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恋那座桥那段旧时光(下)

2014-05-25蔡晓梅综合重庆市地理中心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4期
关键词:菲特浣洗扬子江

文/蔡晓梅综合 图/重庆市地理中心

怀恋那座桥那段旧时光(下)

文/蔡晓梅综合 图/重庆市地理中心

万州桥,于同治九年(1870年),由四川万县人王文选、余茂林、陈寿龄等捐募,在苎溪口上游不远处修建了万州桥,以方便旧城与南津之间的往来。桥为单孔石拱桥,约长40米,高19米,宽9米。光绪十九年(1893年),王文选又募资于桥上建造飞阁凉亭6间,上盖以瓦,内开有窗,使整座桥梁更显别致。1970年5月,苎溪爆发特大山洪,将屹立百年的万州桥被冲毁,至此那桥不复存在。

1880年的万州桥

苎溪河上,万州桥就地起拱成半圆,桥上建有6间飞阁凉亭,正如韩愈所说“非阁复非船,可居亦可过”。她聆听了苎溪河上的石琴响雪,目睹了现代工业的兴衰起落,感受了商业中心的生意兴隆,她承受的,还有那学子奔波的脚步、移民默默的奉献…

1880年的万州桥,远处的天子城隐约可见,木船,辫子,一派晚清民风,和谐安详!1903年的万州桥,对河道经过疏理,对河坎进行了修葺。

1908年,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欧尼斯特·亨利·威理森第二次来到四川,于4月途经万县时所拍摄的一幅名为《扬子江畔万县之西面》的照片,图中可以清楚地看见两岸吊脚楼林立,数年前盖洛照片中整齐的保坎已不复存在。清廷风雨飘摇中,然万州桥巍然不动!

13年后,虽然女记者格雷琴·梅·菲特金也为万县的拱桥留下了一幅近影,但当她站在停靠于万县对面江岸边的汽船上,眺望这个“宜昌与重庆间风景最优美的城池”时,所见到的景致实在是对威理森所拍照片的最好注解:“城池背面的山一座比一座高,最远的山峰顶上白雪皑皑,日落时分的晚霞映照其上;近处的山顶则较为平阔,如同从画册中剪裁出来的一般。所有这一切都笼罩在四川地区时常可见的薄雾之中。……”

威理森和菲特金分别用图像和文字展现了一个层次分明、远近映衬、动静相间的场景,令人沉醉遐想,心向往之。正因如此,这样的画面作为扬子江上游河段的代表性景观被印制于20世纪初的明信片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万州第一桥之全景民国十七年三民摄”,这是一幅有很高参考价值的照片。民国十七年即是1928年,下面写着“万州桥约建于民国纪元前四十年横卧苎溪有若霄虹其设计巧妙建筑雄伟不亚中山桥”,清楚的记载了桥的修建年代。

万州桥下众人浣洗衣物的场景,是老万县日常生活的经典一幕。1946年,国民政府拟与美国合作开发长江三峡,《生活》杂志遂派遣记者德米崔·凯瑟尔前往峡江一带拍摄,3月在万县的一张照片注明“扬子江边古代拱桥下浣洗的妇女”,清澈见底的溪水边,无数老人、妇女正在洗涤衣物,西岸一栋住宅颇为壮观,上游处的新桥宽阔坚固,而万州拱桥历经数十年风雨,略显老态,桥上凉亭的窗户已破损失修。

1950年代的万州桥,上面的桥楼已经不见,新修了拦水坝,此时的万州桥连接着三马路和民主路,交通功能显得不那么重要!万州桥历经变迁,从晚清到解放,长达半个世纪,万州的城市面貌几乎就没怎么改变过,是典型的川东民居风格的小城。

有点年纪的万州人都记得,游历万州风土人情,那就一定得走过万州桥。记忆中的万州桥是一座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的桥,远方云雾缭绕的天城山与万州桥的搭配显得十分和谐。川流不息的东西过客,接近百年的承载,连通了万州东西城的热闹繁华。记忆中的万州桥,是一座市井风情的桥。冬晨小贩的吆喝声,夏夜纳凉的龙门阵,接近百年的故事,弥漫着万州古城的人情世故,刻下了万州的岁月沧桑。

威理森:扬子江畔万县之西面

菲特金:万县的桥

万州桥明信片

1928年的万州桥

万县,扬子江边古代拱桥下浣洗的妇女

万州桥是一部传奇,记载了万州的神秘故事。从修桥时的虚惊,到时代的沿革变迁;从一身石柱驮起繁华,到香消玉殒永沉水底……

1950年的万州桥

猜你喜欢

菲特浣洗扬子江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小镇古韵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西藏姑娘·浣洗日 张天艺 油画 180cm x 170cm 2018年
本刊启事
扬子江药业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秋音希声
秋音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