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水浒》看用人艺术

2014-05-18Article李朝阳

河南电力 2014年2期
关键词:徽宗蔡京好汉

文 Article_李朝阳

凡是看过《水浒》的人,都能讲出几个动人的故事情节,无不被吴用的智慧、宋江的为人,鲁智深、武松的义气等故事情节所打动,无不因徽宗皇帝的风流、昏庸,蔡京、高俅的奸佞而气愤。《水浒》这本书中,施耐庵明着写梁山造反是因为太尉洪信放魔,但细看起来却是由于徽宗皇帝昏庸无能、用人失误,造成朝政混乱、奸臣当道、官吏腐败、恶霸横行,使得各级官吏忠君爱民的基本价值观丧失,社会正气下降、法律失去公平,道德观下滑,人民饱受欺压,走投无路,官逼民反。

从朝廷失政来讲,首先徽宗皇帝是一个没有政治抱负,只知吃喝玩乐,有很高的艺术天分,但不懂治国的主儿。所继承的江山是经过神宗、哲宗两代皇帝变法治理的国家,是一个内无忧、外无患的太平盛世。物以类聚、鸟以群飞,徽宗上台后,不问出身、操守、德行,不拘一格,只要有玩的特长,重用了一群有一定艺术、体育等专长的“人才”。这批人正如书中描写的高俅那样,“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诗书词赋”都非常在行,但基本做人的“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对治国而言,他们不光是专业不对口,更是道德水准非常低下。有才无德、不懂专业、不求上进,只知弄权、玩乐、贪污腐败的他们,围着一个头脑不清、是非不明、无忧无虑的皇帝,必然造成朝廷失政,腐败盛行、贪污成风、官逼民反。

在《水浒》中,施耐庵没有用多少篇幅专门描写皇帝、大臣、地方官吏和豪绅恶霸的社会影响,但通过描写的一些事实就足以说明皇帝本身昏庸和用人失误对江山社稷安稳带来的严重后果。

徽宗皇帝本人,不思治国、也不懂治国。除了吃喝玩乐,大兴土木建园林,诗书词赋外,还经常在杨戬的引领下,寻花问柳,通过专用地道和妓女李师师打得火热,既荒废国事、耗费国库资金,又让天下正义之士所不齿,失去人民对朝廷的信任和拥戴。在用人方面,他重用蔡京、高俅等奸臣,疏远忠良,以致朝廷言路堵塞,宋江等梁山好汉主动要求招安的真实情况不能送达朝廷,只能通过妓院和李师师向上传达。关系江山安危、社会稳定的重大国事活动在妓院进行,通过妓女来联络,真可谓可笑、可耻、可悲、可恨。在得知宋江等人被蔡京、高俅所害后,他只是训斥了一下就了事。可见在他的心中,忠良可以没有,陪着玩的人必须要有。

蔡京身为掌朝太师,有书法特长。他本人既无掌国之能,又无治国之才,但结党营私、欺君罔上、贪污腐败上却很有一套。除了误国害民外,每年过生日,光其婿就送“生辰纲”十万贯,就不要说其他官吏所送钱物了。他自己腐败,带动了整个宋朝吏治的腐败,地方官拼命搜刮百姓,引起天下人造反。

杨戬身为殿前太尉,统领全国主力部队禁军,却不懂专业、不懂用人,不是人才、不识人才,不忠军、不爱国,贪图享受、嫉贤妒能。他先后以小人之心和怂恿衙内使坏等,赶走和陷害了王进、林冲、杨志等一批很有才能的将领。结果在和梁山好汉作战时,由于军中缺少将才,让被他逼走陷害的好汉打得大败。为了取悦皇上,他引领徽宗寻花问柳,使其更加荒废国事、败坏形象。

朝廷失政和腐败表现的严重后果,是上行下效。地方官中如梁中书、高廉、蔡九和知县等人利用裙带关系做官,无不强征暴敛、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军中如张监督、张国练、管营等索贿受贿、亵渎国法已成常态。地方豪绅恶霸如是朝奉,毛太公、西门庆、镇关西、蒋门神等勾结官府、包打诉讼,欺男霸女,强取豪夺,横行乡里。整个北宋末年法律失去公正,社会失去正气,恶人坏人横行,民不聊生。正义之士和人民对朝廷失去了信任,官吏失去了忠君报国的价值观。武松、鲁智深、晁盖等一批好汉、义士面对人民受欺压、求告无门的现状,只能替天行道、出手相助、抱打不平。由此引发了天下人的共同起义造反,造成对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国家财富的重大损失,严重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基础。不久之后,在金国的进攻中徽宗、钦宗被俘,北宋灭亡。

《水浒》一书除带给我们艺术享受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无论是治国、治企,正确合理地使用人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有艺术特长是优点,有好的出身是优势,有专业知识是条件,用的是地方,就能发挥出特长优势,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为国、为企、为民、爱国、爱民、爱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廉洁奉公、诚信做人,不断学习上进,敢于奉献的思想和行为。德才兼备,才能使国家走向强盛,企业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徽宗蔡京好汉
“24条好汉”为临氢装置保驾护航
两者须得兼
《写生翎毛图》全幅现身,99%是徽宗真迹?
山西晋城瞽目艺人反切语研究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金马传说
实话
走一走“好汉桥”
戴松高:一个好汉三个帮
蔡京忏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