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鲜明的画面对比,感悟语言审美形象

2014-05-22朱强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塞特达斯瀑布

朱强

小学阅读教学独具魅力。简洁的教学画面、优美的教师语言、匹配的辅助音乐、精彩的学生语用交织在一起,奏响动人的旋律,形成华美的乐章。小学语文名师善于精心设计经典画面,构成鲜明的对比,造成撼人的美感冲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同时,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一、鼎盛与衰败画面对比

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一书中指出:“美的情感,或者像人们所说的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对比画面,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生成精彩。但是,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画面是一种本领,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与潜移默化的点拨。同一幅画面,鼎盛与衰败一对比,彩色与黑白一对照,形成巨大的冲击,构筑强烈的震撼。鼎盛时期,画面鲜明的色彩,给人喜悦的感觉;衰败时刻,画面无比的凝重,给人沉稳的感觉。

[案例1]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陈建先执教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特殊的葬礼》教学片段

师:闭目凝思,你的眼前出现塞特凯达斯瀑布前后两幅怎样不同的画面?谁能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1:可以用“气势汹涌”“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雄伟壮观”等词概括。“雄伟壮观”一词最能概括。

生2:可以用“生命垂危”“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即将消亡”等词概括。“奄奄一息”一词最能概括。

师:读了课文第3自然段,你会赞美塞特凯达斯瀑布吗?

生1: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生2:啊,塞特凯达斯瀑布,书上说你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你一泻千里,滔滔不绝,今天亲眼所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生3:啊,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此的雄伟壮观,你不愧是巴西人民的骄傲啊!

师:我相信,大瀑布的美丽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可有谁会想到,所有的一切,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了,它成了我们记忆中一个美丽的梦。我实在不忍心看它现在的样子。(出示:放大瀑布枯竭的照片)

师: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即将消亡。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请动笔写下来。

生1:人类啊,我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你们,可是你们却毫无节制地使用,还大量地砍伐森林,使我们失去了水源,我今天已经奄奄一息了,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生2: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恩将仇报?我们消亡了,你们也终会有消亡的一天呀!

生3:(悲愤地)你们为什么把我的血吸光!

师:你心里什么滋味?

生:失望、悲哀、伤心、愤怒……

[点评]陈建先老师善于运用美感反差,把塞特凯达斯瀑布两幅画面辉煌与消亡对比,彩色与黑白对比,今与昔对比,从而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验情感起伏,参与说话、写话,读出了语言,读出了形象,读出了情感。鼎盛与衰败,两幅画面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二、欢乐与忧伤画面对比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曾说:“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意识,对世界的敏锐认识,以期形成细致入微的性格。同样的语言文字在不同的画面里出现,一喜一悲,一欢乐一忧伤,鲜明对比,呈现不一样的朗读,给人不一样的认识。欢乐的时光,画面优美,朗读时真挚动人;忧伤的光阴,画面凄。美,朗读时潸然泪下。

[案例2]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国标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教学片段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上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迎着风,迎着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走过春,走过夏——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是的,这是一段多么关好的时光啊!这是一段形影不离、十分深厚的感情。故事有一个平淡的开头,故事又接着平淡地讲述,故事的结尾是否还会平淡呢?

生:(朗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师:孩子们,读完这个故事的结尾,你可能会留心这样一个细节“看”。谁都知道,鸟儿为了这一刻历尽了千辛万苦,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等待,现在却只能“看”。静静地看,默默地看,她的眼前仿佛又一次出现了过去的画面——

(舒缓而忧伤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上课件再次依次播放鸟儿给树唱歌的温馨画面。)

师:她想起了,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endprint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她想起了,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乌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她想起了,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她想起了,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是啊,走过风,走过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越过春,越过夏——

生:(朗读,声音哽咽)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回不来了。

[点评]王崧舟老师设计的画面善用对比,文字反复,欢乐与忧伤,唯美与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尤为精妙的是鸟儿悲伤时“看”的动人回眸,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情境下读来,滋味全然不同。欢乐时越是酣畅淋漓,悲伤时越是痛彻心扉,这样的对比朗读人情入境,撼人魂魄,催人泪下。文字变成了画面,画面衬托着文字,语言加以渲染,音乐成为背景,构成了王崧舟老师美妙绝伦的教学艺术。

三、黑暗与光明画面对比

小原国芳指出:“我认为不会欣赏美的人生就等于沙漠人生。如果我们把一切都作为有人格、有心灵和灵魂的东西来对待,那么人生和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变得可爱了,我们的世界自然就会变得广阔深邃。所谓‘美把世界从平面变成立体就是这么一回事。”如何让平面的世界变得立体,如何教会学生把文字变为画面,如何教会学生欣赏美,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智慧。在这一方面,浙江张祖庆老师很有研究,眼光独特,画面对比堪称一绝。张老师深谙环境描写对人物描写的烘托作用,画面反差越大,心理冲击越强。外环境的黑暗与内环境的光明,外环境的冷与内环境的暖,形成鲜明的对比。

[案例3]全国青年名师张祖庆执教国标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片段

出示:

寒风呼啸汹涌澎湃海浪拍岸起着风暴

又黑又冷波涛轰鸣狂风怒吼心惊肉跳

师:同学们,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会感到心惊肉跳。亲爱的同学们,“穷”字藏在环境描写中啊!这样的天气随时都有吞没生命的危险,而渔夫此时此刻正驾着一叶小舟在这样的惊涛巨浪中颠‘簸着,这不正写出了穷人的“穷”吗?带着这样的画面,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生读)

师:请大家再回到课文,把目光聚焦到第一课时读过的环境描写的句子,你又读到了穷人身上什么样的可贵精神?

生:这段话写了桑娜非常勤劳。“外面又黑又冷,可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写出了桑娜非常勤劳,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师:请你把“勤劳”写在“善良”的边上。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对屋内的描写。你觉得这个渔家小屋除了这些,可能还会有什么?

生:还会有一张张渔网、一根根渔竿,还可能会有腌鱼,还可能会有一张张破帆,在角落里织了网的蜘蛛。

师:作者为什么不写渔网,不写渔具,不写渔竿,不写蜘蛛网,单写“地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来看一看,地扫得干干净净写出了什么?

生:地面的干净。

师: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让人感觉到——

生:温暖。

师:食具闪闪发亮,除了干净之外,还让我们感觉到了什么?

生:明亮。

师:这房间里还有那么一些明亮的东西。孩子们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又让人感觉那么——

生:温馨。

师:同学们,桑娜的美好品质都体现在一个个细小的地方。托尔斯泰抓住了“温暖而舒适”这关键词语,细细写来,没有一句多余的话,非常简洁地写出了女主人的美好品质。读着读着,我们又仿佛把这段话读成了这样一串词语——

出示:

寒风呼啸汹涌澎湃海浪拍岸起着风暴

又黑又冷波涛轰鸣狂风怒吼心惊肉跳

温暖舒适干干净净炉火没熄食具发亮

安静睡着

师:外面是那么冷,那么黑;小屋是那么暖,那么亮。这种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托尔斯泰写文章的高明之处。请大家再把这两幅画面还原到文字当中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点评]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屋内环境的温馨形成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这为学生理解穷人善良的美好品质铺上了底色。两幅画面反差越大,构筑的视觉冲击与情感震撼越强烈,就越能触动学生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穷人物质虽穷,但是精神不穷,穷人美好的人性焕发出夺目的光芒划破夜空,留下绚烂无比的精彩,永远停驻在黑暗的画面上。

语文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把文字转化为画面的本领,引导学生把文字读成对比的画面,这需内在的功力和深厚的底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画面,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激发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透过画面的一黑一白、一悲一喜、一冷一暖、一虚一实、一阴一阳的对比,让学生回味画面的内涵、画面的味道、画面的魅力,从而使语言的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校长、书记,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教科研学术带头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塞特达斯瀑布
瀑布之下
美23岁小伙1分钟击鼓1208次
迟到20年的道歉
瀑布
辨析“李普塞特命题”——国外经济发展与民主关系的理论之争
出版名家巴尼·罗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