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务微博热冷需有自知之明

2014-05-15赵伟聂玉斌

网络传播 2014年4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机关公安

赵伟+聂玉斌

警务微博是目前我国发展较快、影响力较大的政务微博。同时,也是已成体系和规模的警方自媒体之一。在维护社会稳定、发布警务信息、引导涉警舆情、提供公共服务、和谐警民关系和协助案件侦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公安工作群众路线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警务微博的迅速发展,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应和学者们的高度肯定。一批警务微博积极参与各类打榜、入榜,红红火火。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警务微博名存实亡,冰冻三尺。当下对警务微博的盲目乐观或应付排斥无助于对警务工作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建构。警务微博运营者冷暖自知,更需有热与冷的自知之明。

警务微博热的助推力

民间话语力量崛起。伴随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诉求日益多元,微博等自媒体为民意表达开辟了途径,民间话语力量崛起,官方话语体系面临挑战。各级政府审时度势,加强对互联网的管建,主动入网与网民互动沟通,发布权威消息,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回应热点,密切政民关系,化解现实矛盾,提升政府形象,警务微博应运而生。截至2013年底,我国有2.81亿微博用户,较2012年底减少2783万。但是,在六亿中国网民中,45.5%的微博使用率亦属高频。况且,在减少使用微博的人中,37.4%转移到与微博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信息衔接、人群互动都密不可分的微信中。警务微博在打通官民两个舆论场中的生力军作用不可小觑。

社会管理创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各种矛盾交织凸显,社会管理领域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和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社会管理职能,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责无旁贷,使命重大。警务微博的开通和管理是公安机关在当前形势下网络问政、理政与执政的突破性创新,是公安工作群众路线在互联网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警务微博以开放、平等、即时、互动的特点顺应了新时期警务工作需要,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加强了网络舆论引导,成为公安机关推进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

网络舆情倒逼。在当今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涉警负面舆情增多是不争的事实。“躲猫猫”事件、“罗彩霞案”、“我爸是李刚”等案例的曝光,频频将警察群体推入舆论漩涡。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公安机关作为集刑事、行政执法权于一身的政府部门,能否正确及时引导社会舆论,事关公安工作发展全局乃至政府形象。公安机关需要充分运用好信息化手段,提升社会管理效能。警务微博的开通,一方面,公安机关可以通过粉丝言论,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网民利益诉求,找准公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而改进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公安微博强化舆情监测引导,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防止负面舆情扩大,挤压不实恶意炒作和谣言传播空间。

警务微博脱离警务必冷无疑

从笔者电询交流的全国数十省份省级、地市级警务微博管理员的情况看,各地存在运维人数少(尤其是县级公安机关普遍仅一人、甚至文员在运维)、运维警种杂(主要包括办公室、指挥中心、宣传、网安)等问题,疲于应付的心态远高于微博对警务工作真正意义的认识,更谈不上借助微博主动议程设置来达成警务工作的目标。正是这种目标的不明确,导致了大量“空壳微博”、“僵尸微博”的产生。如某公安分局官方微博的关注对象只有日本艳星苍井空一人,形成警务微博目的性强烈缺失的负面案例。

信息发布无力。根据信息内容与公安工作的关联度划分,警务微博发布的信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是政务类信息。与公安机关当前工作相关度最高,包括公安机关办案涉及到的案件进展、真实情况、网络辟谣、通缉通报信息及规章规定等内容,具有时效性、权威性、发布主体不可替代性;第二类是服务类信息。包括多发案件防范警示、路况气象、公众活动注意事项、自然事故灾害危险应对措施等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权威性,但不具有发布主体的不可替代性;第三类是生活类杂文轶事。这一类信息与公安工作相关度最低,不构成公安微博特色内容。但在现实操作中,这类微博的发布量确实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江宁公安在线”、“平安中原”等影响力较大的微博中,此类博文占比在80%以上。究其原因,通过警务微博处理政务类、服务类信息,可能意味着重大的责任,警务微博对职能范畴权威消息进行回避,转而偏向娱乐化消息的传递,可以说是一种担当规避手段。

互动交流不够。从微博的功用来说,警务微博是实现警民互动的有效机制。在这一机制下,警务微博及时提供各种警务信息,并通过微博得到百姓的反馈,进而对修正决策提供参考。对于百姓来说,可以通过警务微博提供的权威信息,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及时反映利益诉求,实现实质性的建言献策,及时发现问题,对公安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但现实情况是重大警务活动信息“圈内互动”,重大敏感事件“静止不动”;上级指令下级互动,私人账号互动官方账号;一批网民群众@被视而不见或者无暇回应,警民互动远远不够。

内容亲民不足。部分警务微博发博量大,受到网民热捧,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热闹更多源于微博形式的亲民而非内容的亲民。虽然在形式上使用“童鞋”、“杯具”、“蜀黍”等网络流行语,给了网民超越常规之外的惊喜,但从传播内容上看,发布的微博内容(包括图文)基本相似,极少涉及重大公共事件和公共决策内容,网民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决策、积极建言献策的内容更是极少在警务微博上得到反馈,警务微博仍然清晰凸显“以我为主”、“自言自语”的传播方向。

答疑解惑缺位。目前,很多警务微博只流于形式空间的创建,缺少向警务工作延伸的有效思考和努力,很多警务微博对网民投诉举报和反映的问题反馈缓慢,甚至置之不理。网上报警、网上信访等警情处置未形成网上、网下的规范衔接。严格说,这种工作状态与《人民警察法》第21条规定的内容相悖: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花边娱乐过度。新浪微博研究报告显示,党政微博和公务人员微博中,私人性、情境性的微博信息均占比50%以上,如果考虑到相关信息的活跃程度,私人性、情境性的微博信息的传播力度更远远高于纯粹的政务信息。在警务微博中,大多数的警务微博都额外承担起媒体微博的职能,大量发布娱乐类、新闻类的消息,用花边娱乐吸引网民眼球和浏览量,大大偏离了公安职能定位。

公安系统的警务微博建设历经数年发展,无论在规模还是管建机制上都日臻成熟,更应按照“善用网络、善待网络、善管网络”的原则,围绕网上警务职能定位的落实,积极运用新媒体工具,做好为民织博、警民联动,宣传发动更广大的社会群众参与到平安示范区的建设中来。惟其如此,警务微博方能在担当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使命中稳步前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机关公安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公安报道要有度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