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举浇铸瑰丽人生
——记省公司十大道德模范之一张瑞民

2014-05-18ArticlePictures马克勤

河南电力 2014年2期
关键词:安阳义工联合会

文 Article _元 萌 图 Pictures_马克勤

高尔基曾说过,给永远比拿快乐。在豫北小城,就有这么一位奉献爱心,收获快乐、幸福的义工大姐。从2005年至今,她始终活跃在义工队伍最前沿,照顾托老所的孤寡老人,关爱福利院的孤儿,帮助患病的孩子……义工时累计达到600个小时。这位义工大姐就是安阳供电公司退休职工张瑞民。

“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得到了成长,收获了感动,心态变得比以前好。”谈到7年的义工生涯,张瑞民说。1月22日,刚从省电力公司载誉归来,获得首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张瑞民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一次感动,与善结缘

2005年2月14日,这是改变张瑞民后半生的重要日子。

2005年,张瑞民的女儿刚刚去外地求学,家务事减少了。闲暇之时,她想找点事做,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些。一天,张瑞民偶然看到了央视播出的“2005年度感动中国”节目。当她看到歌手丛飞做义工的事迹时,深受感动,“义工”这个陌生的词汇也深深烙印在她心里。

“我所居住的城市里,有义工吗?如果有,我能成为义工去帮助别人吗?”从那以后,张瑞民的心思总在这些事情上面打转转。5月份,她在网上搜索到安阳当地的一个论坛,里面有一个民间义工组织和QQ群联系方式。她顺藤摸瓜联系到了当时仅有三四名成员的安阳义工联合会,而且很快就进行了她的第一次义工活动——在公园捡拾垃圾。

“我当时特别不好意思,害怕看到别人疑惑、不理解的目光。原来做好事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内心的尴尬并没有让张瑞民退缩,反而激励她投身到更多公益事业当中去,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义工。在后来的7年里,她入选安阳义工联合会的第一批注册义工,成为联合会理事会成员,平均每个月参加两次义工活动,从未间断。

1-2.张瑞民在参与义工活动

播洒爱心,收获幸福

“前几天,我们义工联合会又去看望老妈妈。这是我们时间跨度最长、频率最高的爱心帮扶。”张瑞民所说的老妈妈是爱心托老所的孤寡老人韩凤珍。

96岁高龄的韩凤珍在爱心托老所已生活6年,亲历并见证了张瑞民的爱心帮扶。每当见到张瑞民和她的伙伴,老人就特别开心,拉着张瑞民坐在自己身旁,深情搂抱,像看到亲人一样。患有语言障碍的83岁老人陈爱枝每每见到张瑞民都“呜呜”地向她打招呼,张瑞民懂得老人特有的语言,立即放下手中的活,为老人准备饭食,给老人喂饭。

“为老人打扫房间、整理被褥,为老人按摩是最平常的。老人们最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唠家常,做游戏,排遣老人内心的寂寞。”张瑞民说。她所说的做游戏,是老人们一起做手指操。她听说手指操可以保持神经系统的活力,对老年人十分有益,就从网上自学了,耐心地教给老人们做。当韩凤珍老人像孩子似的展示手指操,还告诉她自己没有忘时,张瑞民心里既感动又幸福。

除此之外,7年来,在为患病儿童募集捐款、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清除城市垃圾等活动中,都有张瑞民忙碌的身影。其间,她获得过安阳市“五星志愿者”称号,荣登安阳论坛安阳好人榜。

“做义工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我们之间也时常感动和被感动着,我们相互激励,共同前行。”张瑞民质朴的话语让人动容。

公益接力,薪火相传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张瑞民的行动为人们树立了一座道德丰碑。

在张瑞民的影响下,她的爱人、女儿、女婿也投身公益活动。女儿门雪娅从上大学开始就和她一起做公益,直到结婚生子也没有停止。“去年夏天,我和妈妈自发从瓜农那里买了1吨西瓜,然后送给了福利院的孩子。既让瓜农少受高温炙烤早点回家,也让孩子们解解暑。”门雪娅自豪地说。

不仅如此,安阳供电公司的很多员工也深受张瑞民影响,积极投身公益事业,郭淑华、王立新成为光荣的注册义工。她退休前所在优创实业集团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张海申带领员工给老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还送老人一台录音机和戏曲磁带。安阳公司员工只要听说开展捐款捐物活动,就纷纷慷慨解囊。

现如今,她所参加的安阳义工联合会注册义工从之前的不到10人,发展到了152人,流动义工也有300多人。

一路走来,义工张瑞民播撒爱的种子,传递了正能量。而公益事业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的人生,让她变得更加心胸开阔、自信快乐,让她踏上了更加瑰丽的人生大道。

猜你喜欢

安阳义工联合会
联合会动态
安阳之旅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偶遇”一次义工活动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安阳有个“花木兰”
我要当义工
论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工会联合会 Europen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 of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