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创新指数研究

2014-05-12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比重陕西省陕西

杨 毅

(陕西省统计局 贫困监测处,陕西 西安 710004)

陕西创新指数研究

杨 毅

(陕西省统计局 贫困监测处,陕西 西安 710004)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05—2012年陕西省创新指数进行了初步测算,评价结果显示:陕西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陕西创新指数和创新环境、产出、成效指数均高于国家同期指数。在创新过程中的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重和R&D经费占GDP比重等指标的评价显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地方财政拨款投入。

创新指数;创新能力;体系框架;陕西省

一、引 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将影响到区域竞争力,建设“创新型陕西”①参见《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年)》。已作为战略目标写入《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年)》。陕西省研究与实验发展(简称R&D)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2年达到287.2亿元,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7.6%,科技活动人员人数为22万人。建立一套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定期评价陕西创新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创新作为一个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12年,由美裔奥地利人熊彼特提出[1]。目前,国外研究并发布的创新指数中,获得广泛关注的是《欧盟创新指数》、《国家创新能力指数》和《全球知识竞争力指数》,这三个指数可以横向对各测评对象进行比较,也可以纵向与自身各年度指数进行比较。美国每年发布的《硅谷指数》是区域性指数,只能纵向比较自身各年度指数[2]。

在国内创新指数中,近年来全国性并具有较大影响的创新评价有《副省级城市和部分重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国31省市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科学评价》。区域性指数有《中关村指数》、《张江创新指数》和《杭州创新指数》。

陕西创新指数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是熊彼特创新理论和《奥斯陆手册》创新定义[3]。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发布的创新指数研究方法及其特点基础上,结合陕西经济社会和科技全面快速发展现状,考虑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获得性,借鉴《创新指数研究》测算办法,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逐级等权法”进行权数的分配,建立起一套陕西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二、陕西创新指数体系及研究方法

陕西创新指数研究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创新开展机制及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为了综合和直观地反映创新能力,将孤立、单一的指标整合,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一)创新指标体系框架

陕西创新指标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通过计算创新总指数,反映陕西创新总体发展情况;第二层通过计算分领域指数,反映陕西在创新的环境、投入、产出、成效4个领域的发展情况;第三层通过所选取的21个评价指标2005-2012年数据,反映构成创新能力各方面的情况。

(二)创新指数研究方法

陕西创新指数研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该方法将系统复杂性特征的处理相对简单化,继而给出简洁、直观的评价结果。虽然它在指标选取、权重确定等方面存在争议,但在综合评价工作中使用最为广泛。

使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明确指标权重。采用“逐级等权法”分配权数,即若划分4个分领域,那么各分领域的权数均为1/4,在某一领域内,指标个数的倒数就是每一指标的权重。第二步是计算指标增速。通常在计算指标的增速或发展速度时,是以基期年份指标值作为基准进行比较,在陕西创新指数研究中将指标增速的基准值设定为该指标的两年平均值。第三步是依次计算各领域指数和总指数。

1.指标权重的确定。在比较众多赋权法优劣的基础上,本研究选用“逐级等权法”作为权数分配的依据,即各领域的权数均为1/4。在某一领域内,指标对所属领域的权重为1/k(k为该领域下指标的个数)。因此,指标最终权数为1/4k(见表1)。

表1 陕西创新指数表

2.指标增速的计算。按照一般情况,指标的增速或发展速度是以基期年份指标值作为基准进行比较的。在某一指标体系中,如果以通常方法计算各指标的增速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就有可能出现某些指标增速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某些指标增速过高或过低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其他指标的作用,进而造成整个指标体系有失公允。因此,必须选取一种方法控制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增速的范围,将指标增速的基准值设定为该指标的两年平均值,这被实践证明是相对较好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各指标增速就可以控制在比较合理的区间。

本指标体系中共有21个指标,20个指标都是正指标,“万元GDP能耗”这个指标是逆指标。各指标相邻年份的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三、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2005—2012年陕西创新指数进行了初步测算并加以分析,各总指数和分指数显示陕西科技创新成果突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陕西创新指数以投入和产出为主线,兼顾环境和成效的评价,设定4个领域,选取21个评价指标,形成创新指数评价体系的框架,对数据进行了初步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陕西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以2005年为100,2012年陕西创新指数为174.2,年均增长8.2%。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成效4个分领域指数对全省创新总指数的贡献和拉动分别为15.9%、26.1%、65.2%、-7.2%和0.5%、0.1%、2.0%、-0.2%。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两个领域。

2011年陕西创新指数为168.8,较国家创新指数高29.2%,年均增长9.1%,较国家高3.4%。在4个分领域指数中,2011年创新产出指数为272.3,较国家创新产出指数高122.3%,年均增长18.2%,较国家高出11.2%,创新产出能力明显强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创新环境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8.4%和5.8%,均高于国家的增速。2011年陕西创新投入指数年均增长0.8%,较国家少5.9%,创新投入能力相对不足。2005—2012年陕西创新指数及分指数变化见图1。

图1 2005—2012年陕西创新指数及分指数图

(二)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创新环境领域由每10万人中拥有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人均GDP)、信息化指数、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比重和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重5项指标组成。通过人力、财力和政府科技资金扶持力度等指标反映驱动创新能力发展所必备基础条件的支撑情况,以及政策层面对创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以2005年为100,2012年陕西省创新环境指数为165.6,年均增长7.5%。2011年的值为162.2,较国家创新环境指数高24.1%,年均增长9.8%,较国家高4.3%。陕西省创新环境指数高于全国,主要得益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重两项指标的贡献。其中2011年陕西人均GDP指数为313.5,较全国高180.8%。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重指数为180.9,较全国高74.6%。陕西省每10万人中拥有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指数为175.4,较全国低9.3%。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重指数偏低,纵向看,较2005年降低了6.8%,横向看,比全国低20.9%,差距较为明显。创新环境总指数显示2005年以来陕西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三)创新投入稳步增加

创新投入领域由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占GDP比重、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所占比重6项指标组成。通过创新的人、财、物投入及企业研发相关发展活动,来反映陕西创新指数体系中的创新投入情况。

以2005年为100,2012年陕西创新投入指数为105.6,年均增长0.8%。2011年的值为100,与2005年持平,与全国同期相比低40.7%。在6项评价指标中,仅有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指数高于全国,较全国高出48.8%,其他5项指标均程度不同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比全国低88.8%,R&D经费占GDP比重指数比全国低54.2%,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指数比全国低4.2%,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指数比全国低56.6%,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所占比重指数比全国低42.9%。尤其是R&D经费占GDP比重、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所占比重指数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其较2005年分别低了15.2%、40.1%和41.6%。创新投入中5项指数虽低于全国,但2012年陕西创新指数较上年增加5.6%,整体态势平稳。

(四)创新产出能力明显增强

创新产出领域由每万人科技论文数、每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每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5项指标组成。通过发表论文数、授权专利数、商标拥有量、技术成果成交额反映创新中间环节产出结果。

以2005年为100,2012年陕西创新产出指数为286.3,年均增长16.2%,2011年的值为272.3,较全国高122.3%,年均增长18.2%,较全国高11.2%。5项指标中有4项指标高于全国,其中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每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每万名R&D人员专利申请数和每万人科技论文数指数分别高于全国的579.6%、195.8%、191.1%和10.3%。反映专利质量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指标指数不仅低于全国同期11.1%,而且低于2005年5.2%。每万人科技论文数、每万名R&D人员专利申请数两项指标指数,2012年与2011年相比有所降低。创新产出中3项指数增长迅猛,带动创新产出能力显著增强。

(五)创新成效增幅放缓

创新成效领域由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5项指标组成。通过用反映企业销售产品中创新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来体现产品结构调整、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比重体现产业国际竞争力、单位GDP能耗体现节约能源等5项指数,反映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2005年为100,2012年陕西创新成效指数为139.1,年均增长4.8%。2011年该指数为140.6,较全国高出11.1%,年均增长5.8%,较全国高出1.4%。在所评价的5项指标中有3项指标指数高于全国,两项指标低于全国。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重指数高于全国136%,劳动生产率指数高于全国91.1%,单位GDP能耗指数(逆向指标)较全国低49.2%。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低于全国4.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指数低于全国26.2%,特别是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指数,2012年较2005年下降了34.9%,年均下降4.4%,影响创新成效指数连年下降,但其中3项指标创新效果显著,创新成效指数整体增加。

四、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综上所述,2005年以来陕西省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一些领域指数高于全国水平,但同时要看到陕西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须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财政科技支出比重四年连跌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是开展科技活动最有力的资金支持,是引导社会科技资金投入的风向标,对优化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进而增强社会创新力,营造积极开展创新的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2007年以来,陕西财政科技支出比重由最高的1.26%下降到2011年的0.99%。2012年陕西财政科技支出比重为1.05%,扭转了四年连跌趋势。以2005年为100,2012年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重指数为99,较2005年下降1%。要实现到2015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5% 的 “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还有一定难度①参见《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陕西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二)R&D经费投入强度指数持续下降

以2005年为100,2012年R&D经费占GDP比重指数为84.8,较2005年减少15.2%,年均下降2.3%。2012年陕西省R&D经费高达287.2亿元,占GDP比重的1.99%。虽然陕西省R&D经费投入规模不断增长,但相对于陕西经济现阶段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R&D投入强度不升反降,R&D经费投入水平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应引起关注。

(三)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不断降低

以2005年为100,2012年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指数为59.9,较2005年的值减少40.1%,年均下降7.1%,2011年陕西较全国同期减少56.6%,企业的研发机构能够吸引创新资源向企业内部聚集,因此将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作为衡量本地区创新研发能力、企业是否成为研发主体的关键指标。目前陕西有研发机构企业所占比重的不断降低,说明在创新研发过程中,企业转型为研发主体还没有显现,影响了创新研发的步伐。

(四)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以2005年为100,2012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所占比重指数为58.4,较2005年减少41.6%,年均下降7.4%。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充分利用好内部研发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陕西省企业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利用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五、提高陕西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应提高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投入。2005年以来,虽然陕西省财政科技拨款在逐年增加,但其增长速度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距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5%的发展目标还有距离。因此,落实好《科技进步法》的有关要求,如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规定,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超前的稳定增长机制,充分考虑重大科技项目科研需求增长,制定应急制度。建立严格的规范检查、审核制度,使财政科技投入落到实处,同时加强与科技发达省份及国家间的合作,借鉴其科技发展的经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的政策。

2.制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补贴等优惠政策。遵循省委、省政府坚持调结构、促转型的经济发展方针,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培育与发展。2012年陕西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重指数达到257.9,年均增速14.5%,远远高于国家同期数值。尤其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出口为代表,2011年陕西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出口交货值45.1亿元,在全国仅落后江苏,排名第二。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有效补偿高技术产业高投入和高风险,鼓励并激发科研机构、企业增加高技术方面的科研投入,促进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陕西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4]。

3.广泛宣传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规范流程,简化办理手续,统一认定标准,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真正把科技创新政策用足、用活、用好。

(二)加强企业科技机构的建设

研发机构是企业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实现持续有效地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基地。目前陕西省还有将近3/4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应继续实施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还应恢复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和奖励工作,在全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引导更多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

(三)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发挥陕西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逐步理顺教学、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供求关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促进技术和经济相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做好产学研三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政府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调研,搜集企业的技术需求,建立科技成果库,通过技术招标、委托开发等形式,推动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合作,充当好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的“红娘”。

大力实施科技金融专项行动,充分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和政府投入撬动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等向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聚集。

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紧扣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核心理念,以服务促建设。提升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成果信息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推进工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提高科研资源与企业共享率。

[1] 李芹芹,刘志迎.国内外创新指数研究进展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

[2] 崔维军.欧盟创新指数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9(11).

[3] 林奇.企业规模、创新能力与“熊彼特假说”——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9).

[4] 龚金金,周泳宏.风险投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区域比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3).

Research on Shaanxi Innovation Index

YANG Yi
(Poverty Monitoring Department,Shaanxi 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Xi'an 710004,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method evaluated Shaanxi province innovation index from 2005to 2012preliminary.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Shaanxi 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enhanced,Shaanxi innovation index and innovation environment,output,effectiveness index is higher than the countries of the index over the same period,but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nding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fiscal appropriation display evaluation and the R&D funds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GDP and other indicators,there are still some weak links.Aiming at th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innovation index;innovation ability;system framework;Shaanxi province

C812

A

1007-3116(2014)04-0070-05

2013-11-16

杨 毅,女,陕西西安人,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科技统计。

(责任编辑:李 勤)

猜你喜欢

比重陕西省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