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硅谷进化论”系列之四:极客与画家

2014-05-22郑悦

IT经理世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极客硅谷马拉松

郑悦

一头银发的Robert Ober,戴着眼镜的斯文样子很像是位大学老师,不过他酷酷的表情却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实际上,他是位画家,在业余时间帮孩子完成绘画作业对他来说只是轻松的“小菜一碟”,然而他更广为人知的职业则是LSI公司企业战略部与CTO办公室的高级专家,已有2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气质让他接近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那本著名的《黑客与画家》(Hackers and Painters:Big Ideas from the Computer Age)所描述的状态。在Graham看来“编程是一种艺术创作”,所以一个兼具技术与艺术才能的人,是硅谷人的典型代表。当然,关于这一点更为诗意的阐释可以是技术与艺术原本便是人类的双翼,并存于同一躯壳当中。

Ober所在的LSI公司本身也是硅谷的典型代表。这家1981年成立的公司,已经在San Jose存在了33年。作为一家已过“而立之年”的芯片企业,这家公司既经历过辉煌,也曾因过度扩张等而惨淡经营。在过去8年中,因为对即将到来的大数据时代的技术趋势判断准确,因此在大数据相关芯片业务上的8到10个市场上取得了前两名的成绩。这使得在过去3年中,LSI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高于业界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LSI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eff Richardson最近几年都要花很多时间与互联网公司在一起,这是因为在今天这个时代,LSI这样的公司也需要互联网的速度。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迫使IT生态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数据中心市场,过去每一代产品的更迭需要3到5年,而现在差不多每6个月就要升级一次,这要求硬件公司必须跳过OEM企业直接冲到用户面前。而不可忽视的现实更摆在面前——互联网巨头可以自行设计数据中心的架构,制定相关规范甚至还能自己独立构建,比如Facebook发起的OCP(Open Computer Project),其成立目的正是与业界共享更高效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设计。

这使得公司必须对技术趋势更为敏感,显然Ober所要做的工作便是如此,凭借自己的行业经验和创作的智慧为公司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决策支持。Ober认为这也和硅谷的氛围相关,“在硅谷工作的人通常不会只在一家公司工作过,所以跳来跳去的人们相互之间都会认识,而这种关系充满力量。要知道技术变更非常迅速,这就要求人们紧跟潮流。”实际上,正是这种迅速变化的魅力使得Ober放弃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工作来到硅谷,他承认快速的变化令人感到兴奋,当然也会令人在技术趋势上犯错。硅谷的人际网让他可以保持自己对技术的敏感,也偶尔去参加硅谷常见的Meetup。Meetup是硅谷技术达人们的社交方式,人们常常就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聚集在一起,地点常常是咖啡馆或者学校的某个教室。而硅谷的神奇之处在于,在这样的聚会上常常遇见牛人。比如人们正就高性能计算的话题争论得不可开交,这时就会有人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告诉人们自己正是这个领域某一本奠基型书籍的作者,他的想法是什么。这样的场景对于硅谷人来说再熟悉不过,谷歌等公司的创始人都是Meetup的常客,激发世人无限想象力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创始人便是在Meetup相遇的。这很有可能意味着,你若在硅谷参加过Meetup,其中认识的某个家伙没准就是下一个硅谷明星。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黑客马拉松”(Hackathon)也是程序员的“美国偶像”。参加者既有热衷钻研技术的软件工程师,还有来自风投公司的团队。“黑客马拉松”一般长达几十个小时,参赛者累了或坐或卧,现场休息。如今“黑客马拉松”逐渐成为插件开发的主要形式:一群高手云集一堂,在几十个小时内拿出作品,择优而录。Meetup和“黑客马拉松”正是硅谷“极客”(Geek)文化的体现。需要解释的是,Graham书名用到的“黑客”(hacker)一词,指的是遵循黑客价值观“分享、开放、民主、计算机的自由使用、进步”的能力超群的程序员。实际上,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恶意入侵计算机系统事件,人们对“黑客”有了贬义的认识。程序员社会甚至为此进行区分,他们认为只有遵循 “黑客价值观”的人才能被成为“黑客”(hacker),而那些恶意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应该被称为cracker(入侵者)。

而互联网的兴起,又出现了“极客”一词。这个词被用来形容智力超群,并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极客”文化旗手、《极客》一书作者乔·凯茨对此的定义为:“一群新文化精英,一个热爱流行文化的、以科技为中心的社会不满分子团体。”而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剧里的主人公谢耳朵(Sheldon)则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天才,十分精明又吹毛求疵,生活极其规律,喜欢炫耀自己的智商,不理解幽默和讽刺,对社交感兴趣但完全不在行,极具逻辑性,有很多奇怪的癖好,动手能力极差(不会开工具箱),高度理智和僵化,对美国漫画及电影中的超级英雄极其崇拜”的高智商“呆傻萌”的形象。这种混合了孩子气与高智商的个性让人们对“极客”充满了好奇的喜爱。

实际上,现实中的“极客”们信仰的是“原创和新奇,这意味着盲目的跟从和愚昧是不可原谅的”,利用技术实现梦想才是他们实现自我的方式。所以,你不难理解前不久的Elon Musk来华首秀,大众媒体仅仅将其当作成功的企业家是多么令“极客”们失望的一件事。因为他的价值并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早在他得到“第一桶金”时便可以光荣退休,但他却用了十年的时间,“苦哈哈”地在电动汽车、火箭发射、太阳能等领域拼上全部身家去证明一种商业新思维的可能,并借此推动行业乃至社会的创新与变革。当然,如果你懂得“极客”的追求,你更会理解即使他成了炙手可热的“硅谷明星”,他还是宁可选择艰苦的创业之路,而不愿成为演艺明星——因为在“极客”看来,他们的使命是运用技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对产品的信仰是他们无法改变的宿命。

(本刊主笔赵艳秋对此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极客硅谷马拉松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Geek?何谓极客?
是极氪 也是极客
冰上马拉松
初代数码极客,玩出了『电商导购第一股』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赶超硅谷,目标是对的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一起来跑马拉松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