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作者介绍,为阅读课教学添光彩

2014-05-14尹宏晶

中国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阅读课资料作家

尹宏晶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中对文学常识有这样的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文学常识也是中学语文的常规考点。所以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对重要的作家介绍,要么依照注释,照本宣科,例行公事;要么功利性很强,只为应付考试,没有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此外,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作者简介,也肯在课堂上花时间作介绍,但对资料往往是全盘使用,没有针对性,无法为课堂增加亮点,很是遗憾。

因此,怎样用好、用足作者简介,让作者简介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添光增彩,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潜心研究。

二、作者简介在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1.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而生动的作家简介正好用于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进而生发对其作品的学习兴趣。

2.利于文本解读的深入和扩展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教学活动要为文本解读服务,而恰当地使用作者介绍,可以推动文本的深入解读,同时还能扩大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的内涵,增加课堂的厚度。

3.播撒课外阅读的种子

叶圣陶先生曾有这样一句论断:“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渗透课外内容,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架设课外阅读的桥梁。而作者简介正是起到了桥梁作用,能够很好地由课文扩展到作者的其他作品,供学生做课外阅读。

三、巧用作者介绍、为阅读课教学添光彩的实践策略

1.适当剪裁,为我所用

(1)注意依据教学目标来取舍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统领,所以剪裁作者介绍时要依据教学目标。我们在剪裁作者介绍的相关资料时,要保留、突出那些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内容,但注意不要以此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应该用它来推动学生的思考,抑或印证学生的思考。

如教学《华南虎》一文时,我找了作者牛汉的相关介绍,主要是其生平经历、创作流派和代表作品。

但是我教学《华南虎》一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解诗歌的主旨,而非文学常识的积累,于是在学生谈完“诗人借助华南虎的形象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个问题后,我出示了经过剪裁的作者介绍:

该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虽然只有两句话,但切中要害,学生透过诗人经历马上明了:诗人主要是借虎的意象来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羁灵魂的颂扬。

(2)注意人文内涵,滋养学生心智

在《语文课标》的总体目标中有这样的要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为文学除了实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内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性价值。因此,在我们准备作者简介时(特别是写实类的文章),要特别关注作者的思想言论、为人处世等,让作者高尚的品质滋养学生的心灵,健全他们的人格。

如介绍贝多芬时展示他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介绍史铁生时突出他如何在瘫痪后成为一个让人折服的作家;介绍陶渊明时凸显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节操……总之,教师要用作者高尚的情操来引领学生成长的步伐。

(3)注意去粗存精

《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的要求。有些作家或其作品从他们所生活的年代到今天都很有影响,但其生平对我们解读文章本身没有多大意义,这类作家我们只需要介绍一些最重要的常识。比如在介绍《三峡》一文的作者郦道元时,只需要明确作者所处朝代和代表作品《水经注》即可。而有些作者没有什么影响力,对解读文本也没有帮助,索性就不介绍了。

(4)注意选用新鲜的材料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升。那么,我们在介绍作者时就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尽量选用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材料,让学生耳目一新,更上一层楼。

比如鲁迅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作家,人教版初中6册语文中共有他的八篇文章,《风筝》是其中的第一篇。教学《风筝》时,我们肯定要介绍鲁迅的本名、幼年经历、主要作品和评价等,但是在教学他后面的7篇文章时,就不能重复这些内容了,必须要有所侧重,让学生结识不同的鲁迅,给学生“活水”。如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要突出他身上的“战斗性”和“民族魂”,这样,学生的认知才会不断提升。

(5)注意容量,不可喧宾夺主

阅读教学中的作者介绍只是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甚至有的课文中根本不需要作者介绍,因此教师在剪裁时要注意作者介绍所占用的时间。如介绍曹雪芹这样的大人物,恐怕一节课的时间都不够,所以我们不可喧宾夺主,作者介绍只是我们阅读课上的绿叶罢了。

2.找准时机,适时出现

教学阅读课时,须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而适时引入与作者相关的一些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中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所以教师应当精心挑选作者介绍出现的时机,让其适时地出现在学生对文本解读出现困惑、深入理解出现障碍之时。此时,引入作者资料,会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之感。

如教学《答谢中书书》,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任何课外资料的话,那么单就文本,学生可能只理解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这样显然不够深入。而这时就可以出示作者介绍: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人世的混浊,隐居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当学生看完这段资料后就能想到作者觉得这美景是人间仙境,愿意归隐山林的情感。而这时出示的作者资料就填补了书本的空白,推动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3.形式多样,避免单一

在介绍作者时,多数教师以文字介绍居多,形式较单一。其实我们可以多花点心思,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也可几种形式相结合,让教学形式多样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面对纷繁的作者资料,我们必须认识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情况。巧妙地将作者资料引入语文课堂,既可增加课堂的广度,又能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解读文本有帮助,从而为语文课堂添光加彩。但我们要学会甄别,分清良莠,慎重选用,把握时机,发挥它应有的效应,让作者简介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

教师能否恰如其分地选择、处理作者简介资料,与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等有直接关系,所以教师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

(责任编辑:张迿)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课资料作家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作家谈写作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我和我的“作家梦”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