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石村建设生态文明构筑和谐家园

2014-05-29

云南林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全村管护森林资源

□ 武 建 雷

2014年1月,临沧市凤庆县安石村被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教育厅、共青团云南省委联合授予“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这是云南省第一批获此殊荣的单位。

过去的安石,村民为了生存,大量毁林开荒,一座座山头被剃光,但仍旧改变不了“种一皮坡,收一土锅”的面貌。为彻底改变生态日益恶化给安石人带来的“黄牌”警告,村民们开始重视森林资源管护,建章立制,把森林资源管护写入了村规民约,增设护林员进行巡山护林,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为调整农村能源消耗结构,大幅降低薪柴消耗,安石村推行节柴改灶,全力推进沼气池、太阳能和电能建设,全村共建成沼气池607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750多台。通过沼气、小水电等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实施,全村每年能保护2500m3的林木免遭砍伐,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极大地缓解了农村能源紧张问题,降低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成本,同时也促进了畜牧业和饲养方式的转变,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人更富,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村在安石正由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

泡核桃与茶叶套种

2013年,安石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5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92元。其中,茶叶收入1800万元,人均达5788元;核桃产量达214吨,产值600万元,人均达1929元;桃、李、甜柿、杨梅等经济林果收入1675元。

围绕“生态立村、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安石村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和“森林安石”建设两大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发展。进入安石村便可看见科普宣传展室,固定的教育场所和各类林木标识牌以及基地教育标识牌。

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按照“依山就势原址建、迁居腾地集中建”两种模式,安石村顺势而谋,乘势而上,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新建特色民居房688户,使全村86%的农户住进新农村民居房。以建设“森林凤山”为抓手,认真开展“村头村尾树成林,农户房前10棵树”活动,在路两侧种植以红豆杉、杉木等为主的绿化树,对道路进行绿化;积极发动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茶园、荒山荒坡上种植桃、李、甜柿、杨梅等经济林果,构建了“道路林荫化、村庄林果化”的良好生态格局。形成了“山在林中、水在山中、山水相依、人在和谐自然中”的美丽乡村景象。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5%,居全县前列。

新农村民居房

安石村围绕生态主题,强化科普教育培训。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农村党校、农民技术学校、计生人口文化大院的教育阵地作用,聘请环保教育专家,通过听一堂环保讲座、发一个绿色倡议、看一场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片、游一次绿色安石等“四个一”活动,采用知识性强和趣味性浓的活动形式,对村组群众干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组建山歌队、合唱队、打歌队等多种形式的文艺宣传队,将安石村林业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编排成各类文艺节目,在茶余饭后、农闲时节或者是传统节日,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意识传播到广大群众心中。

猜你喜欢

全村管护森林资源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全村唯一收件人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Beams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