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三)颈部损伤防治

2014-05-10李伟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100061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椎间盘颈椎颈椎病

李伟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100061)

校园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三)颈部损伤防治

李伟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100061)

近年来,科技通讯产业的飞速发展,学生群体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随之改变,学习负担不断增加,使颈椎问题在学生群体中逐渐蔓延。有报道显示,四千多名学生中有七成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健康问题,随年龄增长颈椎问题也日渐严重。长时间低头学习或玩手机;趴在桌子上睡觉;经常用一侧肩膀背过重的书包;歪靠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脑、看书……这些会导致颈椎问题发生的不良习惯,你有没有呢?

一、颈部应用解剖

颈椎由七节椎体连接而成,上连颅骨,下接胸椎,是头颅和躯干的连接枢纽,其周围有许多肌肉、血管和神经通过。颈椎关节非常灵活,屈曲运动及头部转动主要由上颈椎段完成,即1~3节段;头颈的大幅度伸屈主要由5~7节段完成;颈椎侧屈运动主要由中段颈椎完成。颈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颈椎完成各种动作(见图1)。

图1 颈椎图示

二、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症状是颈肩酸痛,可放射到手臂手指;颈部僵硬,出现活动障碍;手指发麻持物无力;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或有如踏棉花感。

在颈椎病的形成过程中,退变、劳损和创伤是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其中,劳损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当前越来越多年轻人患颈椎病的重要因素。颈椎周围分布着交叉重叠的肌肉,维持着颈椎的动态平衡。由于颈部肌肉短小而薄,缺乏肌腱,多以筋膜附着于骨,因此具有灵活性高、耐力差、肌力小、容易发生疲劳的特点,也是人体容易发病的组织之一。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慢性疲劳的积累从而引起颈椎慢性疼痛。当颈椎出现慢性疼痛时,颈部肌肉纤维萎缩,体积变小,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发生改变;肌细胞的代谢功能降低,导致一系列肌肉生理功能下降,从而加重病症。还有研究证实,长期低头屈颈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引起椎间活动度明显减少,同时下颈椎的小关节、椎间盘应力集中,椎间盘压力上升,导致椎间盘脱水而体积变小,引起颈椎慢性疲劳,加速颈椎退变(见图2)。

根据颈椎病的各种症状,临床可将其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食道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为“落枕”,多以长时间姿势不当而引起的颈部局部活动受限、疼痛、酸胀等不适感为主,病程长、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此型颈椎病的出现实际是颈椎病的初级阶段,对于颈椎病的防止具有重要意义。当颈型颈椎病没有得到重视、任其发展,出现颈椎结构的变化,造成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结构受到压迫从而出现相应类型颈椎病的症状。

图2 错误坐姿颈椎形态图示

三、颈椎病的防治

颈部运动疗法是防治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其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有效改善颈椎椎间关节功能,增强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的紧张力,恢复及增强颈肩部及上肢等肌肉的力量,平衡颈肩背部两侧的肌力,减轻肌肉痉挛等;二是加强颈椎关节的稳定性,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势,改善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和活动功能,起到防治颈椎病的功效。当然,有一些类型的颈椎病并不适合运动疗法,如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等,所以在选择康复动作前建议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面推荐一些简单又相对安全的颈部锻炼方法。

1.颈部坐位回缩运动

第一步: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平视前方,并完全放松。此时头部会自然前凸(见图3)。

图3

第二步:保持头部重心在同一水平面上,缓慢向后移动至最大幅度(见图4)。

图4

图5

第三步:双手可以放在下巴上,辅助头部缓慢地向后继续完成回缩动作,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见图5)。

每天做六到八组,每组十次。如果在练习时感觉到疼痛难忍,可以用平卧位练习代替。

2.颈椎活动度训练(见图6~8)

图6 头部回缩

图7 头部后仰

3.颈椎平卧位训练

尽量用头部下压床面,同时收回下颌,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见图9)。

图8 头后仰并反复左右稍稍转动

图9 颈椎平卧位练习

四、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

目前,包括运动疗法、各种物理疗法等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能使颈椎病彻底治愈,只能做到尽可能减少颈椎病的复发,或相对延长颈椎病的复发时间。去除病因,减少对颈痛部位的刺激与否对疗效的影响至关重要。未去除病因,继续维持患病前的生活方式,即便每天进行颈部锻炼,亦无明显效果。这证明只有自我修复能力大于破坏力时,疾病才能向痊愈发展。

就颈椎病而言,去除病因应以尽量减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低头动作为主。改变不良习惯从日常生活的坐、卧姿势开始。坐姿要求颈部保持中立位,不要前倾;使用电脑时调节显示器高度,使得视野水平至屏幕的中上部;座椅高度以使得坐位时手肘能平放在桌面上(约屈肘90度)为宜;座椅后背应有靠背(抱枕或毛巾)给予腰部肌肉支撑,保持腰挺直(见图10)。

图10 正确坐姿

睡觉时挑选高度、软度合适的枕头十分重要。高10厘米左右或与自己拳头高度一致为宜,中央应略凹进,使颈部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悬空。仰卧时,使得颈椎处于中立位,避免过度前屈和过度后伸。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枕头要充分承托住脖子,必要时,可用毛巾卷围在脖子周围,以给予充分支撑(见图11)。

图11 适当高度的枕头

条件有限,不得以趴着休息时,可用毛巾垫住一侧手臂,把合适高度的抱枕或毛巾枕在手臂上,侧头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见图12);坐位时髋关节约和膝关节屈曲90度,双脚底部最好有支撑板。

图12 正确坐位休息图示

此外,日常生活还应注意不宜长时间低头工作,屈颈持续2小时以上会造成颈椎椎间隙内高压,短时间内难以有效缓解会加重、加快颈椎退变;注意颈肩部保暖,空调冷风不要对着头颈部,冬季戴围巾,尽量减少在气温过低或寒冷潮湿条件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时间;避免提过重的物品。

李伟,博士,主治医师,就职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康复医学科,从事运动医学临床工作及相关科研工作多年,曾兼任中国国家女足及国家少年男足队医,并任天津东亚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医务官。现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及国家乒乓球队、花样游泳队、橄榄球队及蹦床队等项目备战奥运攻关课题,并有数篇学术论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

猜你喜欢

椎间盘颈椎颈椎病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半躺姿势最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