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大学无用论”浅析责任意识的建立

2014-05-12乔立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责任教育

乔立

项 目:内蒙古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项目成果

摘要:新“大学无用论”的本质是一种主观偏差,但是这种思想观念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社会、教育、家长及青年学生都值得反思,并自觉承担责任,维护“读书”的价值。

关键词:教育 责任 青年学生

一、“读书无用论”概述

1.“读书无用论”的内涵

古语中的“读书”一词涵盖诵读、核对、宣读和学习古书之意,“读书无用”表现为否定书、轻书生。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曾讲“足食,足兵,民之信矣”,意即国家有了粮食,有了武器,老百姓还能不听话信从吗?古代读书无用大多由做官之人提出,认为有民、有社稷、有兵,就可以国强民顺,那么读书就微不足道了。并且,在官吏之间,武官认为安定国家在“枪剑”、非“毛锥”,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掌管不同事务的文官也不喜欢“舞文弄墨”的一类文人。此外,由于书的材质和以故事讲道理的体裁,使得书的保存和传播不易、书的真实性受到怀疑,因此,出现了无书胜有书的观点。

如今,读书无用论是某些人或群体在评价社会现象时,因为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自我难以理解或难以改变,而对读书所持有的一系列否定态度和观点。“读书”一词在当下社会拥有更广泛的指代,诸如教育、知识、学习等,现阶段在社会上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流行了新“大学无用论”,实际上仍然是读书无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2.“读书无用论”在各时期的表现

(1)文革时期:上学无用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学校教学秩序混乱,教学内容以政治为主课、忽视基础知识,大中学生毕业后纷纷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在校生不愿上学认真读书,因为上学不仅留不了大城市,而且会被认定为先天缺乏革命性的知识分子。

(2)改革开放时期:知识无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下海经商”的部分群体经济收入得到快速增长,而当时的公有制体制下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无法得到显著改善,形成体脑倒挂现象。

(3)21世纪以来:毕业无用

受教育的高成本、高投入与严峻的就业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使得贫困群体负债读书、中学生流失现象严重,农村尤甚,表现为对上学不支持的态度和行为。由于社会上可供提供的工作职位的增长跟不上毕业生数字的增长、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即失业。2013年的《中国蓝皮书》其中一项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报告称,大约1/3的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有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极端的例子是,只有约1/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1]。即使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感到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对其就业帮助不大,认为学到的专业知识无用,在校学生也对学习采取应付的态度,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报考各种证书、兼职等方面,轻视专业课的学习。

(4)新“大学无用论”:教育无用

许多家庭对上大学算起经济账,认为上大学闲置了时间和精力,毕业后还得面临找工作难的状况,投资远远大于收益,产生对学校教育的不满意情绪;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近日联合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不出意料地得出结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且还在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呈现向中西部、普通家庭和低龄化蔓延。相比之下,海外来华留学人员比例甚低,中国出现醒目的“留学赤字”。国民似乎也在对中国教育“用脚投票”。

二、“读书无用论”的本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意识指人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和精神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科学、文化艺术、宗教等以及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3]。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分工成为真正的分工,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随着社会意识相对独立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和精神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意识脱离现实,甚至臆造和歪曲现实成为可能[4]。

读书无用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将“读书”作用单一化。“读书”在我国似乎自古以来就与做官、名利相联系,时至今日,又同“金钱”相比较,持读书无用观念的部分群体在眼前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不但局限“书”的概念,更容易造成消极的社会舆论及情绪,影响到在校学生地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在城市主要表现为应付的态度或出国留学,在农村则演化为弃考、打工等。

错误思想观念产生的原因,是由他们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造成的[4]。由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历史纬度和视野角度的差异性,人们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尤其在问题难以解决时,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定论。

三、新“大学无用论”产生的原因分析

尽管“大学无用论”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但是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要依据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及人们生活的社会物质条件而非孤立静止地从人们的头脑中寻找思想根源。

1.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013年高考前夕,一则消息让广大农村考生感到温暖和振奋:国家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今年比去年增加8.6%[5]。这将使更多农村学子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是党和政府维护公平正义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今天,人们正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正义得到更多重视和保障。从现实来看,党和政府促进公平正义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新“大学无用论”折射出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大学无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工作难找,好工作难寻,维持生活的合理利益得不到保证。社会不公现象凸显,找工作凭借“人情”、“关系”、“熟人圈子”等潜规则,使得普通家庭,农村地区的学生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方式显得微不足道,部分群体容易产生对公平竞争产生怀疑、心理失衡,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担忧。由此可见,大学无用也是人们情绪的一种抒发,呼唤的是社会公平正义。

2.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判断教育质量好不好,关键有四条:塑造健全人格、尊重成长规律、拓展个性空间和符合社会需要。由此看来,我国教育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需求相比还有差距[6],就高等教育而言,集中表现在:(1)重理论,轻实践。高等教育普遍重视高层次的理论教育,忽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2)重硬件,轻软件。考评之于学生,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之于教师,以论文项目、著作为主,实际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为辅。

3.家庭的理性与短视

大学无用更多的反映了家庭的一种经济行为,在中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多数家庭投资教育都是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实用主义态度支撑下进行的,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降低、风险增强,必将挫伤许多家庭投资教育的积极性[7]。某些困难家庭或农村家庭放弃投资高等教育,也是一种无奈的、或许也是理性的选择,反映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部分群体出国留学,寻求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一种理性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式,反映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

但是,将上大学功利化,等同于好工作,否定知识或教育的作用,确是部分家庭的一种主观偏差和短视行为。众多家庭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社会,这样的观念,不仅给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还会形成不客观的社会舆论,而产生对知识,对高等教育的误解。

4.学生素质能力问题

造成大学无用观念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外,学生素质能力问题的主观因素也值得我们青年学生自身的反思。我国的就业压力是由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部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日益低落也是导致用人单位和社会舆论得出大学无用论断的原因。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依赖的是青年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知识的积累、能力的锻炼。现阶段,大学生学习状况总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和实际,但相对浅近;学生学习自主性程度和水平不高,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外在依赖较强;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不高,主动利用学校学习资源的意识不强;学风相对较好(纵比与横比),学生对自己学习状态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学习状态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8]。由此可见,青年学生在日常学习实践中还存在一系列影响素质和能力提高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是新“大学无用论”反映出的另一深意。

四、以责任意识的建立守护“读书”的价值

面对出现的问题或矛盾,如果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明哲保身,一味抱怨、不思解决,那么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不论社会、集体和个人,都要树立责任意识,牢记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真心投入。

(1)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法治理念

公平正义是相对的、具体的,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依靠制度的改革,促进权利、机会、规则的公平,完善监督机制,继续提高和调整社会保障水平,为青年学生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和创业条件;要依靠法治,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守护公平正义,为青年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以质量为核心,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所学无处用,所用非所学是读书无用产生的现实依据,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的现实推动力。学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力量,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首先要明确“教什么”。要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生活必要基本能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挖掘他们的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全面发展又保持个性。其次,要落实“怎么教”。要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从学问和品行两方面提高教师素质,使他们能够运用个人独特的教学魅力、教学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和启发学生。最后,要关心“如何用”。要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就业辅导、持续的关注和支持,以使他们学后会用,学有所用。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还需要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革领导机制、政策突破机制及教师的管理制度、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等的支持,更依赖教育综合改革和系统设计,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综合作用。

(3)引导合理选择,充当理性顾问

青年学生的发展关系到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能否实现,由于社会各个阶层的物质生活条件、个人的认识能力存在差别,在了解和正确分析教育现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业形势及政策等问题上,还必须由国家、学校或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以使家庭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适宜的、有益于青年学生未来发展的合理选择。仍然从“教育投资论”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在实行教育成本转移的同时,有责任引导家庭进行合理、明智的教育投资,一味规劝个人进行教育投资而不顾忌投资者个人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投资的收益是极不负责的行为[7]。

也是面临着升学和就业问题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曾谈到,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的辛酸[9]。这就意味着,家长应该是孩子的忠实的顾问,应该给予他们生活的智慧。“家长”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合力,为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而非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促进正确学习观、就业观的形成,培养他们理性客观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4)学生以学习为己任

作为精力充沛、富于创新的新青年,我们有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主动为自己的未来创造尽己所能的条件。

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能够使我们经常处于积极进取、热情向上的状态,进而转化为提高素质和能力的行动。受成长规律的制约,也由于理想的层次性,青少年的理想表现为一定阶段的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如果非要让学生一开始就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才是不切合实际的寄望。

扎实知识,养成习惯。恩格斯曾对大学生提出“在这里需要的决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扎实的知识”[10],因此,青年学生应在理想信念的指导下,扎实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考、探索和怀疑的学习习惯,勤奋、热情,不要一边抱怨“大学无用”,一边又在大学浪费时间而使大学经历变得无用。

实践检验。不论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还是扎实的科学知识,都要放到生活中去检验,并在检验中提升能力素质。也就是在努力、理性地追求合理个人利益的过程中,青年会逐渐形成远大的理想,并凭借信念坚定自己的选择,不断学习、实践,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共同的目标也凝聚力量促进实现美丽、坚实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读书无用论,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r5afkhpIflfRKvuMHHrXTlNHfKurGRs0HiHvCWV2CRNZyn0PYweEWrqsVSRE1Mn

[2] 李泓冰,留学赤字呼唤教育改革,人民日报,2013.9.26,五,评论

[3] 李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第一版

[4]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第一版

[5] 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公平正义怎么保障,人民日报,2013.9.11,第六版,要闻

[6]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质量怎么提高,人民日报,2013.9.18,第六版,要闻

[7] 李建龙,冯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读书无用论”评判,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卷,11期

[8] 现阶段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追求网,http://www.scu.edu.cn/xcb/llxx/lljy/webinfo/2012/03/1329786407376024.htm

[9] 马克思传,萧灼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0]恩格斯,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第一版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责任教育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的责任
责任(四)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