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力容器14Cr1MoR封头热处理工艺及性能试验研究

2014-05-29邵光辉王立跃刘智勇

化工机械 2014年3期
关键词:试板冲击韧性封头

邵光辉 王立跃 刘智勇

(1.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2.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3.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14Cr1MoR钢不仅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较好的韧性和弯曲性能,还具有较高的抗氢性能,综合性能优异,因而在石油化工、核电、汽轮机缸体及火电等高温高压、与氢或氢混合介质接触的设备中广泛使用。但这种材料对热处理工艺的要求比较高,材料本身成型时或者由其焊制的设备往往都需要做热处理,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能显著地增强其性能,反之则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会恶化其性能。因此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探索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某厂生产的压力容器14Cr1MoR封头因采用的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力学性能不合格,后经分析,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性能合格的热处理试板。笔者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解决工业生产中的类似问题。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封头材料14Cr1MoR,厚20mm,执行标准GB/T 713-2008《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其化学成分见表1,试板的抗拉强度Rm为520~680MPa,V型冲击功Akv≥54J(-18℃,标准试样:10mm×10mm×55mm)。

表1 试板化学成分 %

制造厂采用的首次热处理为空冷正火,具体方案为正火温度930℃×1.5h后出炉冷却,该方法是14Cr1MoR钢板制作、加工中常用的热处理工艺,但令人意外的是采用上述工艺得到的封头热处理试板抗拉强度(480~500MPa)和冲击功均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特别是冲击功数值很低(10~25J),韧性较差。

分析认为,此时正值夏季,车间内温度在30℃以上,加之板材的厚度达20mm,属于中厚板,空冷的冷却速度会比较慢,可能对组织的转变和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了试板的力学性能。基于此,笔者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重新设计,制定了两种热处理工艺:

a. 正火温度930℃,保温1.5h后风冷;

b. 正火温度930℃,保温1.5h后喷淋冷却(介质为水)。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力学性能分析

首次热处理、热处理a和热处理b这3种工艺下所得试板的抗拉强度Rm和冲击功Akv(-18℃)数值见表2、3。

表2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试板Rm MPa

表3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试板Akv J

由表2可以看出,热处理工艺a、b下的试板Rm均高于首次热处理工艺下的,说明这两种工艺均使试板抗拉强度得到了提高。工艺a、b下的Rm数值均在设计要求(520~680 MPa)范围内。热处理工艺b下的Rm值最高,无论单个数值还是均值都在工艺a之上。

由表3可以看出,热处理工艺a、b下的Akv均高于首次热处理工艺下的,说明该两种工艺均使试板冲击韧性得到了提高,但工艺a下的Akv值为24、27、31J,与设计要求的54J仍有较大差距,不合格。工艺b下的Akv值为137、146、163J,高于设计要求的54J,合格。

综上所述,相对于首次热处理,热处理工艺a、b均使试板的抗拉强度和冲击功得到了提高,这说明热处理工艺得到了改进;工艺a下,试板Rm值已能达到设计要求,但其Akv数值仍较小,远低于设计值,冲击韧性仍不好;工艺b下,试板Rm、Akv数值较高,无论单个数值还是均值都是最高的,且能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冲击功值已远在设计之上,冲击韧性得到了质的提升,工艺b最优,采用此工艺可以获得力学性能合格的封头热处理试板。

2.2硬度分析

首次热处理和热处理工艺b下的布氏硬度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首次热处理下试板各检测点的硬度值差别很大,且不连续,其范围在110~200HB,硬度分布极其不均;工艺b下的试板硬度值在170~185HB之间,各检测点硬度值相差不大,硬度分布比较均匀。分析认为,首次热处理下试板各检测点的硬度值之所以相差很大,应是其显微组织各异,分布极为不均所致;热处理工艺b下的试板硬度分布比较均匀、连续,说明其显微组织分布较为均匀。

图1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试板硬度

2.3显微组织分析

首次热处理和热处理工艺b下的试板金相照片如图2所示(腐蚀剂:4%硝酸酒精)。

从图2的金相照片中可看出,首次热处理和热处理工艺b下,试板的组织均分为白色和灰黑色两种,显微硬度分析表明白色组织的硬度在85~114HV之间,应为铁素体(F),灰黑色组织的硬度在185~205HV,应是珠光体(P),故首次热处理和热处理工艺b下试板的金相组织为F+P。

从图2还可看出,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首次热处理试板的组织相对粗大,且分布不均匀、不连续,铁素体和珠光体各自成团析出,F与F之间相互隔离,其晶界上布满P,这种组织特点导致硬度分布不均,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较差。工艺b下,试板组织非常细密,F和P分布均匀、连续,故其硬度分布均匀,综合力学性能更好,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图2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试板金相照片

3 结论

3.1在夏季高温天气下,采用通常的空冷正火工艺已不能保证14Cr1MoR中厚板封头的力学性能,在这种工艺下,热处理试板各处硬度值差别很大,组织分布不均且较粗大,铁素体和珠光体各自成团析出,铁素体组织被分割,其晶界上布满P,这种组织结构造成试板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较差。

3.2采用风冷和喷水的冷却方式可以提高板材的冷却速度,增强热处理试板的抗拉强度和冲击功,实现热处理工艺的改进。风冷所获得的试板抗拉强度合格,但冲击韧性提高有限,冲击韧性仍较差。

3.3采用喷水冷却所得到的热处理试板各处硬度均一,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较细且分布均匀,其抗拉强度和冲击功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冲击功已远高于设计值,试板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质的提升。该工艺可以保证高温天气下中厚板封头的制造质量,对于实际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试板冲击韧性封头
大厚度DH36高强海工钢GMAW+SAW 焊接接头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模拟焊后热处理温度对Q345R钢板焊接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循环热处理对93W–5Ni–2Fe高比重钨合金冲击韧性的影响
椭圆弧加圆弧型封头最小有效厚度计算公式论证
时效处理对Super304H摩擦焊焊接接头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2.25Cr-1Mo-0.25V钢焊缝扩散氢分布试验
压力容器封头的有效厚度
冷却速度对贝氏体焊缝金属硬度及冲击韧性的影响
封头开裂失效分析
试板几何尺寸及熔敷比对焊条脱渣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