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1)

2014-05-14王晓庆王晓莉高佩佩张玉莲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护士长评判思维能力

王晓庆,王晓莉,高佩佩,张玉莲,郭 雄

护理查房是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或护士长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1]。护士长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基层实施者,是协调科室内外关系、沟通传递信息的重要桥梁,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护士长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升[2]。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借鉴临床先进的管理思路,有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进而满足病人健康问题的需求,使病人得到更加完善的治疗和护理[3]。我院自2013年4月起,试行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3年9月入住骨科病人400例,男183例,女217例,平均住院12d。将400例病人按照入院先后排序,按照奇数和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病人。纳入标准:①12岁≤年龄≤80岁;②思维清晰、语言能准确表达的病人;③住院天数≥2d的病人。剔除标准:①年龄在12岁以下;②思维不清、语言不能准确表达的病人;③住院天数少于2d的病人。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查房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查房,每月查房1次。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选取某2个典型病例,由1名资深护士主查,就典型病例进行剖析、发言、解答,提出护理问题及措施,并总结评价。观察组运用新型护理查房模式,护士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主班护士留办公室)在每日晨会后行床边查房。人员与制度:试行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前,护理部对全院护士长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查房的目的,掌握具体实施的方法,明确查房的对象和重点,提高护士长查房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查房质量标准,比如特殊、危重症病人质量标准等,使得护理查房目标明确且有据可依。具体方法:①责任护士07:30到科室,与夜班护士床旁交接班,熟悉本组病人夜间情况,特别是危重病人的病情与治疗护理情况,明确当日护理要点,就查房可能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②晨会结束后,护士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对全科病人逐一查看,重点针对新入院、病情变化、危重症、当日手术、大手术后病人及罕见、疑难病例。责任护士汇报病史及治疗护理落实情况,提出护理重点及难点问题,责任组长进行补充,最后护士长对查房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规范。③注意事项,在查房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从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等多方面了解病人,注重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实现整体护理。④质量控制,护理部不定期对各科室新型护理查房模式试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组织各科护士长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对查房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意见。每月评选出新型护理查房模式试行效果较好的科室,组织护士长观摩学习,不断改进方法,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1.2.2 评价指标

1.2.2.1 护理服务工作质量 应用韩俊林等[4]研制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分,由经过培训的质控成员每月检查4次。护理服务质量主要从病区管理、护士形象、服务态度、护士工作能力、健康教育方面进行评价。评分越高工作质量越好。

1.2.2.2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应用冯志英等[5]编制的《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由科室质控成员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护士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健康教育5个方面,共22个条目,满分100分。

1.2.2.3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由护士长对科室护理差错、纠纷、投诉、安全隐患等不良事件进行检查、统计、上报。

1.2.2.4 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 由专家统一命题,进行专科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核依据护理操作流程标准考核。

1.2.2.5 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 评判性思维能力应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问卷(CCTDI)[6],包括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7个分量表。1.2.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服务工作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服务工作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次数 病区管理 护士形象 服务态度 护士工作能力 健康教育对照组 24 16.4±1.8 15.2±2.1 17.3±1.3 17.2±1.9 16.4±1.7观察组 24 17.4±1.3 16.1±0.9 18.3±1.1 18.2±0.9 18.2±0.9 t值 -2.091 -2.102 -2.635 -2.432 -4.020 P 0.042 0.043 0.012 0.021 0.000

2.2 两组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理论考核成绩 技能考核成绩对照组15 78±4 85±6观察组 15 92±5 91±5 t值 -8.240 -3.071 P 0.000 0.005

2.3 两组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寻找真相 分析能力 求知欲对照组15 36.3±4.5 43.1±6.6 45.5±5.7观察组 15 40.4±5.8 48.3±5.8 51.2±6.2 t值 -2.201 -2.318 -2.669 P 0.036 0.028 0.013注:仅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

2.4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 实施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查房一般为三级查房,即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查房,这种模式在大多数医院运行。常规的护理查房,由护士长选取病例,指定资深护士主查,每月进行1次,其形式拘泥,频次低,护理人员和病人参与面小,预见性护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致护理质量难以保障。新型护理查房模式通过每日评估病人,了解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预见性地发现护理难点及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加以指导,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开展工作,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是韩俊林等[4]经过系统科学的方法研制的,此表经统计学方法评价,其信度和效度均较高,可作为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应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对实施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前后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分,显示实施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后,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尤其在服务态度、护士工作能力及健康教育方面效果显著。

3.2 实施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能力素质 在查房过程中,护士长扮演着病房管理者、信息传递者和学科带头人等多重角色。资料表明,护士长的资历、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查房的质量[7]。护士长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更新观念,使自身业务水平、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在医学实践中,评判性思维是指包括知识、态度和技能在内的专业能力[8]。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护士仍习惯于被动地按医嘱和常规模式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评判性思维问卷经彭美慈等[6]对其信效度进行研究测试,该问卷能够反映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应用该问卷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施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前后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型护理查房模式的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对专科疾病有更深刻的了解,能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操作技能,为此护理人员需要经常查阅资料、总结归纳,了解各类疾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以便更详尽、更专业地观察病情和实施护理,能预见性地发现护理问题并予以解决。同时,为了在查房时汇报准确,解答病人疑问,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更新专业知识,极大地激发了护理人员自主学习的热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3 实施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9]。现代护理安全管理注重前瞻性和全程动态管理,这样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10]。新型护理查房模式,护理人员能预见性地发现护理问题及安全隐患,及时实施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了护理差错、纠纷、投诉、安全隐患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也有研究表明,合格的员工在工作中发生差错的概率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医疗质量与安全提供了保障[11]。实施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后,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高,为护理安全提供了保障。病人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应用冯志英等[5]编制的《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施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前后,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型护理查房模式要求护士长每日带领全科护理人员一起到病床前查看病人,在查房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亲切交流,了解病人病情及身心需求,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及健康指导,使病人感觉到被重视,增加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提高了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4 小结

新型护理查房模式的实施,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升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养,为大家创造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团队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护理质量。

[1]赵玉香.总护士长组织护理查房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4,4(8):53-55.

[2]姜小鹰.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3-74.

[3]潘玉珍.我国护理查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9):641-642.

[4]韩俊林,王润兰,李建华.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的初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12-15.

[5]冯志英,王建荣,张黎明,等.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3-66.

[6]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4-647.

[7]丁小容,邓小梅,罗捷,等.科室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40-141.

[8]Jenicek M,Hitchcock DL.Evidence based practice:Lo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medicine[M].US: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ress,2005:3-17.

[9]米新翠,刘英,宋玉萍.严格不良事件风险防范 提升护理服务品质[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8):1001-1002.

[10]张瑞敏,杨春玲.护理风险管理与病人安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45.

[11]葛建一,金艳.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3-56.

猜你喜欢

护士长评判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总护士长管理理念对年轻护士长的管理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