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法初探

2014-05-10易李平

新课程·中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高中信息技术导学案

易李平

摘 要: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结合“五要素”教学改革(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目标检测)以及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特色,构建并实现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并提出几点实施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导学案;高中信息技术;五要素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那么如何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寻求一种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笔者将学案引入信息技术课堂,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注重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与评价,从而实现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笔者自2009年使用学案导学模式至今已经实践了四年,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教学法逐一介绍,愿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如何构建并实现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我校的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法是以我校的“五要素”教学法为蓝图总结提炼而成。“五要素”具体是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目标检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调整各要素的使用次序,可以对各要素进行取舍、选择和循环使用。因此,在我校以学案实施导学的“五要素”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色,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的不同,笔者从以下五个阶段来构建并实现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导入是学案导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巧妙的导入方式,就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得以强化突出,从而为信息技术课堂内容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导入时要注意艺术性,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此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2.分发学案,依案自学,把握重点、难点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所处的学科地位,其学案一般都是采用当堂发放。学生依照教师发放的学案开展自主学习,以初步弄懂基础知识和完成学案中的基础部分内容,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主要目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要进行全班巡视,掌握学生自学进度;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底,重点关注中、下层面的学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疑惑和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指导。

3.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掌握信息反馈

在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后,及时引导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

合作完成教学内容,共享讨论成果。小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内容,互相答疑解惑,补充问题答案,列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按照自主学习导读提纲,小组在黑板上展示答案或提交自主学习作业到教师机,由其他小组质疑,完善补充答案。这样教师全面掌握了学生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做好“第二次备课”。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自主学习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在这一环节里进一步解决。在合作探究环节中,我们要选好探究内容,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保证合作学习讨论前一定要独立思考。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视及时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参与小组交流,特别要参与讨论不很积极小组的交流,防止部分学生游离在讨论之外,防止学困生边缘化,还要关注优秀学生存在的困惑,在方法上予以点拨并及时收集生成性教学资源。

4.精讲点拨,解难释疑,构建知识网络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意义、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一般以学生通过网络教室的作业提交功能交上来的自学学案进行讲解。教师在精讲点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案所反馈的信息展开,把握“讲”的十六字方针:“教其不知,释其所惑,练其不会,补其所缺。”

5.当堂训练,拓展完善,评价学习成果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网络结构后,教师应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在这一环节中,学案重点放在问题设计方面时,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案要求每位学生当堂完成,以便教师对学生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所以,一般通过设置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全班学生,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争取信息课堂内容“堂堂清,天天清”,不留难题到下一节课。作业或作品完善后,还有一个评价总结环节,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五个阶段是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法的全过程。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案导学”提倡学生自学,教师就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信息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设疑质疑、游戏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播放配套的音乐,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2.加强导学功能的培训

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还要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在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导的艺术性、灵活性与时效性。“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及时搜集学生自学、讨论的信息,灵活地“导”而不受“学案”的束缚,同时把握诱导的时机,深化教学内容。

3.注重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重要的是授予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

4.提高学案设计的水平

学案导学的优势在于编写高质量的“学案”,它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潜心研究,加强对教学方式和课堂细节的研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总结与反思,这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

问题情境和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教师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防止将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习题或任务,整堂课成了师生

校对答案或演示操作的过程,这样就根本无法发挥“学案导学”的教学优势。

学案导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是本人教改中的一种尝试,通过四年的探索实践,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信息学科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都有所提高,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还将继续探索,完善此教学方法,使之能成为每个学生都喜欢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晓莉.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赣榆县青口二中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吕秀芳.高中信息技术课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1.

[3]覃伟合.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0).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编辑 王团兰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法高中信息技术导学案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应用的实践探索
学案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