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新课程理念,探数学中下层生转化之路

2014-05-10梁建强

新课程·中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转化方法新课程理念

梁建强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中下层生的面积大,农村地方尤为严重。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数学科中下层生的转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借助新课程的理念,结合后进生的外部特征、成因,尝试找出转化数学中下层生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正常、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层中下生;转化方法

时至今日,新课改在清远市的实施已经将近十年。纵观十年,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数学整体平均分下降,中下层生的数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如果数学中下层生大面积存在,势必会对我们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不良影响。首先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看,数学成绩不理想会削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卑或厌学心理,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其次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而提高数学的整体成绩,转化中下层生的任务也是迫在眉睫的。

2004年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市开始使用新教材,更加坚定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重探索、交流、合作,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但是运用新教材也存在着局限性,首先,现在在职的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曾长时间地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要想将新教材运用得得心应手未,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其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还不能顺利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索、交流、合作活动,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农村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动手能力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使得数学教学在运用新教材上更是困难重重。在新教材这一硬件资源前提下,数学教育者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有利的条件,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使

中下层次的学生将“要我学数学”变为“我要学数学”,并且有兴趣学、学得快乐、学得有成就感,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下层生的心理特征

亨·奥斯汀说: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都是个体心理的外在表现,了解中下层生的心理特征,就好像打开了一扇观看他们心灵世界的大门,能对症下药,从本质上改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看法。从调查的结果(调查问卷与调查情况统计见附表1、2)来看,数学中下层生主要具有以下的心理特征:

1.情感障碍

在中下层生中,44%的学生对学习数学存在情感障碍,不喜欢或害怕学数学;42%的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介于喜欢与不喜欢之间,也就是对数学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而在中上层生中,喜欢数学的占68%。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当我们特别擅长某一领域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这一领域,也有更大的动力,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一领域精益求精,成绩顺理成章得到提高。从反面来看,中下层生数学成绩差,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对数学不喜欢或者是无所谓的态度,而他们对数学不喜欢或者是无所谓的态度又会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造成了恶性循环。

2.价值观念不清晰

在收回的65份中下层生问卷中,46人(接近71%)认为数学不是很重要,51人(占78%)不觉得数学很有用。

二、中下层生的成因

1.自身原因

心理方面。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从心理分析不难发现中下层生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对数学不感兴趣,常感到学数学很无聊、很枯燥,部分学生对数学存在惧怕心理,甚至讨厌数学。

(2)价值观念不清晰,不重视考试成绩,普遍认为学习数学不重要,没有用。

2.外部原因

(1)家庭方面

部分中下层生可能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综合素质较差,不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不读好书同样有好出路,并且这种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孩子;部分中下层生可能缺乏家长的关心,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耐心,不是打就是骂,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学校方面

部分教师可能没有照顾到学困生,不重视因材施教,一班56个学生,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方法,同一练习,同一测试,势必造成学困生的出现;没有仔细研究教法,使得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思想陈旧,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搞满堂灌,学生难以理解接受,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超过50%的学生喜欢上课幽默风趣的教师。

三、转化中下层生的对策

1.转化数学中下层学生的心理

要帮助数学中下层生走出困境,不能“治标不治本”,我们必须从根源出发,优化“中下层生”的心理,使他们消除厌学的思想,才能取得成功。

(1)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中下层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数学本身的学科特征。绝大部分中下层生感到数学内容枯燥无味,学不懂,对数学内容普遍的意见是公式太多,难记,易混淆;计算题枯燥无味,数据多而复杂;应用题、几何证明题和作图题无从下手;函数题不理解,一头雾水……总之,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字“难”,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中下层生本来就基础差,只有让学生听得明白,听了能有所收获,才有继续听下去的动力。其次是数学教师的影响。数学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如果再加上教师呆板的照抄照搬只会让学生更加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就必须要提升个人的魅力。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精通学科知识与历史等都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运地用幽默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endprint

而教师学识的渊博则能使学生信服,提高学生对你的期望值,怀着好奇心看看这位老师身上还有什么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卖弄”。

例如,我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是这样介绍的: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勾股定理的别称有:毕达哥拉斯定理、商高定理、百牛定理、驴桥定理和埃及三角形等。这个定理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几乎所有文明古国(希腊、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对此定理都有所研究。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72年~公元前497年)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中国古代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远比毕达哥拉斯早得多。当我一讲到中国的发现比其他国家早的时候,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全班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连平时不听课的学生也知道了在直角三角形中有“勾3,股4,弦5”。由这件事情我深深地体会到即使是平时不爱听数学课的学生也是喜欢听数学教师讲故事的,这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之一。又如,在教学《黄金分割》的时候,可以穿插进黄金分割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吸引学生的注意。

(2)扭转数学不重要的看法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数学不能注重解题,数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数学教学如果只是仅仅局限于一本教科书,一本习题书,一堆试卷,那是很难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致使学生出现学数学无用、不重要的思想。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将数学知识渗透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当中去,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的时候,抓住学生的心理,多提一些与实际生活、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进行思考。

2.教学方面

教师本人要善于学习和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钻研教材,教学中注重处理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现在我们使用的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在每章每节中编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读一读,真是独具匠心,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感到有趣。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功底也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首先表现在教材的处理方面。现在我们使用的版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所学知识内容适应该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是同一知识体系的纵向联系则显得比较零散,例如,“统计与概念”这一知识板块的内容,由难到易被分散到初中阶段的各册书中,学生在七年级时学了,但是到八年级却又忘记了以前所学的内容,中下层生更是懵懵然了。同一册教材里面,几何与代数被混合安排,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连贯性不强,直接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进行授课不一定就真的有利于学生接受,那对于学困生来说就更难了。所以,教师应有大局意识,讲授每一个知识内容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数,能让学生易于记忆,照顾到中下层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适当调节章节的教学顺序,使中下层生更有条理地掌握知识。例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中,第一章节安排的是《勾股定理》,第二章安排的是《实数的运算》,其实,在第一章里面已经涉及第二章所要学的内容“开平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处理方法是先教《实数的运算》,重点是学会计算,第二章中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内容先不进行教学,然后再讲《勾股定理》,因为有了“开平方”的知识经验,所以学生对于《勾股定理》内容的相关计算(即使是用根号表达的式子)很容易就上手了。

另外,每一节课的“做一做、想一想、读一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讨论和探索的平台,但并不是所有的“做一做、想一想、读一读”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还不适合学生去进行探究,所以,我们应当对其进行取舍,也可以自己设计探究活动。

(2)重视实践活动与直观教学

新课程要求建立新的教师教学观,教师的教学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下层生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易遗忘,适当地开展活动能使他们觉得上数学课并没有那么“辛苦”,而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得来的知识没那么容易忘记。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凑成一个平角,从而发现定理。

总之,转化数学中下层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中下层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它是一项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京海.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06).

[2]苏霍姆林斯基(苏).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07.

(作者单位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第二初级中学)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化方法新课程理念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浅谈后进生的培养和转化
为孩子创造闪光的机会
班主任工作之“慢”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