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环境类科技期刊出版资源的调查与优化

2014-05-14张水龙刘技文

天津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科技期刊天津市

张水龙,刘 臣,刘技文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天津 300384)

0 引 言

科技期刊出版与科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对此,卢嘉锡院士曾经有过非常形象的比喻:“既是‘龙尾’也是‘龙头’——要重视并做好科技期刊工作”[1]。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期刊出版和科学研究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游苏宁曾将之概括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内忧”和“外患”:内忧涉及科技期刊的功能、投入、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期刊的支持、管理体制、转企、期刊运营、新型出版形式、出版产业人才、出版语言等。[2]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破解这些发展难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共同思考。出版体制改革和转企改制,为关心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的社会各界提供了新的思路,随之而来的研究与探讨又为业界行动提供了理论基础。[3]在国家的层面上,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的清华大学已经出现了改革的试点,但众多分散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依旧还处在观望、等待之中。由于科学技术期刊出版活动的管理除了实行主管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管理外,同时还实行属地管理,因此,在地方层面上推行期刊体制改革时情况就更复杂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整合其科技期刊资源,通过改革实现出版工作的优化,进而促进地方的科学研究,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上述考虑,笔者以天津市为例,以环境科学类科技期刊为对象,开展案例研究,期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密切关注科技期刊发展的相关方面提供一点参考。

1 调查结果

1.1 天津市环境科学类期刊的出版资源

利用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调查了天津市与环境科学相关的科技期刊出版资源的基本情况,涉及的期刊列于表 1。从目前的管理体制来看,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刊号仍是最大的资源,没有刊号就无法实现正常出版,也就无法实现学术期刊的正常功能。从掌握的资料看,天津市拥有正式CN号并且出版环境科学学科内容的期刊总数还不少,还可进一步细分为专门出版环境科学学科论文的专业期刊、有专门出版环境科学学科论文栏目的专业期刊、接受环境科学学科论文的综合性期刊 3种类型。根据调查资料,概括出天津市环境科学期刊出版资源有如下特点:①有一半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非天津市市属单位,属于驻津单位在办刊;有一半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为天津市市属单位,且以大学为多,所办刊多为大学学报。②期刊主办单位呈现事业单位(大学、科研院所)为主的特点,同时学会、协会参与办刊的情形比较多,并强化了期刊的专业性。③CN号中代表学科类别的代码不只有 X(代表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而是还有别的代码。④刊期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半月刊和季刊较少。⑤约有一半的期刊建立了网站,并利用在线投稿系统处理业务。⑥主办单位领导(校长、所长、院长)亲任主编的现象比较普遍。

表1 天津市与环境科学相关的科技期刊Tab.1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Tianjin

1.2 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机构概况

利用天津市教委和天津市科委等网络资源调查了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情况。总体上,这些机构可分为高校、科研院所中心(含改制的)2类。

本次调查共涉及驻津和天津市市属8所高校(见表 2),他们是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实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比如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具有完整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培养体系,还拥有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天津城市建设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不但能够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士,同时也是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单位。②鲜明的研究特色,比如天津大学的工科特色,南开大学的理科特色,天津城市建设大学的市政特色,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与化工特色,天津科技大学的海洋与轻工特色,天津理工大学与安全紧密联系的特色,天津师范大学的地学特色。③学科建设得到各级政府部门一定的支持,比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都是天津市一级重点学科,南开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还是国家重点学科;天津工业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天津市高校“十二五”综合投资建设的重点学科;再比如南开大学拥有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天津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城市建设大学拥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水质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拥有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表2 天津市与环境科学研究相关的高校Tab.2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engaging in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Tianjin

本次调查共涉及驻津和天津市市属多所科研机构,他们是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并有这样几个特点:①科研院所以中央驻津单位较多,天津市市属单位较少;②各科研机构研究特色鲜明,整体研究方向多样化;③有不少科研院所建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比如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有农业部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科技部国家城市给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科技部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发改委石化工业水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有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有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卫生学环境医学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环境保护部的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天津)中心、天津市恶臭控制技术工程中心和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此外,有的机构还能够接收博士后。

2 改革面临的问题

认真学习《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4](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发现传递的信息既是明确的又是含糊的。明确的是“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含糊的是“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主管主办在各地区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方案,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由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或地方按照上述程序报送”。虽然有专门的一段“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但区区 600多字却难以囊括纷繁复杂的科技期刊出版状况,“实施办法”颁布至今仍未见更详细的、易于操作的实施细则。仔细对照“实施办法”,本次调查的期刊编辑部都属于改革对象,由于各个编辑部的实际情况不同,改革面临的难题也就各异,结合前述调查结果,可以概括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如“实施办法”指出的“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是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更是科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在规划层面上应如何协调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与科研部门、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②诸多的驻津单位所办期刊的改革是跟随其在京主管部门还是考虑与所在地统筹规划;③各天津市市属单位所办期刊的改革是由其主办、主管单位主导还是打破主办单位甚至主管单位界限重组资源;④可暂时保留的“具有领先水平、能代表国家学术水准”的期刊编辑部,究竟要如何认定,能保留多久。

3 创新发展的建议

多年来天津市环境科学类(包括相关的)期刊的存在,依靠其科学记录功能和学术交流与科学传播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天津市的环境科学研究,但是,这些期刊是否真正反映了真实的研究水平?显然不是的,由于缺少被 SCI、EI收录的专业性环境期刊,大量优秀、高质量的环境论文流出了天津市,造成期刊现状与研究实力不相称。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到,众多的研究机构、不俗的研究实力呼唤天津市拥有领先水平的、高学术水准的环境期刊。改革为期刊编辑部带来的不只是机遇还有挑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在天津市范围内优化刊号这个最大的出版资源,抓住改革机遇,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 CN号中 X下的期刊;②争取驻津单位所办期刊的改革与所在地统筹规划,留住资源,并实现优化;③打破现有主管、主办单位的界限,实现作者资源、编辑资源、审稿专家资源的重组与优化;④建立包含不同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天津市环境科技期刊出版体系,不但要有“高”的(基础研究),甚至还要有“中”的、“低”的(技术工程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面地记录科学研究成果,才能保证科学家之间学术交流的畅通,而这正是科技期刊存在的意义。

[1] 卢嘉锡. 既是“龙尾”也是“龙头”——要重视并做好科技期刊工作[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0(1):2.

[2] 游苏宁,石朝云. 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忧与外患[J]. 编辑学报,2011(3):189-193.

[3] 胡琼华. 2011—2012年我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研究综述[J]. 中国出版,2013(12):21-24.

[4] 新闻出版总署.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EB/ON]. (2012-08-30)[2013-09-28]. http://www.gapp. gov.cn/news/1663/103393. shtml.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科技期刊天津市
科技期刊的分类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科技期刊的分类
纺织科学研究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