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趣味性教学之初体验

2014-05-27刘玉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思维课堂教学

刘玉梅

摘 要:“没有教育的国家难以发展,没有创新的国家难以兴盛”。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发展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从基本做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97-01

“没有教育的国家难以发展,没有创新的国家难以兴盛”。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发展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从基本做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对知识的掌握会得心应手。我在平时备课时,思考如何上好课,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了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一、利用好课前三分钟

课前三分钟,是每一节课的起点。课前,把本节课要使用的一些教具、实物、图片呈现在讲堂上、黑板上或者屏幕上,让学生先去感知、了解它们;用一个布袋把教具、实物装起来,留给学生一个悬念;给学生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歌曲,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这些方法都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兴趣,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

1、合理巧妙设疑,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实验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在老师的启发下,由他们自己求得答案,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兴趣也就浓。因此,启发性的“自学提要”是不容忽视的。

2、利用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集体讨论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经过讨论,全班学生就产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辩,不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3、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学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能变抽象为直观,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促使知识的内化,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过程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当学生操作方法正确时,就表明他思维正确,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清晰、深刻。

4、通过课堂游戏,引发学习兴趣

把游戏引进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巩固学到的教学知识。如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表演所学内容,数学教学可通过小游戏:在《可能性大小》这课讲到机会均等时,和学生们一起玩“抢30”的游戏,宣读了游戏规则后,我说:“我来当擂主,大家来打擂。”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我让最先举手的同学上来打擂,我说:“这样就先让你报数吧,我后报。”一轮过后,就有机灵的同学觉得这个有问题,第二个上来的就不再上当了,坚决要后报数,可惜未抓住问题的关键,没有抢到关键的数字,依然败北。

三、畅所欲言的学习环境

教学本来是“教”与“学”的结合,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因为学生没有心理上的压抑可以自由的“想、问、讨论”,而这些只有在师生感情融洽才得以实现。所以在授课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不呆板,语言不生硬,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也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本体,发展创新思维,让孩子们大胆地把个性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追求创新的价值,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在教学中营造生动有趣的、有吸引力的、开放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还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上课时,教师若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矛盾,继而想问个为什么,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学生会以轻松愉快的心境和浓厚的兴趣学习新课,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课堂教学不能远离学生,更不能远离生活,教师要挖掘生活素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炼问题,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在课堂中成长,体会到成功给予的快乐。

总之,教师应依据现行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亲自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最终让学生爱上学习。

四、让结尾激起学生思维的高潮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好的课尾设计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趣味性教学要通贯课堂始终。课堂教学收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将影响到下节课的顺利进行。“结课恰如一曲交响乐的尾声,要做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结课不仅要对知识做系统归纳,还要保持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生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