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览

2014-05-25

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性知识高职生就业指导

速览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切忌冒进和浮躁

《山东青年》2014年第2期

《山东青年》2014年第2期刊登白朋飞的文章指出:品牌对于大学来说,就是一笔精神财富,一笔无形的资产。纵观世界上的品牌大学,其名称之所以会流传世界各地,很大一个方面就是他们百年来始终如一地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著名大学品牌的塑造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促成的。民办高校进行品牌建设,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切不可冒进和浮躁。大学品牌是大学综合实力的体现,大学品牌在招生、就业以及吸引优秀教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民办高校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教育市场和高校资源的激烈竞争。在保证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情况下,民办高校如果能提高品牌意识、建设完善品牌机构和加强品牌宣传,将能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的竞争力。

高校教师权益维护亟待完善

《学理论·下》2014年第1期刊登巩雪、冯振业的文章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师的权益维护问题凸显。对此,在立法层面上,要明确教师法律地位以及教师与高校的法律关系,完善教师维护相关法律和法律程序,切实保证相关立法的可操作性;在行政层面上,要完善教师申诉制度,建立和健全教育仲裁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和听证制度,拓宽教师权益救济渠道;在组织层面上,要真正发挥作为教师权益代表的工会和教代会的作用,建立监督机制,成立专业的教师权益维护组织或协会;在管理层面,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和运作机制,构建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尊重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在权益主体层面,教师应提高维权意识和自我维护意识,增强自我维护能力。

《学理论·下》2014年第1期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4年第2期

大学生性教育应打破传统学教模式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4年第2期刊登黄碧蓉、葛楚华的文章指出:调查显示,高职生性知识来源途径多样化,性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不是学校。高职生性知识掌握程度不高,性自我保护意识欠缺,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开展性知识教育。高职生性知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性健康保健知识,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避孕节育知识,紧急避孕的方法及避孕药的作用与副作用的知识,人工流产知识及人工流产的后果和危害的知识;此外,还要对高职生进行性法制教育,使他们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高职学校开展性知识教育要符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打破传统的理论讲授、说教模式;可以采用校内外结合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性知识讲座;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答疑解惑。

做实做强大学生实习工作

《科教导刊》2014年第9期刊载熊双丽、李安林的文章指出:大学生的实习,不仅是学生弥补自己就业的短板和通向就业的一扇门窗,而且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与就业力和就业率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考察和储备人才的有效方式。尽管高校和企业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实习,但由于多种原因,实习难和消极实习仍是目前大学生实习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为此,本文主要从如何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与校外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实习制度三方面,建议如何做实做强大学生实习工作,进一步提升实习实践教学质量。

《科教导刊》2014年第9期

《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第1期

有效利用就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

《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第1期刊登肖晓丹的文章指出:现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会存在对未来较为迷茫、不懂得怎样进行职业规划的问题,不懂得从哪一角度开始努力,不知道应该充实哪方面的知识,缺失充足的学习动力。然而,相关院校虽拥有就业指导中心,可给予的指导十分有限,主要针对要毕业的学生,对面试技巧的传授以及对全体大学生的系统指导较为贫乏。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包括企业和学校的人事交流合作、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就业信息的及时提供、就业咨询活动的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的举办等有效方式。当然,想要将就业指导全面开展,单凭大学机构的努力是不能够得以完善的,还需要相关企业、职业机构等不同社会方面的支持。

猜你喜欢

性知识高职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原有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对小学生科学假设形成的影响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