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蒯因的本体论思想及价值探析

2014-05-12李海峰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年2期

摘要:蒯因的本体论思想从“存在”问题开始,运用逻辑中的语义上溯方法,阐明了逻辑、存在、量化等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了“本体论承诺”和“本体论相对性”两个具有新型本体论思想内涵的概念,并结合当今社会的“科学实用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思想,成功实现了传统本体论的现代转化,表明了其在哲学研究中应有的地位。本文基于此,在总结了该理论价值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语义上溯;量化逻辑;本体论承诺;本体论相对性

蒯因是20 世纪美国重要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和逻辑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他的逻辑实用主义思想是在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基础上,再吸取美国的实用主义的观点而成,旨在强调系统的、结构式的哲学分析,主张把一般哲学问题置于一个系统的语言框架内进行研究。鉴于此,蒯因认为本体论问题与任何科学理论一样,也是为科学选择一种方便的语言形式和概念框架的问题,不应以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作为取舍的标准,当以是否方便有用为标准。

一.本体论承诺

蒯因所研究的本体论并不是传统的本体论问题。其认为,传统本体论是本体论事实问题,而他的本体论是“本体论承诺”问题,即是追问在一个关于这个世界的理论中所谈的是什么东西,是与语言有关而与外在对象的存在与否无关的本体论。

(一) 语义上溯

蒯因对本体论的研究中特别强调对语言的研究,他所谓的本体论问题并非是

一个事实性问题,而只是一个语言问题。蒯因指出:“一般地说,何物存在不依赖于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但是人们说何物存在,则依赖于其对语言的使用。” [1]95他把对世界中事物的讨论转变为关于对语言的讨论。因为语言是人们研究任何问题的共同基础,对语言的深入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本体论问题,而要澄清本体论问题,又必须依靠语言。

这种语义学水准的具体策略被蒯因称为语义上溯。“语义上溯的策略是,

它使讨论进入双方对所讨论的对象和与有关对象的主要词项的看法比较一致的领域” [2]266 。在蒯因看来,通过语义上溯将有关本体论立场的争论转变为关于语言的争论。如此,便可以澄清许多各自的立场,减少无效的争执,很自然地把本体论事实问题转换成了本体论承诺问题。

(二) 本体论承诺

如上所述,本体论承诺就是“我们说有什么东西存在”的问题,即一个陈述

或理论所肯定的本体论将取决于该理论的表述。按照蒯因的话说,“考虑的不是本体论的事实,而是对论说的本体论许诺。” [1]95这种承诺其实是一种约定,如当我们断言某事物存在时,其实是在约定该事物的存在。

然而,本体论承诺问题所要问的就是,我们在一个理论体系中到底约定了或承诺了什么东西存在,以及不同理论体系的本体论承诺的差别。如此,我们又必须进一步弄清楚两个问题:其一,本体论承诺的识别方法;其二,本体论承诺的认可标准。相应地,蒯因给我们的回答是“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3]1前者主张在研究一个理论的本体论承诺时,运用逻辑的方法先对其进行语义整编,确定该理论的量化公式,再确定量化公式中的约束变项应该取哪些值,便可成为该理论的本体论承诺。后者是蒯因运用方法所进行的认可,以“同一性”与“实体”关系为论述对象。这里的“同一性”是一种外延性的同一性,又叫做个体化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将自己与它物区别开来,那么这个对象就不能算作一个被承认的实体。如果一个对象的特性同于另一个对象的特性,那么,这两个对象就是“同一的”。[4]

二.本体论的相对性

本体论的相对性是承接着蒯因本体论承诺观点而来,对本体论进行的深入反思,为此他在《本体论的相对性》一书中进行过论证。这种论证又是从翻译的不确定性和指称的不确定性两方面来展开的。

(一)翻译的不确定性

翻译的不确定性就是:“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编写把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的手册,这些手册都符合全部言语行为倾向,但彼此之间却不相一致” [5]222。蒯因认为,这些翻译手册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在翻译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必然存在一种不确定性。

翻译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又是对意义不确定性的一种说明。按照蒯因“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的标准,意义是一种非实体,因为意义概念本身是模糊不清的东西,在翻译的过程中严格贯彻意义的同一性是没有的。在此,蒯因为我们设想了一种情景。一个语言学家来到一个说着完全陌生的土著语言的部落,这个语言学家想通过他的学习过程把土著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语言。但语言学家除了能够听到土著人说话的声音和动作外,对于土著人说话的意思和内部心理状态都一概不知。这样一来,语言学家就必须根据一定情况向土著人讲一些土著语言,通过他们的反应以及对照自己语言的章法,形成一种初步的翻译。当然,此种情景下所出现的翻译会是多种形式的,他们都是被蒯因所认同的,但是蒯因所强调的是翻译之间是可以不相容的。

(二)指称的不确定性

本体论相对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外延方面的不确定性,蒯因称之为“指称的不可测知性”,他指出:“不确定的东西不只是意义,而且是外延即指称。”面对翻译不确定性,不仅意义、内涵是不确定的,而且指称、外延也是不确定的。例如,语词“gavagai”到底指称的是“兔子”、“兔子的时间段”还是“兔子的未分离部分”,这是不确定的。[6]1既然如此,指称的不可测知性是如何影响翻译的呢?原因在于不同的分析性假设系统相容于若干可能的行为倾向,所以对同一翻译表达式,不同的分析性假设系统可能为它确定不同的指称。这里所谓的“分析性假设”是指根据一个特定语言系统(往往是翻译者的母语)作出的,反映翻译者所从属的语言的特征,进而反映出翻译者所从属的本体论框架。[6]2这说明,一个表达式所含的名称在不同的分析性系统里有不同的外延所指,没有孤立的、绝对的指称。[7]

三.本体论思想价值

蒯因的本体论思想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研究的方法及由方法所带取得的巨大成

果——本体论地位上。

蒯因运用逻辑和语言的结合法,重建了“本体论”在哲学中的地位,改变了整个分析运动的发展方向。传统的逻辑学界和哲学界长期以来对逻辑和本体论之间是否有联系、要不要研究本体论问题存在很大分歧。而蒯因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运用现代数理逻辑方法来讨论存在,认为无论是哲学还是逻辑学都不能回避或拒绝本体论问题,因为分析哲学家的理论都有一定的本体论前提,他们仅仅是用一种形而上学反对另一种形而上学。 [3]2

蒯因以一种现代的哲学思维去看待本体论,成功地完成了传统本体论的现代转化,进而恢复了其应有的地位。然而,当我们试图去识别本体论承诺的时候,却又会发现它的适用性比较狭窄。在蒯因那里,本体论承诺的特点是以量化逻辑作为背景框架的,故对本体论承诺进行识别之前,就必须要对日常语言或理论进行语义整编,将其改写为一阶逻辑语言方可进行研究。而这种语言形式的整编只适合少数的理论,自然语言中可用标准记法整编的理论并不常见。因此,也启发我们不断去思考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美]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C]. 江天骥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5

[2][美]蒯因.语词和对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66

[3]刘卫花. 论蒯因“本体论承诺”及其价值.逻辑学与科学方法论第7期2011.

作者简介:李海峰(1991-),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哲学系2012级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