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

2014-05-09蒲之艳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4年2期
关键词:区位布局运输

蒲之艳

运输通道包括综合运输通道和以单一运输方式为主的运输通道,其研究对象不同,使用的规划理论与方法也有所不同。随着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单一通道也可逐渐发展为综合运输通道。综合运输通道是综合运输网络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跨区域间最重要的连接,其发达程度既代表着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1]。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生产力布局、自然资源分布及运输需求等影响因素,合理确定运输通道的走向,实现运输通道与经济中心、城市密集带和资源富集地等重要节点的有效联通。布局时应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并有机衔接和相互协调,促进形成一体化运输体系。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影响因素复杂,目前采用的布局方法有节点重要度法、交通区位法以及重要度区位线联合布局法等。作者拟在联合布局法的基础上,补充区域外部环境分析,对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最终确定区域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布局方案,充分考虑国家宏观政策、国家及区域上层相关规划等因素的影响[2],更加适应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下区域对外运输通道布局的需要。

1 补充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度区位线联合布局法

补充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度区位线联合布局法的具体步骤是:①分析研究区域内重要的运输集散点,选择交通节点,计算节点重要度;②采用模型计算,将节点分层;③分析各种交通区位线,补充重要的经济干线或经济联络线;④计算区位线重要度,形成初步布局方案;⑤考虑通道与区位规划的衔接,将研究区域放在国家层面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对初步布局方案进行调整,形成综合布局方案。

1.1 节点重要度计算

交通节点是区域中交通流产生和消失的“点”,由于城市是经济产业集聚地区,是大量人口、物资及信息集中转换的场所,以城市为单位选取节点,更符合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要求[3]。

节点重要度描述了一个节点在区域内重要程度的相对性,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灰色关联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来进行权重确定,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进行计算。

1.1.1 模型建立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即综合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这些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通常表示为原始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4]。基本模型为:

式中:A1i,A2i,Ani(i=1,2,…,m)均为 X 的协方差阵∑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ZX1,ZX2,…,ZXn为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

1.1.2 指标选取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节点重要度,首先需要选取评价指标,收集相关数据。为全面衡量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尽量完备,并满足独立性原则。本研究从经济、社会及其他因素3个层面构建准则层,并在各准则层下选取各城市节点的二级评价指标,构建的综合运输通道节点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节点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Index system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node importance

1.1.3 模型计算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节点重要度的基本步骤为[5]:①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消除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②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③求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主成分贡献率;④计算节点重要度;⑤按照节点重要度大小,将节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确定通道布局的主要控制点。

1.2 交通区位线分析及重要度计算

1.2.1 区位线构造

通过区位线分析法找出可能的路径走向方案[6],包括:

1)基本区位线。在通道布局备选的端点明晰时,端点之间最便捷相连的线位为运输通道的备选路线,即为运输通道的基本区位线。

2)城市带区位线。区域内呈带状分布的城市群相连的区位线即为城市带区位线。

3)产业区位线。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将与基本区位线平行的呈带状分布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景区及交通枢纽等相连的连线称为产业区位线。

4)地形区位线。与基本区位线相近或平行的呈带状分布的通道内平原或草原等的沿河线、山脊线及山坡线等称为地形区位线。

5)组合区位线。将各种区位线进行不同备选线位的多方案组合,可形成通道线位定量比选的基础。

1.2.2 区位线重要度分析

通过分析,得到不同区位选择下的多条通道,结合节点重要度,定量分析运输通道区位线的重要度。区位线重要度包括路段重要度和通道重要度两个层次,通道重要度为其构成路段的重要度之和。路段重要度的计算可以采用重力模型,其公式为:

式中:IMk为第k条区位线的重要度;INki,j为第k条区位线上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路段重要度;Fi为节点i的重要度;Fj为节点j的重要度;f(Uij)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交通阻抗,取距离的平方;α为通道修正系数。

将通道重要度计算结果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依次寻找相应的通道段,构造区域内节点基于通道重要度的最大树,得到初始运输通道布局方案。

1.3 外部环境分析

由于指标的选取局限于区域内部,站在全方位开放的视角布局对外综合运输通道,需要在联合布局法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发展对通道布局方案的要求。分析要点包括:

1)国家宏观政策。服从国家相关宏观规划和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满足国家级运输通道在区域内布局,并加以充分利用,提升规划区域在全国层面的交通区位,以促进国土均衡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综合运输通道[7]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要求,与城镇化格局、城镇体系布局、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相适应,注重通道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综合运输效率。

3)城镇体系分布及发展规划。考虑运输通道对产业带和城镇轴的形成与发展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加速城市化进程,在空间布局上予以有效支撑。

2 实例分析

以四川省出川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为背景,应用补充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度区位线联合布局法进行通道布局。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多,底子薄,区域发展差距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强烈。为消除内陆盆地的地理条件制约,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四川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战略优势,构建全球视野下的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要求进一步完善进、出川通道布局,缩短与周边省份和重要经济区之间的时空距离。

2.1 节点及区位线重要度分析

利用软件对四川省2012年统计指标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表1的17个指标中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3个指标贡献率超过91.04%,因此选取这3个指标作为主成分,根据其相对贡献率,确定节点重要度的线性加权公式为:

对四川省所有地市级及以上节点进行了节点重要度评价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四川省出川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节点重要度分析结果Table 2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layout of Sichuan Province for the eualuation of the node importance

重要节点之间、重要节点与相邻较重要节点之间及相邻较重要节点之间应有综合运输通道。根据该原则,初步选定了11条通道,并对11条通道中的区位线进行了重要度分析,作为出川运输通道布局的基础。

2.2 外部环境影响分析

四川不沿边,不靠海,周边山地阻隔。长期以来,生产要素对外运输困难,内陆型经济特征明显。未来,四川将按照“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要素优势,继续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着眼于巩固和增强四川的区位优势及辐射能力,从全局视角谋划四川对外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格局,构架四川参与国际和区域竞争合作的桥梁。推进与国内外主要经济区之间多向放射、全面融合的运输大通道建设。

在突出首位城市对外辐射能力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构建多板块对外通道格局,重点畅通对外开放合作主通道,实现南向连通珠三角至东盟,东向连接长三角至太平洋,北向连接关中—天水经济区,并经亚欧大陆桥至中亚、欧洲及东北亚,西向连接云南桥头堡、西藏至南亚次大陆,构筑四川融入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合作通道网络。

在节点及区位线重要度分析的基础上,共规划出川通道14条,其中成都经济区出川通道(含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出川通道)7条、川南经济区出川通道2条、川东北经济区出川通道4条、攀西经济区出川通道1条。出川综合运输通道与全国综合运输网络充分衔接,通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湾等全国各主要经济区,连接周边省份中心城市,是实现四川省内外资源、要素流通的主要交通依托。具体布局见表3。

表3 四川省出川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一览表Table 3 Catalogue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corridor layout planning in Sichuan Province

3 结论

针对重要度联合交通区位布局法在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中局限于区域内部分析的不足,在联合布局法布局综合运输通道初步方案的基础上,对区域外部环境进行了补充分析,调整并优化了布局方案,构筑了适应区域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综合运输通道。以四川省出川综合运输通道布局为例,提出了出川综合运输通道的布局方案,对区域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

[1] 罗红刚.区域性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规划与发展[J].公路,2008(4):126-127.(LUO Hong-gang.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tegrated transport corridor[J].Highway,2008(4):126-127.(in Chinese))

[2] 孟国连.区域性运输通道布局规划的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 京:北 京 交 通 大 学,2010.(MENG Guo-lian.Research the on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transport corridor layout planning[D].Beij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2010.(in Chinese))

[3] 罗仁坚.运输枢纽与通道布局规划的关系及其分类[J].综合运输,2005(6):75-78.(LUO Ren-jian.Relationship and classification between the transporta-tion junction and the corridor layout planning[J].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2005(6):75-78.(in Chinese))

[4] 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YU Xiu-lin,REN Xue-song.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M].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1999.(in Chinese))

[5] 吴明,王莹莹,冯琪.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1):154-157.(WU Ming,WANG Ying-ying,FENG Qi.Research on the layout model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hannel based on the component analysis[J].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1(1):154-157.(in Chinese))

[6] 王元庆,贺竹磬.多方式协调发展的运输通道布局规划体系[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9):73-77.(WANG Yuan-qing,HE Zhu-xin.Transportation trunk system planning of coordinative multimode[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004(9):73-77.(in Chinese))

[7] 姚鸣,胡骥,唐林.基于重要度的区域综合运输通道方向确定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13(4):2-5.(YAO Ming,HU Ji,TANG Lin.Research on the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of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pproach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degree[J].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2013(4):2-5.(in Chinese))

猜你喜欢

区位布局运输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蒙元京畿区位论
VR布局
地理区位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