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轴的结构设计之探讨

2014-05-15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轴段键槽转矩

于 辉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

0 引言

轴是机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其结构合理与否关系到与之配合的零件的工作性能及其结构设计,影响着机器的预期性能。轴不但支承轴上的回转零件,而且传递运动和动力,一旦失效将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轴的设计非常重要。轴的设计包含两部分: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轴安全可靠工作的前提是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为使轴上零件准确定位、具备良好的加工和装配性能,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轴。

1 轴的功能元特性属性

机械中轴既支承其上安装的回转零件,实现回转运动,又传递转矩和运动。轴与箱体间用轴承支承,保证其工作的可靠。由于所受载荷的不同,可将轴分为心轴、传动轴和转轴。心轴在工作中只承受弯矩,不受转矩,产生的变形是弯曲变形;传动轴在工作中只承受转矩(或有少许弯矩),产生的变形为扭转变形或以扭转为主;转轴在工作中既受弯矩又受扭矩,产生组合变形。由于心轴和传动轴所受载荷简单,故直径变化小;转轴上需要安装回转零件,考虑各零件的定位、载荷变化、支承及密封要求,其直径变化较多。

轴的功能元特性属性包括:①轴上多数零件有确定的位置,即需要轴向定位;②传递转矩,即零件应周向固定;③实现预期滑动,即相对滑动表面有耐磨性;④轴要进行机械加工,即良好的加工工艺性;⑤轴相对机架位置确定,一般由两端支承;⑥能承受载荷,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等。

2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实质是确定结构形状和尺寸,即确定各段的长度和直径,并兼顾轴的加工性要求。

2.1 轴的结构设计原则

轴的结构受下列因素影响:①载荷;②轴上零件数量和位置;③零件在轴上定位;④轴承的类型及尺寸;⑤轴的加工工艺及装配方法等。此外,轴的结构与设备整体结构有关,设计轴时应全面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无论影响因素多少,为了很好地保证轴的功能元属性的实现,轴的结构设计都应满足以下原则:①轴及装在轴上的零件有准确定位;②轴上零件应便于拆卸和调整;③良好的加工工艺性;④尽量减小应力集中;⑤受力合理,有利于节约材料减轻轴的重量。

2.2 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轴的结构设计方法很多,最简便且科学的方法是根据轴的载荷情况和轴上回转体的类型、尺寸、固定方法及装配工艺综合考虑。下面以单级减速器输出轴为例进行说明,其结构如图1所示。

由力学分析可知,在齿轮作用处轴的载荷最大,从等强度理论和经济性考虑,轴的形状最好是抛物线回转体,但从机械加工工艺性看,这种形状不便于机械加工,也不便于轴上零件的固定,考虑轴的拆装工艺,常用阶梯轴,即中间粗,两端细。

2.2.1 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由图1分析可知,轴段①只受扭矩作用,且直径最小,故可以应用强度计算公式确定其直径:

其中:T为工作转矩,N·mm;P为轴传递的功率,k W;n为 轴的转速,r/min;C1为与材料有关的系数;[τ]为考虑弯曲影响后的材料许用扭转剪应力,MPa,其值见《机械设计手册》。

根据公式(1)计算出最小直径,考虑键槽对轴强度的削弱程度,在计算出的最小直径基础上增加3%~5%,并圆整至标准直径,同时兼顾联轴器的内孔直径。

图1 单级减速器输出轴

2.2.2 轴的外形设计

轴的外形设计是轴结构设计中的核心部分,以轴所受载荷和轴上零件的类型、布置、固定方式、装配工艺、加工工艺等综合因素为依据,力求轴的形状简单,阶梯数尽可能少。

就图1的减速器输出轴而言,在确定最小直径的基础上,考虑联轴器的可靠定位,使其在承受轴向力时不发生窜动。一般来说常用轴肩实现轴向定位,如1图中联轴器、轴承、齿轮等都有一侧采用轴肩定位。轴肩与轴段的过渡圆角半径R必须小于相配零件的倒角C;定位高度h一般取(0.07d+2)mm~(0.1d+5)mm;轴环直径D=d+2h。内外角的装配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内外角的装配关系

对于轴肩⑥的直径,应根据轴承型号而定,非定位轴肩不受此限制,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

轴段①的长度l1必须小于半联轴器长度,以保证联轴器紧密结合;轴段②长度l2考虑轴承盖宽度及联轴器与轴承盖间空隙;轴段③长度l3由轴承宽度B、轴承端面凹进减速器内壁尺寸Δ1、齿轮端面与减速器内壁的空隙尺寸Δ2及轴段④凹进齿轮端面尺寸(通常取1 mm)四部分组成;轴段④长度l4必须小于齿轮轮毂长度1 mm;为保证齿轮定位可靠,轴段⑤长度一般取l5=1.4h4(h4为轴段④上零件的定位高度),必要时可调整;轴段⑥长度l6=Δ1+Δ2-l5;轴段⑦长度l7应不大于轴承宽度B。整轴长度L可圆整,其误差由l2消化。

2.2.3 确定轴的草图

根据上述确定的直径及各段轴的长度绘制草图,为减小应力集中应设计过渡圆角,同一轴上尽量使圆角半径相同。为装配方便应在轴端设计倒角,并使倒角尺寸相同,便于切削加工。另外,同一轴上的键槽应设置在同一母线上,以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工序成本。

2.2.4 轴的强度、刚度校核

根据轴的受载情况,结合草图建立力学模型,应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校核轴,若强度不足,应进行综合考虑,适当修正。对于重要的轴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还必须同时满足刚度要求。

2.3 轴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影响轴性能的因素很多,除上述显性因素外,还有下列隐形因素:

(1)毛坯原料。锻材的中心强度较弱,当阶梯轴直径变化较大时,不宜选择锻材棒料,而应选择接近精加工尺寸的锻造毛坯。

(2)采用过渡段。在轴径变化大的地方,要尽量采用平缓过渡或过渡段,如图3所示。

图3 过渡段应用

(3)一端限位。支承轴的两个轴承,应设计成一个固定限位、另一个可微量伸缩的支承系统,否则,在受热时将发生拱起,使轴发生过大变形而不能正常工作。

(4)合理使用挡圈。在轴上零件定位时,要合理采用挡圈,不要用挡圈承受推力。必须用挡圈时,要严格控制挡圈槽的精度,绝不允许倾斜安装。

(5)注意轴上螺旋的方向。为了防止轴上零件的松动或脱出,在没有制动器且用螺母紧固的场合,螺纹的旋向必须有助于(在轴旋转时)旋紧。

(6)键槽角部应有圆角。为了传递转矩,一般采用键在轴上连接回转件,转矩集中由键传递,键槽受力一侧成为最薄弱部分,所以,国标规定了键槽角部的圆角半径,设计时必须考虑其应力集中的问题。不仅如此,还要求不能在键槽角部留有刀纹。

3 结束语

轴的结构设计是轴系设计的核心,也是机械设计的关键,能够科学合理设计出安全可靠、经济性能好的轴始终是人们研究的方向。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多学科融合,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创新设计的关系,在满足轴的强度、刚度的同时,兼顾考虑其加工工艺性、安装工艺性及加工成本。

[1] 于辉.机械设计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黄书晔.轴的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5):78.

猜你喜欢

轴段键槽转矩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模态分析与实验研究
基于并联式平台的船舶轴段定位及工作空间分析
卷取机转矩控制技术优化卷形
加工深孔内键槽专用动力铣杆的设计
一种带键槽圆轴的半导体激光熔覆方法
容错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一种无缝钢管管端在线超声检测时端部水密封装置
基于分级变频的高转矩软起动器
借助标准圆柱测量键槽对称度的方法
1 100 MW级汽轮发电机轴系动力特性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