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监督检查体系实现标准化建设闭环管理

2014-05-10赵学葛晖王悦亭

铁路技术创新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区动态标准化

■ 赵学 葛晖 王悦亭

1 概述

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是当前电务系统提升电务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的重要抓手。经过几年建设,济南铁路局通信标准化已初具规模,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管内通信机房、设施,基本达到了外美内实的标准要求;管理逐步规范,完善和搭建了安全管理体系;职工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发现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标准化成果保持不好,像阵风来得猛去得快。建设成果如何稳定保持,济南局电务处对此进行了探索,坚持“规范有序,强化基础,闭环管理”的方针,不断完善监督检查体系,指导通信段开展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实现了通信安全有序可控。

2013年6月21日,全路通信标准化现场会在济南铁路局(青岛)召开,对济南铁路局通信标准化建设成果予以检验,对该局电务处规范监督检查促进标准化建设的做法予以肯定。

2 明确思路,强化基础,确保工作效果

标准化建成后,长久保持才能发挥安全保障作用。部分现场车间、工区标准化工作“建设之初大张旗鼓,成果保持马马虎虎”,很快又恢复老样子,甚至出现倒退。对此,电务处确定通过持续不断的综合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问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设备质量和标准化管理水平。同时,为避免因检查人员业务素质、检查内容、责任心不同造成的结果差异,实行规范化的检查流程,力求检查结果公正客观,让现场人员心服口服。具体实施中,实行“定制度、定职责、定标准、定责任、定时限、定考核”的六定管理,建立质量检查考核体系,实现检查工作标准化。

2.1 按时兑现工作计划

电务处每月组织通信动态、静态检测,静态检查为:排定计划,每年对管内263个车站、23个车间的所有工区全部检查一遍;动态检测为:京九线、胶济线GSM-R每月测试一次;高铁联络线GSM-R、京沪线、新兖线、兖石线无线列调每季度测试一次;其他线路无线列调半年检测一次;胶济客专等动车组开行区段无线动态检测,根据情况进行。原铁道部动态检测车检测时,电务处安排专业人员添乘。

2.2 加大投入,确保检查质量

济南铁路局管辖263个车站通信设备,260处GSM-R基站,62处无线列调直放站(其中近端机62台,远端机92台),路局平推试验车每月对局管内各线进行无线测试,每年要完成京沪线、京沪高铁联络线、京九线、新兖线等检测工作,工作量大。原来试验车检测系统设备老化,性能下降,电务处争取资金,安排专项资金,改造测试仪表,加大车站电台设备投入,升级软件,管内主要线路的无线列调设备已具备自动控发功能。

3 规范有序,闭环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结合济南铁路局年度工作安排,根据通信设备线路增减变化情况,电务处修订完善平推检查管理办法,实行标准化的检查体系,形成闭环管理,具体为:制订标准、拟定计划、实施检查、问题通报、落实整改、情况复核、奖惩兑现,根据情况再进一步完善标准,循环往复,贯穿问题整改全过程。

3.1 细化工作标准

结合上级文件要求,2010年,电务处汇编《通信设备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等,制定了全面的通信检查标准,重点检查设备质量、标准化作业情况,考评标准化建设保持情况。2013年,检查标准进一步细化,问题分类由6大项细分为32项,每月确定倾向性问题,问题整改的针对性更强。

结合设备状况,明确提出维护质量要高于《维规》标准的要求。将无线列调覆盖高于50%低于60%的区段重点关注,提前介入,把隐患问题纳入整改范围,进行质量整治,避免麻痹大意的侥幸思想。对设备严格定性考核,具体为:95分以上为优秀,90~95分为良好,80~90分为及格,80以下为不及格,进行相应的联挂考核。通过强化整治,已全部达标。

3.2 明确职责分工

明确通信实验室对设备、作业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能。每月电务处组织通信系统平推检查,由通信实验室牵头相关科室派员参加,通信实验室负责具体联系、协调、资料汇总工作。按照年度检查计划全面检查,通信段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配合。电务处检查人员到现场检查时,携带《通信系统平推检查标准》及《通信设备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对照标准逐项检查,避免走过场,认真填写扣分内容及项目,每个检查处所一份,检查完毕,汇总检查情况,由通信实验室统一保存、建档管理。

3.3 及时通报情况

每月电务处组织平推检查视频对话会,站段及车间人员参加会议,会议中通报检查情况,安排经验介绍和问题整改典型发言,把当月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重点盯控设备质量,把严重设备问题、共性问题作为整改重点,细致查找原因,制订整改措施,结合年度、季节性工作进行重点工作安排。在路局办公网电务处网页中增加了平推检查专栏,内容包括检查标准、检查计划、问题整改反馈、工作重点、经验交流、工作总结等,对检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3.4 建立动态问题库

对动态检测、静态检查发现的问题,电务处组织分析,将问题归类纳入问题库,并以书面通知通信段,通信段组织人员进行复测、分析和整改,处理情况及复测数据及时反馈,纳入问题库动态管理,限期整改。通信段每月形成问题整改报告,报告由段长签字、盖章。电务处对问题整改情况安排专人盯控,问题处理完毕,逐个销号。

3.5 问题跟踪落实

每月组织“回头看”检查,重点对通信段问题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复验。动态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室内设备、天馈线、漏缆特性、中继站、电源供电等问题分门别类建立跟踪表,与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并剪切检测截图留存。对未彻底克服的问题,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重点关注,全面盯控其处理过程。处理情况及复测数据纳入问题库,进行动态管理。整改情况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对通信段的安全质量考核。

3.6 严格奖惩考核

每个检查处所总分为100分,检查发现问题逐项扣分。每月静态检查完毕,结合月度动态检测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各处所检查得分情况,以工区、车间为单位进行排序。年底,将检查情况,分别以各站、工区、车间为单位进行总体排序。年度检查情况,作为各车间年度评先的重要依据。检查结果纳入电务处掌握的通信段工资总额1%的考核范围,每季度考评兑现一次。通过经济杠杆调节,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全过程控制,确保问题整改得到落实。

3.7 深化完善,突出重点

2013年,根据年度重点工作安排,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创建和检查标准。结合检查情况,修订《通信设备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补充通信综合防雷、视频会议设备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等内容,修订完善后上升为铁路局企业标准;对标准化已达标的车间、工区、车站、机房等建立动态考核体系,建立淘汰机制;将铁路与铁通共用机房的标准化建设作为重点,细化标准,针对性更强;进一步细化完善应急预案,细化落实关键时段、关键处所、关键设备、关键部位、关键岗位的安全卡控措施。

4 结束语

通过建立规范标准的检查体系,实现全过程管理控制,确保通信标准不走样,工作计划得到落实。干部职工学标、对标、达标的自觉性得到提高,现场人员初步树立“把工区当做家园,让标准成为习惯”的理念,提高了通信保障能力,设备故障以30%的速率逐年下降,通信安全持续稳定。

[1] 运电信号函[2012]192号 关于推进电务系统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S].

猜你喜欢

工区动态标准化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标准化简述
动态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煤层气排采产气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延川南工区谭坪构造带排采井为例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