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枫古道”枫香树古树非适宜季节迁移技术

2014-05-16吴世斌朱欢腾

浙江林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成县古树树干

赵 斌,吴世斌,朱欢腾

(浙江省文成县林业局,浙江 文成 325300)

“红枫古道”枫香树古树非适宜季节迁移技术

赵 斌,吴世斌,朱欢腾

(浙江省文成县林业局,浙江 文成 325300)

对“挡”在文成县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工程的“龙川岭”上的22株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 sana)古树在非适宜季节进行迁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古道山坡上枫香树古树“非适宜季节裸根移植法”与养护技术行之有效,整体成活率在80%以上。

古道枫香树古树;非适宜季节;迁移技术研究

文成县境内现存较好的红枫古道30余条,沿途有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古树2 000多株。这些枫香树古树,百年沧桑,见证当地气候、植被、文化和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变迁;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活文物、活化石”,具有珍贵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枫香树也被文成县政府命名为“文成县树”;红枫古道也成了文成县风景旅游的一张靓丽的金名片[1]。因此,开展红枫古道枫香树古树迁移保护技术研究,对进一步保护利用红枫古道的枫香树古树这一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枫香树具有较好的观赏特性,深秋叶色红艳,美丽壮观,是南方著名的秋叶树种[2]。当前园林绿化中枫香大树古树移植案例很少,特别是生长在古道山坡上,上、下坡的侧根高差很大情况下,并在非适宜季节(6月,古树已发芽抽梢),且采用非常规“断根缩坨法”(2年内分2次断根,第3年移植,从开始到迁移完毕至少需要24个月)对高大枫香树古树进行“裸根移植”技术措施,目前在国内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是属国内空白。本课题对“挡”在文成县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工程的“龙川岭”上的22株枫香树古树进行迁移保护技术措施试验研究,探索总结出适合古道山坡上的枫香树古树“非适宜季节裸根移植法”与养护技术;为今后山区枫香树古树的救护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内容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是“挡”住了文成县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工程的“龙川岭”上的22株通过论证与审批后需要迁移保护的枫香树古树。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全面调查需要迁移的22株枫香树古树现状,查清每株古树的树龄、树高、胸径、生长势等植物特性的基本基础资料,研究分析22株枫香树古树的立地条件、生境的海拔高度、土壤性质与状况、现场剖面、根系生长特点等,选择就近迁移地,确定每株枫香树古树树冠回缩、树体处理和后期养护的技术方案。各移植枫香树古树情况见表1。

表1 移植枫香树古树现状Table 1 Information of transplanted ancient L. formosana

2 “非适宜季节裸根移植法”的技术关键

2.1 迁移地选择,土壤改良

迁移地选择与土壤改良是整个枫香树古树迁移工作的基础准备工作。迁移地选择主要原则是移植地的生境近似,又能便于交通运输与古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移植地境近似是指将大树古树从原栽植地移栽至新地点,两地的光、气、热等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土壤酸碱度、养分状况、土壤质地、干湿度、透气性等)相似或差别不大[3]。经现场观察、土壤调查、研究分析,选择一处距离原古枫香树生长地约200 m左右的0.2 hm2左右山田(靠近老56省道边),该地块与原古枫香树海拔及生境近似,且又便于施工管理与观光。

迁植地选择后,须进行土壤改良工作。土壤改良目的是为了使古树根系截断后主、侧根能有一个更合理的地下生境,使创口能尽快地愈合,促进新根发生,树体发芽抽枝。首先是用挖掘机对土壤进行翻垦,接着对种植穴土壤进行人工改良:用原古枫香树立地的中层紫砂土(新土)与砂子、泥炭、珍珠岩按7:1:1:1比例进行配置,同时加入适量杀菌防腐剂进行混拌。

2.2 骨架回缩,截口处理

为了枫香树古树裸根挖掘断根后,能保持树体水分代谢的平衡,确保树体生根成活,同时方便机械控制树体倒伏的方向与速度,不容易引起树体及根部的破损,必须进行树体骨架回缩处理,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量与树体重量。冠幅回缩时将树干高度控制在8 m以内,留1 ~ 2级分枝;一般将树冠回缩成圆头形的外围线(高度不超10 m),将外围线以外的树枝截除;同时,对外围线以内三级以上分枝齐基部进行删除;另外,在骨架回缩作业时,同时进行合理的修枝整形,这样既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方便迁移,又能在树体恢复生长后形成均匀的树冠。此项工作必须在树体未起树前,用吊机加空中操作箱配合油锯来完成。

因为骨架回缩时产生的树枝截口也会产生大量的水分蒸发,所以必须及时的对截口进行保护处理,避免树体水分流失。所有粗枝的截面均要进行伤口防腐防脱水处理,涂抹伤口防腐剂。此项工作,一般在裸根起树后,古树躺地后进行操作。

2.3 裸根起树,根创护理

裸根起树挖掘前,先在树干标记出阴阳面(南北)方向,以备定植时参照;接着在树干中上部用较长的丝织类软吊带绑住树干,用吊机将软吊带拉起,基本垂直吊在空中,防止古树挖掘到一定深度时倒伏;预防吊机软带拉脱树皮,树干绑吊带处应有衬垫固定。裸根起树挖掘时,要讲究技巧,重点要保护好主根及少量侧须根。一般要人机配合,以每棵古枫香树干基部为圆心,在3 m直径的围圆线外人工开挖,逐步往地下挖掘,小心地寻找主、侧根,并将主、侧根在2 m围圆线处截断,然后用挖掘机在古树2 m围圆线外挖掘面层多余的土方,同时结合人工挖掘,如此人工与挖机交替进行,下层的主、侧根截断位置可逐渐向内缩进,直至将古枫香树周围的主、侧根全部截断;接着,人工挖除古树根部土球内的土方。虽是裸根起树,但根系中心部位仍需保留“护心土”(根系上粘的土)。挖出裸根截断后,马上用防腐消毒的湿麻布将裸根包扎保护,用草绳与蒲包片将粘结在古树根部的“护心土”进行包扎;然后用吊机将古树慢慢斜向一侧,露出底部主根,人工将其截断;最后,吊机缓缓的牵拉软吊带放倒古树。

古树躺地后马上进行根创护理工作。因为根乃古树再生之本,在裸根起树过程中,会有可能将主、侧根的部分皮层破伤,甚至使皮层与根的木质部剥离开来,易引起皮层病菌感染发腐坏死;另外,如果裸根暴露地面时间过长,容易失水过多而引起皮层细胞脱水死亡;因此,必须及时对根部创伤部位进行消毒防腐处理及所有裸根保湿护理。

2.4 卷干保湿,抑制蒸腾

古树躺地后,对所有的截口与伤口进行消毒防腐处理。为了确保工作质量,在树枝截口与伤口再次涂抹伤口防腐剂。然后进行树体卷干保湿工作,用湿润过的草绳、蒲包片等软材包扎树干。经包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效果较好[4]。同时,在整个移植运输过程中都要关注树干干湿度,及时给树干喷雾保湿。

2.5 机械吊树,运输保护

古树移植运输不能拖延,要及时迅速。古树吊装、运输工作时必须避免损伤树皮和裸根。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准备1 ~ 2根大于裸根宿坨周长4倍以上的阔幅软吊带,对折后交叉穿过宿土球底部,从底部上来交叉、拉紧,使吊带直接套住宿坨底部;接着,用吊车挂钩拉紧的两股绳,再用原来绑住树干的另一根吊带挂上另一挂钩,这样起吊可以防止上车树体倒伏;起吊上车时将宿坨靠近车头厢板,在裸根宿坨底部装些泥土以起缓冲作用,保护裸根,随后将树体固定在车厢,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振动摇晃损伤树皮及裸根。同时,不要将套在泥坨上的绳套解开,防止拆系绳套时损坏包装,也便于移植卸树时再用。为确保运输平稳,还必须对运输道路进行平整,对道路两侧与空中障碍进行清理。

2.6 定点挖穴,定向种植

定点挖穴时,结合山田地块的形状,按照间距为5 m×5 m进行定点挖穴作业。移植穴直径一般标准为2 m(长)×2 m(宽)×1.3 m(深),正常标准比需要移植古树的裸根宿坨直径大40 ~ 50 cm;同时,定点挖穴时必须在底部设立排水盲沟,深度达1.5 m以上(必须超过移植穴深度),防止雨水过多,排水不畅引起积水,使古树根部腐烂。另外,在种植穴底部还放入一层厚15 cm的碎石层,碎石层上面再铺一层无纺布,有利于沥水;最后加入一层厚50 cm改良后的种植土铺底即可。

定向种植是指古枫香树移植种植时的树干朝向(阴阳面)与原来基本相同。其原因是阴阳面的树干树叶长期处于不同环境中,在性状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5]。因此,在吊车卸树放入种植穴时要给古树找好方位,使古树与原来的朝向相同,方可定植;定植时每填改良种植土20 ~ 30 cm即略夯实一次,注意不得损伤宿坨与裸根;覆土至古树根茎部然后围堆成丘状即可,栽植完毕后,在树穴外缘筑一个高 30 cm的围堰,再浇透定植水。古枫树移植时也要遵循“随挖、随包、随运、随栽”的原则。

2.7 生根处理,透气防腐

古树定向放入栽植穴后,尽量拆除草绳、蒲包等包扎材料,对损伤根系最后一次修整,使锯口或切口修理平滑,并喷淋一次广谱性杀菌剂,预防根系伤口发生霉烂。在根伤口涂抹0.1%的生长素(100×10-6萘乙酸),在栽植穴内撒适量的成品生根粉,能促进根部伤口愈合,以利于促发新根。为了防止土壤板结根系缺氧,在填土层外围深埋几根透气管,增加土壤含氧量,给古树根部恢复生长提供一个较好的土壤透气环境。

3 后期养护管理的技术要点

3.1 树体遮荫,树体保湿

为防大树招风摇动导致根部与土壤出现裂缝而失水死亡,应对大树固定[6]。古树栽植后应立即支撑固定,采用正三角支撑,一般支撑点选择在树体高度2/3处,支柱根部应入土中50 cm以上。支撑固定后,搭建全冠井字架荫棚。遮荫材料最好选择遮荫度为 70%左右的遮荫网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7]。用遮荫网覆盖,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间保持50 cm以上的间距,以利棚内空气流通,防止树冠日灼危害。古树栽植除了树体遮荫外,还须进行树体保湿工作。安装简易喷雾设备,在高温晴天的早晚对树冠与树干进行喷淋一次,使树体保湿。

3.2 定期监测,肥水管理

古枫香树移植后,配备专人,落实好具体后期养护措施,进行定期监测,做好肥水管理工作。一是适时土壤浇水。第一次定植水浇透后,间隔一周后浇第二次水;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持水与透水情况,进行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水绝不是越多越好[8]。新植大树根系吸水功能减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过大,反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对发根不利,严重的会导致烂根死亡[9]。在夏季干旱时一般每隔2 ~ 3 d浇一次水,同时,要检查底部排水效果,要防止树穴积水。二是树体根系营养补充。在树木移栽过程中和移栽后,根系无法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打破了原有的养分平衡,树体要维持原有的生长状态,就必然不断地消耗着树体自身的养分,若不及时补充供给植物根系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就会影响到植物的发根力、发根数量和树木的成活率[10]。因此,对古树树干进行定期以“人体输液吊水”方法输植物营养液(上海园林科研究所生产的植物活力素、四川国光农化公司生产的国光施它活),以采用外部供给的方法保证树体营养,通过营养补充是为了帮助古树较好的渡过恢复前期。在树干挂营养吊液同时要对根部进行营养补充,使用浇灌型“国光根动力”进行根部浇灌,促进古树生根;但在养护期后期(第三年)施钙镁磷肥、花木种植的专用肥,以“少施多次”为原则。

3.3 树洞修补,病虫预防

树洞修补项工作主要是针对生长势较差,木质部腐烂较严重,形成中空的几棵古枫香树。腐洞经长年的日晒雨淋,虫蛀菌腐,树体木质部会继续高度腐烂,只剩躯壳,最后失去抗压抗折能力而威胁生命;因此,及时采取防腐措施势在必行,须尽力保护木质部不被腐烂或减慢腐烂速度,修补树洞,使主杆强劲有力,外形完整。定期观察检查古树与地面植物的病虫害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以保证古树正常树势恢复。

3.4 预防灾害,建立档案

做好灾害性天气对古树的保护工作,包括抗涝、抗旱、抗台、抗雪等工作。视具体情况对古树设围栏、安装避雷装置等;建立古树养护保护管理档案。

4 结论

4.1 试验结果

对“挡”在文成县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工程的“龙川岭”上的22株枫香树古树进行迁移保护技术措施后,18株枫香树古树已生根萌芽抽枝成活,有2株枫香树古树当年秋季死亡,有2株枫香树古树当年秋季有萌芽抽枝,第2年夏季过后死亡;整体成活率达80%以上。

4.2 死亡原因

2株当年秋季死亡的为1号、3号枫香树古树,2株第2年夏季过后死亡的为15号、18号枫香树古树。通过对4株移植死亡枫香树古树重新挖掘放倒进行死因分析,枫香树古树移植失败主要原因跟枫香树古树个体内因(生长势、根系)有关,生长势趋濒死与侧细根较少的3株枫香树古树(3号、15号、18号)全部死亡,1号枫香树古树原因是地上部分树干与主枝太大,再加上侧细根较少,结果是地上部分蒸腾量大,地下根系吸收能力差,造成“树体收支不平衡”而死亡。

4.3 结语

(1)枫香树古树移植是一项系统工程,移植过程的各环节都要遵循正确的技术操作流程,在采取传统技术措施基础上,还需运用现代新技术(涂抹伤口防腐剂、根伤口涂抹生长素、挂吊营养液、根灌生根剂、安装喷雾装置)才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2)枫香树古树移植不但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且费时费力、成本高、风险大。另外,枫香树古树再生能力弱,可塑性较差,移植后的枫香树古树的树形与冠幅难以恢复,影响枫香树古树原有的自然美,降低景观价值。

(3)古树移植的原则要坚持“重在抢救保护与利用”原则。研究者认为除了重大民生项目通过论证确实无法就地保护而需要移植保护或自然灾害受损需要抢救的古树之外,任何破坏古树的乱移行为都要制止。坚决反对急功近利、一日成林、一夜成景、违背科学的“大树古树进城”的城乡绿化发展理念,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 赵斌,吴世斌,胡荣伟,等. 文成县“红枫古道”枫香古树衰弱原因调查与复壮技术初探[J]. 浙江林业科技,2012,32(5):66-69.

[2] 姚艳娥. 浅谈枫香实生大苗的移植与管理[J]. 中国园艺文摘,2008(6):20-21.

[3] 张选宏. 大树移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5):259-261.

[4] 王鹏,强恩光. 浅析大树移栽技术及保护措施[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5):40.

[5] 曹涤环. 大树移植不宜阴阳错位[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9(11):39.

[6] 黄自文,周俊辉,钟炽威. 绿化施工中非季节大树移栽技术的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30-32.

[7] 张浩洋,谢田富. 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J]. 辽宁林业科技,2009(6):56 –57.

[8] 景慎好. 大树移栽技术的研究[J]. 科学之友,2008(1):146-147.

[9] 董月琴. 大树移栽技术及后期养护管理[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4):55-56.

[10] 李翠兰. 树干输液在大树移栽中的应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4):278-289.

Transplanting Technique for Ancient Liquidambar formosana in the Non-proper Season

ZHAO Bin,WU Shi-bin,ZHU Huan-teng
(Wencheng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Wencheng 325300, China)

Twenty two ancient trees of Liquidambar formosana were needed to be transplanted caused of highway project in Wencheng, Zhejiang province. Techniques for better survival rate of bare-rooted transplanted ancient trees were as follows, selection of similar habitat, improvement of soil, cut of roots once a year(during 2 years), planting trees with ex-direction, and maintenance measures.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ed ancient trees reached 80%.

ancient tree; Liquidambar formosana; non-proper season; transplanting

S73

B

1001-3776(2014)05-0060-05

2014-05-22;

2014-08-15

文成县科技计划项目(201249)

赵斌(1971―),男,浙江文成人,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与林业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文成县古树树干
为什么树干不是方的?
圆梦微心愿 爱心助成长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浅论文成县农房集聚发展现状及创新型策略
三类空间开发评价与划分研究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古树绿荫
百年古树东岛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