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

2014-05-12罗黎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恩施州

罗黎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全国上下在本世纪头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同一张蓝图。为监测和反映恩施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展和成效,州统计局对全州2000年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测算结果显示,近年来恩施州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齐抓、速度和质量并举,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五大指数逐年提升,全面小康指数从2000年的41.51%提高到2012年的70.71%。

关键词:恩施州;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

一、恩施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评价

(一)从建设历程看,全面小康指数逐年提升

自2000年以来,在各届领导集体兴产业、促繁荣的战略措施和400万各族人民的奋斗下,全州小康指数逐年、加快提升:2000年仅为41.51%,历经十年发展,在“十一五”期末达到了总体小康,2010年全州小康指数达到63.32%(60%为总体小康);在接近“十二五”中期的2012年小康指数超过70%,达到70.71%,比2000年提高29.20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全州小康指数年递增在1~2个百分点之间,自“十一五”时期以来,全面小康指数加速提升,年增长区间在3~4个百分点之间。

(二)从五大监测领域看,资源环境指数、人民生活指数、民主法制指数超过小康指数

根据监测结果,五大领域实现较好的依次是资源环境、人民生活、民主法制建设,2012年相应指数分别为76.63%、75.66%、70.84%,已达到或超过七成,同时均超过70.71%的小康指数;而同期经济发展指数和文化建设指数低于小康指数,分别仅为61.46%和67.34%。

(三)从达标情况看,7项指标已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值

在39项监测指标中,已有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互联网普及率、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失业率7项指标评价值达到100%全面小康标准。平均预期寿命、单位GDP水耗、环境质量指数、城乡居民娱乐文化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社会安全指数5项指标评价值在90~99%。恩格尔系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受教育年限5项指标评价值在80~89%。评价值达80%以上的指标共计17个。

二、五大监测指标类别具体发展情况和评价值

(一)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发展指数从2000年的29.48%发展到2012年的61.46%,提高31.98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指数由9项监测指标组成,其中2012年全州人均GDP13492元,评价值23.6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评价值85.1%;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49.17%,评价值达10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17%,评价值6.6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52件,评价值14.87%;工业劳动生产率9.46万元/人,评价值78.79%;互联网普及率达58.99%,评价值达100%;城镇人口比重34.55%,评价值为57.58%;农业劳动生产率1.48万元/人,评价值为74.14%。

(二)民主法制稳妥前行,民主法制指数从2000年的64.17%发展到2012年的70.84%,提高6.67个百分点

民主法制指数由4项指标组成,其中基层民主参选率以全省平均水平代替,廉政指数暂未纳入计算,另外2项指标分别是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2012年,全州社会安全指数为 90.04%,社会安全评价值90%。2012年全州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0.74人,评价值31.96%。

(三)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指数从2000年的41.45%发展到2012年的67.34%,提高25.89个百分点

文化建设指数由5项监测指标组成,其中2012年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2%,评价值44%;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87.62元,评价值58.41%;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98.86%,评价值达100%;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48.47平方米,评价值为37.12%;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5.44%,评价值为90.63%。

(四)人民生活水平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指数从2000年的45.87%发展到2012年的75.66%,提高29.79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指数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7505元,评价值为30.02%;失业率4.1%,评价值达到100%;恩格尔系数45.52,评价值87.87%;城乡居民收入比3.29,评价值83.07%;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41平方米,评价值达100%;公共交通服务指数54.52%,评价值54.52%;平均预期寿命74.9岁,评价值98.55%;平均受教育年限8.53年,评价值81.27%;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1.63人,评价值83.8%;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9.23%,评价值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39.73%,评价值49.6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5.56%,评价值60.75%。

(五)资源环境明显优化,资源环境指数从2000年的37.10%发展到2012年的76.63%,提高39.53个百分点

资源环境指数由7项监测指标组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暂未纳入计算,2012年全州单位GDP能耗0.99吨标准煤/万元,评价值60.50%;单位GDP水耗112.13立方米/万元,评价值98.10%;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105.83公顷/万元,评价值56.70%;环境质量指数96.48%,评价值96.48%;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50.2%,评价值50.2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59%;评价值达100%。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

监测表明,恩施州全面小康指数逐年提升,2012年已达到了70%以上,但低于同期全省81.8%的平均水平,折射出我州在全面小康建设中面临的系列难题,主要表现是:

(一)从发展指数看,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任务艰巨

2012年恩施州全面小康指数70.71%,意味着2013~2020年的8年间需每年提高3.66个百分点,才能与全国全省实现同步建成小康。根据前期建设进度推算,要保持每年提高3.66个百分点也并不轻松。而从39项监测指标观测,2012年还有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等13项指标评价值不足60%,其中人均GDP等8项指标评价值低于5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评价值不到10%。

(二)从经济实力看,经济总量、人均GDP和居民人均收入不强

恩施州经济发展基础较弱,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滞后,由此导致人均产出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而新的监测体系大幅提升了人均GDP和城乡人均居民收入水平,要实现两项指标的小康目标值殊为不易。

人均GDP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值由原31400元提升至57000元,按2020年全州常住人口达到350万人计算,要实现人均产出5.7万元GDP 的目标,2020年GDP总量需达到1995亿元(2010年不变价),而我州2013年GDP刚过500亿元(2010年不变价仅有489.71亿元);要实现2020年全州GDP达到1995亿元的目标,后7年GDP年均增幅需达到22.2%,这个速度相对于当前国家淡化GDP考核、主动降低GDP增幅的大环境、大趋势,相对于我州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居民收入方面,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全面小康目标值由原15000元提高到25000元,2012年全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10年价)为7505元,评价值仅为30%,要实现25000元小康目标值,则2013~2010年间需年均增长16.2%,这相对2013年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农村居民纯收入14.5%的增幅,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

(三)从公共服务看,文化、科技、公共交通等基础性投入不够

2012年全州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仅为87.62元,少于人均150元目标值62.38元,评价值为58.41%;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48.47平方米,少于每万人400平方米的目标值251.53平方米,评价值仅为37.12%。由于在文化基础设施和财力投入上的不足,加之民族文化在省内的被边缘化、在武陵山地区的被同质化,文化产业作为事业发展由来已久,而作为产业化、商业化发展起步较晚、发育不充分,全州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2%,离5%的目标值相距2.8%个百分点,评价值仅有44%。

2012年全州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仅为1.7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73.2%,合成公共交通服务指数仅为54.52%,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动作用有限,离全面小康目标还有45.5个百分点的距离,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任务较重。

2012年全州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17%,低于2.5%的目标值2.33个百分点,评价值仅为6.64%,是39个监测指标中评价值最低的;全州有效专利产出量较为不足,2012年全州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52件,相距3.5件的目标值人均差距3件,2020年要达到每万人专利拥有量3.5件的目标,全州有效专利拥有量需达到1225件左右。

(四)从城镇化看,城镇发育进度不快

恩施州地处中部内陆山区,不具备人口聚集的先天地理优势,加之支柱产业不强、产业门类不全,就地城镇化缺乏成熟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对落后,由此导致我州城市和小城镇发育不足、城镇化进程不快。2012年全州城镇化水平只有34.55%,低于全省53.5%的 1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52.57%的水平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全面小康评价值仅为57.58%。要达到60%的目标值,后8年间需每年提高城镇化率3.18个百分点,这对于当前我州城镇化发展现状而言具有现实难度。

(五)从资源环境看,资源环境的优势地位不显

恩施州在环境质量和资源保护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资源环境在全州全面小康建设中评价值最高,但从具体指标观察,资源环境的优势地位未能充分凸显,节能减排任务仍重。2012年全州资源环境指数未达80%,具体分析,一是由于新体系对单位GDP能耗的目标值由旧体系的≦0.84吨标准煤/万元调低至≦0.6%吨标准煤/万元,而我州2012年万元GDP能耗为0.99吨标准煤/万元,评价值刚刚达到60%;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只有50.2%,还需加强控制和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新的监测体系用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取代了原耕地面积指数,全面小康的单位GDP建设用地目标值是60公顷/万元,我州2012年单位GDP建设用地(2010年不变价)为105.83公顷/万元,评价值只有56.7%。

四、恩施州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需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依托六大产业链建设,加快产业兴州

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大做强全州经济总量是绕不开的一道题,要提高人均产出水平、增加居民收入,要义仍在于“做大蛋糕”。州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在未来五年重点推进烟草、茶叶、畜牧、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信息六大产业链建设,打造恩施经济升级版,这与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向也是一致的。一方面,要按照六大产业链已经制定的单个实施方案和细则,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积极有效破解产业链条建设上的难题。另一方面,要瞄准省内、国内相关领域的政策动态,积极争取发展政策,承接产业落地。

(二)依凭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深入推动产城融合

州委六届五次全会已经确立了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在“双轮驱动”的实施中,一是恩施州的城镇化发展总体上要走“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绿色生态、民族文化彰显、宜居宜旅”的路子。二是城镇化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促使产城互动、相互融合,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就地转移为城镇人口。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三)依靠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积极提升发展软实力

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为基础,加快提升我州科教文化等软实力,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内容。一是落实在八县市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目标,充实提高师资队伍,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和人才投入,力争到2020年实现10.5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目标;二是编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增加“三馆一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做大文化产业增加值。三是继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打通经济流通的“毛细血管”,继续增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推进乡村公路运输站场建设。四是加大科普力度,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成果孵化转化,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和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依据科学发展要求,切实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文明

科学发展的内涵是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并重、生态文明和法制文明齐进。我们要不断引导农民加强环境友好、宜居宜业的文明新农村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和人居和谐程度;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度重视生态安全,稳定和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不断降低刑事犯罪率、控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提高社会安全指数,加强廉政建设,不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猜你喜欢

恩施州
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探讨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民族文化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恩施州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恩施州生态效益分析
湖北省恩施州减贫问题探索
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中心成立一周年喜迁新区
恩施州茶叶产业现状调查
依法治州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