能训练相结合,真正做到高技能人才的共同培养。

[1]何文章,张学英,凌光.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规律及趋势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7):96-98.

[2]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祝红军,祝小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预测方法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8(3):246-248.

[4]张学英.后工业化时期农民工在人才结构中的定位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1(3):55-5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吴江.我国技能人才的需求趋势与职教发展.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EB/OL].[2008-12-7].http://edu.qq.com/a/20100910/000236.htm.

[7]马振华,刘春生.我国十一五时期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与人才积累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5):161-164.

[8]温家宝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经济观察网[EB/OL].[2012-3-5].http://www.eeo.com.cn/2012/0305/221970.shtml.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高技能总量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