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务机需求旺盛 瓶颈有待突破

2014-05-28张利娟

中国报道 2014年8期
关键词:公务机低空空域

本刊记者 张利娟

中国目前已拥有400多架公务机,价值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务飞机市场之一。业内人士普遍预测,自2015年起,中国公务机市场会有15%—20%的年增幅。

就像当初人们不满足于乘坐公共汽车而促使私人购车飞速发展一样,如今,高速便捷的客机也已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富豪们希望可以在空中延续他们在地面时的生活方式——有随行人员照顾生活起居及充当智囊,于是,公务机诞生了。

7月5日,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涡桨公务机——领世(Leadair)AG300型飞机在珠海金湾机场成功首飞,该消息一出就引起人们对我国公务机和公务机市场的讨论和关注。当前我国公务机市场需求如何、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以及我国公务机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值得深究。

市场需求强劲

我国的公务机市场,从零到有,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当前以繁荣景象渐入公众视野。记者从中国民航局综合司新闻信息处获知,至2013年底,我国有公务机企业18家,公务机201架,首都机场公务机年平均起降架次为1万架次左右。

“2013年,由首都机场起降的国内公务机数量已经突破1万架次,而在2000年时仅为200—300架,每年由首都机场起降的公务机占到市场规模的70%左右,这足以说明公务机有限公司市场发展的迅速。”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靳永发日前在通航与媒体交流论坛上说。

4月,兴业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2013中国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显示,2013年中国约6万人有亿万资产,其中约15%的人有购买私人公务机(小型喷气式飞机)的意向。

与胡润发布的白皮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Visa公司发布的《2014年度Visa富裕人群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富裕人群的消费信心指数在亚太及中东地区名列榜首,他们很注重专属感,先于别人得到某种产品或者拥有量身定制的服务能为他们带来满足感。要获得这种专属感和满足感,私人飞机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根据我们对公务机行业的了解,目前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具备购买公务机能力的企业数量还是很大的。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经营范围的扩大,对公务机的需求,例如购买航时等服务还是较多的,初步估计市场需求每年应该有15%—20%的增长。虽然2013以年来公务机市场发展、购买公务机的增幅有所减缓,但根据我们的预估,2015年起,我国的公务机市场仍将恢复到15%—20%的增幅水平,毕竟市场的刚性需求是存在的,特别是北方市场,首都机场的公务机消费量仍保持在全国的最高水平就足以证明。”作为北京商务航展主办单位的负责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贸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国伟告诉本刊记者。

据介绍,2013年,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在低迷的经济状态下依然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当年共购进70—80架、总价值25亿—30亿美元的公务飞机。中国目前现已拥有400多架公务机,价值12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务机市场之一。

诸多瓶颈待突破

尽管近年来我国公务机市场发展迅猛,但其发展的春天远没有到来。空域限制、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民航人员短缺、增值税和关税过高等因素,都在制约着我国公务机及全行业的发展。

由于过去60多年来我国一贯的民航政策,低空空域始终未实现开放,因此我国公务机市场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日渐成为我国民航业发展的短板。“空域开放是个很大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军民协调,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空域放开还是存在障碍,相关的飞行服务站、机场建立不起来,飞机飞不起来,谁还去买飞机?”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除了空域开放这一大问题,当前我国公务机的直接使用成本是全世界最贵的。据了解,一架小型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机场的通道费要远远高于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

“我国的公务机管理成本非常大,起降成本很高,是全世界最贵的国家。”中国公务航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廖学锋说,“此外,在公务航空和通用航空领域,国内飞行员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全行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从2011年开始筹划北京商务航展的主要负责人,三年多来,孙国伟广泛接触民航的管理部门、海内外公务机企业和专业买家,他对制约我国公务机发展因素进行了总结,囊括了本刊记者采访到的诸多业内人士的观点。

“首先,我国公务机市场起步比较晚,配套的相关行业政策有待逐步完善中;其次,有关公务机的机场和基础设施薄弱,专门用于停靠公务机的机场数量很少,相关的运营及专业服务等也有待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投资;同时,我国公务机型中大、中型客机的比例较高,机型不够丰富,使用者所涵盖的范围有待扩大;最后,我国的公务机培训、配套服务、飞行俱乐部等都有待完善;另外,我国的公务机基本用于纯商业目的,有待扩大旅游等新的市场。”孙国伟说。

发展潜力乐观

一方面是强劲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重重瓶颈,在全球公务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我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前景值得深思。

公务机市场要想大展拳脚地发展,低空空域开放可谓是关键中的关键。可喜的是,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改革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成为我国低空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此后,我国低空开放的政策和法制建设逐步推进。

本刊记者从中国民航局综合司获知,2013年2月,民航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务航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意见;11月出台了《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12月放松了私人飞行牌照的考核标准; 2014年2月又下放或者取消多项与通航相关的行政审批。

北京东进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宁表示,《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味着掣肘通用航空业发展的空域瓶颈问题将得到解决,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业内人士普遍预测,自2015年起,中国公务机市场将会恢复15%-20%的年增幅。“这样的市场发展势必会吸引更多公务机制造商、服务商、运营商进入中国市场,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孙国伟告诉本刊记者。

中国的公务机市场正如中国酒店业一样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民生租赁等都是非民航体系的企业,其规模和发展势头在中国公务机市场首屈一指,既有市场需求作为基础,也有投资的拉动,会将中国的公务机市场逐步推向成熟且规范的市场。

在孙国伟看来,中国地域广阔,特别是西北、西南有着更多的潜在需求,随着商务、旅游、地产与公务机市场的结合,将会进一步扩大中国公务机市场的范围,逐步将公务机市场从高端走向成功商务人士皆可享用的市场,不仅前景广阔而且市场的内涵也将更加丰富。

猜你喜欢

公务机低空空域
我国全空域防空体系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低空自由飞行短期冲突探测算法
构建首都地区公务机机场体系的思考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
无题(2)
基于能量空域调控的射频加热花生酱均匀性研究
低空无人机在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某陆航旅复杂地形低空突袭训练
2015中国富豪与他们的公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