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界的智慧

2014-05-21

艺术与设计 2014年4期
关键词:卡萨帝家居层面

2014年3月18日,第十三届上海国际家电博览会如期在上海举行。卡萨帝Casarte作为国际高端家电品牌也一如既往地在家博会上发布了最新的“家电白皮书”。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端家庭代表及热爱家居艺术的网友,应卡萨帝Casarte之邀,来到家博会现场,参与了卡萨帝“感知家居艺术,引领无界交互”粉丝同城汇互动。通过一系列视与听的极致感受和趣味难忘的互动体验,见证了卡萨帝以独到“无界”理念,在行业内首次提出让家电、家居、家庭一体化无界交融的创想,并打造全新C3整套家电和智能冰箱云平台,推动“智慧家庭”生活新模式的实现,真正引领艺术家居一体化趋势。

C3整套家电是2014年卡萨帝在“无界”理念下推出的第三代整套家电组合。卡萨帝是行业内第一家提出整套家电解决方案的高端品牌,本次的C3更是在前期整套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能提供三种颜色全套家电并可模块化组合的解决方案,完美匹配高端用户家居风格,为改善高端人群一次装修多次购买家电、以及整体家居风格的塑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更可贵的是,C3的诞生大大推进了智慧家庭的实现。以其中的冰箱为例,卡萨帝率行业之先推出“智能冰箱云平台”,实现集“开放”、“社交”、“数据化”一体的生态化互动: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微信,便能进入卡萨帝搭建的全开放社区参与产品开发、服务优化;还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各种圈子,与品牌站在一起构建话题、分享观点;同样通过微信平台上的互动分享,还能让卡萨帝基于每位用户贡献的数据实现产品与服务精准化,度身定制健康饮食管理……这让卡萨帝家电的“无界”智慧真正融入用户生活点滴,和他们零距离互动,以感官和心灵的共鸣体会到生活的艺术。活动现场,卡萨帝分享了《无界·高端家电趋势白皮书》,通过对趋势的把握以及对高端人群需求的洞察,将“无界”的内涵进行现场的展示与交互。

其实,“无界”这个概念在设计行业也是一直被广泛讨论的话题。《艺术与设计》采访了六位活跃在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他们从自己独到的视角去解析“无界的智慧”。

李德庚:智慧就是从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

? 李德庚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

Q=《艺术与设计》; A=李德庚

Q > 你认为什么是“智能”?什么是“智慧”?

A > 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讲,“智能”是形容的是产品本身,而“智慧”更重要的是形容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随着智能的发展,很多产品提供的服务是从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了,那就走到“智慧”的层面了。“智慧”是能够根据具体生活的变化或者一个人的个体需求去主动、有预判性地适应他。我觉得从智能到智慧的转变,是家电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果给“智慧”一个定义的话,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更进一步营造舒适感,另外一个是打开一扇门、一个空间。当然,我觉得“智能”和“智慧”的定义,一定不是只有一句话,它应该是有很多层面的解读。

Q > 关于“无界”这个概念,你怎么理解?

A > 我认为“无界”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层面可以叫做“无缝”。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和审美去拼凑一个家居空间出来。那么在买家电的时候,往往也是一个一个地拼。而未来,就应该是让整个拼接越来越“无缝”,整体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让人感觉到喜欢的气场。“智慧型”的产品就是“无界”地隐形在整个空间气场中,人们感受到的是整体的和谐。

“无界”的另一个层面的解读,我认为是物和人的关系的界限。加拿大有一个媒介理论的先知,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他就有一个有趣的媒介理论。他认为所有的媒介都是人的延伸。例如汽车是腿的延伸,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家具和家电也都是人的延伸。它们都是在解决人的需求,补足人类生活的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和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家具、家电,都是“无界”的。或者说,如果想要生活得好,生活得舒适的话,必须要让它成为我们的延伸,有“无界体验”才可以。

陈楠:“无界是让生活回归本质的大智慧”

Q=《艺术与设计》; A=陈楠

Q > “智能”和“智慧”,前者在产品设计,尤其家电产品上经常出现;后者则蕴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你怎么看待这两个词?

A > 智能更偏重于技术层面的改造,智慧更聪明。

技术革命会刺激人去思考,甚至会带动一个思潮、新的生活方式出现。但同时“智能”就是单纯的技术革新,不一定全是好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老人,很多时候很“智能”的东西他们是根本不可能学会去使用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得抛弃“智能”,回归非智能的生活。而“智慧”则上升到了一个哲学层面的认知。“智慧”之所以会代替“智能”,是因为很多时候“智能”不一定是好的、便利的,我们应该回到“智慧”的、哲学层面的、人的本性来思考。

Q > 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过去几年,设计界一直在讨论“跨界”这一概念,您对此有何看法?

A > 其实从设计专业来说,本来就没有界,界限是人设定出来的。卡萨帝提出的“无界”概念是从根源上打破了界限,思考的空间更大了,那出来的产品自然也会更“无界”。

“无”的设计也是当今设计界比较流行的一个趋势。“无”是一个很禅宗的意向,其本质是更重视事物和人的关系,精神上的感受,一个整体的气质。所以“无界”的设计更重视材质的精致和讲究,以及物和人之间的交流,从而带来美感、精致、气质、舒适等一切感受。如果把“智慧”作为哲学的话,那么“无界”就是它的实施层面。

我认为不管是家居还是家电的设计,要能回到哲学层面,就一定会超越智能和技能的羁绊。古代的梅瓶就是装酒的,那为什么现代的家具、家电不能成为未来的艺术品呢?

所以卡萨帝这个“智慧”超越“智能”,“无界”超越“跨界”的提法,让我们能够在一个新的角度里来理解家居设计或者说生活设计的意义,不仅仅是用技术来解决问题,还要让我们的生活回归到精神的、个人喜好的,人性本身的大智慧上。

彦风:给设计一个出口

Q=《艺术与设计》; A=彦风

Q > 交互设计是近年来被广泛提及的一个新的领域,您如何定义自己现在所做的工作?

A > 交互设计这几年大家对它越来越熟悉了。它是关于人和设计产品的互动关系,有使用层面的,有情感层面的,希望达到的目的是让这个产品给人的感受更愉悦、舒适。所以它其实不是一个设计专业,它是一个思维方法论,贯穿于所有的设计工作中。我们掌握了这个思维方法,就能更好地给设计一个出口。

可以说交互设计是“智慧”层面的设计。它不仅跟人以及人所处的环境有关系,还上升到了生活层面。我认为“智慧”是以人为本,以生活为重心的设计。

“智能”和“智慧”的关系,其实就相当于科技和设计的关系。设计就应该是智慧的,不智慧的设计不是好设计;而“智能”是表述科技层面的应用。我认为科技给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设计给给科技提供了更多的灵感。

Q > 那么你认为怎样才算是一个人性化的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呢?

A >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其实是“以人为本,以生活为重心”来进行设计。原来我们认为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就是人性化的好设计。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尤其近几年科技对生活、艺术、设计的推动,我发现其实好的设计是需要在生活中来检验的,要以生活为重心来思考。

Q > 人要置身环境中,和环境有互动,要融合来看,其实这个也是“无界”这个概念里提及到的一个层面。

A > 对,我认为“无界”当然有很多层面的含义。但不管哪个层面,边界模糊了、融合了,那空间一定是更大了。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无界”这个词代表了当下的一个趋势。今天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比如说家电,其实它不会只是解决一个功能上的问题了,它一定是解决了一种生活上的体验,从而形成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当今的产品设计,不能拘泥于一个点去想,而应该是一条线,扩张性的、联想性的。调性、色调、尺度、颜色、材质等这些问题会比以前显得更加重要了,因为它要结合整体环境,所以设计的边界其实是被打破了。从设计工作本身来说,这样的结果是思考空间更大,更可以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了。而从用户体验来看,比如现在家电很多配备了物联网功能,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对你的家电进行操控,这些体验,就是“无界”这个概念最显而易见的部分。而深层次,它创造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建筑和空间的一体化、家居和家电的一体化,这是设计的一个趋势”。

侯颖:一体化趋势营造家的艺术

Q=《艺术与设计》; A=侯颖

Q >“智能”是在产品设计里提到比较多的一个词,“智慧”是这次卡萨帝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思考,您怎么看这两个词?

A >“智能”确实在产品设计,尤其家电产业中提及特别多的一个词。但“智能”对我们的父辈来说是有障碍的,因为他们不是和“智能”一起成长,而是后来逐渐接触并学习适应的,所以很多“智能”的东西,反而他们要费力地去学习怎么使用。另外,现在流行的“智能”并不一定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智能”经常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设计了很多我们并不实际需要的功能,反而产生了距离感。我相信好的产品,是不应该有这种使用上的距离感的,它应该更多的靠人的本能去判断并方便使用。例如设计者可以通过颜色、造型等的一些暗示,要把高科技的东西简易化,我觉得这样产品才算是“智慧”的产品。

Q >“家电家居一体化”这个概念,您觉得这会是一个趋势吗?

A >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柯布西耶,在上个世纪很早就已经提出来“建筑和室内一体化”的概念,例如建筑师在设计房子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室内陈设怎样去规划和设计。那今天我们说从室内再到家居,当然也应该是一体化思考的。像我自己家里,室内的空间陈设以及家具和家电,都是整体考虑的。因为我是一个设计师,可能空间的设计和家具、家电的选择上会有主观的控制力和一定的便利性。但这个过程对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选择家具及家电的时候,大多会逐一挑选以及匹配,想要做到一体化和整体的和谐,就要考虑更多,确实有点为难。所以我认为未来“家电家居一体化”一定是一个趋势。家电企业如果有完整的概念和风格,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行业区隔,生产更好融合于各类环境中的、完整的套系产品,这将为整个行业作出榜样。

Q > 其实这就是“无界”概念里一个层面的意思,打破界限。

A >“无界”这个概念特别好,“家电家居一体化”是打破了家电和家居的界限。在使用和体验层面,因为家具、家电和空间融合了,人在环境里也自然会觉得更加舒服,更容易地融入环境中。人和环境的“无界”,我相信也是“无界”更深层次的追求吧。

Q >“家的艺术”这个词对您意味着什么?

A >“家的艺术”对我来说,最简单的表达就是我不希望我家里有一件丑的东西,或者突兀的东西出现。我希望家里所有的陈设放在一起,最终呈现出来的是整体的气质,这种气质是有艺术的美感,同时让人舒服且放松。

夏宇:追求“家的艺术”

Q=《艺术与设计》; A=夏宇

Q > 设计发展至今,已经从功能层面的需求转向精神层面,在你看来,怎样才算有智慧的设计?

A > 智慧的设计首先应该是一个适度的设计。所有的功能不应该完全平面展开在用户面前,它应该是有层次的,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适度地展开在用户面前。此外,它还应该是聪明的。比如,当我还没下班的时候,就可以跟我的冰箱说我今天晚上想吃鱼,然后冰箱就可以把鱼解冻到一个合适的温度,等我回家烹调。而“智能”仅仅是强调产品有这个能力,可以做很多事情。“智慧”就是不仅能做很多事情,还可以分辨什么是用户需要的,什么是用户不需要的。

对于家电产品而言,其实功能已经被弱化了,更多的是要给人们提供以审美或者其他一些辅助性的、对于生活品质有帮助的提升。

Q > 在家电家居一体化趋势的驱动下,人们开始进一步探讨设计的界限,你如何理解卡萨帝提出的“无界”概念?

A > 我觉得“无界”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它可以提供给普通用户一个很智慧的家电管家,它可以在我需要的时候提供给我很多的帮助,在我不需要的时候,它可以隐在后面,不会给我造成麻烦。

Q > 所以其实今天市场有这个需求,也有这个趋势,我们需要更好的产品。

A > 是的。只有当好的设计出现在超市、家庭、大街小巷的时候,整个国家的设计水平才算是得到提高。人们在视觉和感知上接触到的所有事物,都应该被精心设计过,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所以,只有当人们每天使用的电视、洗衣机、冰箱、抽油烟机等等这些生活用品都既好看又好用,家的氛围开始影响人们精神层面的时候,生活品质才算是真正提高了。其实在今天的中国,很多消费者都有这种迫切的需求,希望自己的家可以有艺术化的美感、有令人舒适的、“智慧化”的科技应用。这也是人们对“家的艺术”的追求。

苏广宇:更智慧的就是更本质的

Q=《艺术与设计》; A=苏广宇

Q > 人们总说设计应该贴合生活,融入生活,你对此有何看法?

A > 我做的是服装设计,但服装其实和家电一样,生活中,它们都属于我们的生活用品,是没有界限的。服装是必须要融入生活的,否则,一件衣服就会让人穿着不舒服。而像家电产品,则需要让人使用起来更加舒服简单、能与生活呼应。

Q > 卡萨帝提出了“无界”设计的概念,这和你的某些看法不谋而合。

A >“无界”这个词让我想到一些互动的关系。人和环境的互动,人和产品的互动。比如我自己的服装品牌现在在做的一系列是以“茶”为设计灵感的。我非常喜欢喝茶,我觉得茶是连接人的生活、传统、自然、环境的一个媒介,很多喝茶的人说“人在草木间”,其实“草木”就是我们的环境。所以当人们谈论茶的时候,就不只是“解渴”这一层面的事情,此时的“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产品也是一样,它是连接环境和人的一个媒介。它要和人互动、和环境互动,让我们在使用时可以更愉悦、更舒展。

这是一种情感、精神层面的互动。我想这也是“无界”概念里所应该涵盖的,拥有“无界”精神的产品,才是艺术化的产品。

Q >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功能不断推陈出新,现在人们的话题更多地从“智能”开始向“智慧”转变。你如何理解这两个词?

A > 我觉得“智能”主要说的是科技的应用。现在高科技的东西在生活中应用得比较多,但大部分科技应用其实是减缓了人类自身发展的速度。“智慧”的设计应该更多地关注用户体验,以及产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像服装一样,它不只是一个新面料出来后不假思索地直接应用,它需要实穿、适合生活,需要多方面贴合人的需求。我觉得这就是“智慧”,它考虑得更全面。更智慧的就是更本质的,是你生活中你不会去注意,但却是你非常需要的。

Q > 其实我们的生活,是需要一个艺术化的想象的,是应该朝更艺术化的方向努力的。

A > 设计的诞生就是为了生活而诞生的,设计师不是艺术家,但是可以说好的生活是一种艺术。艺术也是和生活相关的。

所以很多设计师都喜欢无印良品的东西,而我对无印良品就没什么感觉。我觉得无印良品缺少了手造、过程的美感,不能连接什么。没有感情,跟我无法有那个互动,所以你要说“家的艺术”,那对我来说,我就会喜欢特别点的东西。像我做设计也一样。我一开始追求“衣服要做得像件衣服”。后来我认为它需要包含某种意义。比如说对我或者我身边的人、同时代的人,产生某种共鸣。我觉得这是衣服之外的价值。

猜你喜欢

卡萨帝家居层面
打造日常家居“氛围感”
卡萨帝深耕高端家电领域开启场景品牌新征途
从高端NO.1到“卡萨帝现象”的12年布局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
《数码家居》2009年下半年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