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便换王换蜂法

2014-05-09蔡呈贵

中国蜂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育王分蜂交尾

蔡呈贵

(上饶市信州区教育局,334099)

简便换王换蜂法

蔡呈贵

(上饶市信州区教育局,334099)

换王有自然育王、失王育王、人工介王三种方法。自然育王比较方便,就是靠自然分蜂而育王;失王育王是人为捉走蜂王或不慎失王之后再急造蜂王;人工介王是人为模仿自然分蜂。如果蜂群数量太少应该使用自然育王,如果要快速育王可用失王群育王,如果群势太弱可人工介王。自然育王有花期限制,后两种随机。

为什么要人工育王?因为蜜蜂是一种社会行为的生物,如果不人为分群,可能出现自然分蜂逃飞到野外,不但削弱了蜂群,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增加了追蜂、收捕工作强度。直接影响到蜂场的采集,甚至出现乱蜂团,所以人工分蜂十分重要。

一、自然育王

蜂群度过寒冬之后,每群蜂都统一称为老王群,老王群出现自然分蜂是在流蜜期前后。如果是当年培育的是新王群,新王群一般当年不进行自然分蜂。

人工育王都是选择老王群作为对象。从早春开始,使用无蜂路方法大量插巢础,一周一框。从3月造至5月末,任何一群蜂都会产生自然分蜂。在王台封盖4天后,可以提出来组织交尾群,一般一分为二,巢脾对半分是最合理的,如果群数分得太多可能有损失。组织交尾群一般利用新造的巢脾可预防盗蜂,当王台在旧巢脾中产生应调整或切除。

观察表明:老王群在提出一半的巢脾之后,如果再加入巢础可能会出现第二次分蜂,一直到7月分蜂现象停止。进入秋季,如果交尾不成功应该马上合并。合并的方法多种多样,现介绍一种“两小时适应合并法”,即先两箱换位,两小时再两群合并,简单又快。

双王箱直接合并法:在交尾无王群与母群的中间位置放一隔王栅,直接把两群分别提入,一般不斗杀,适应之后合为一群。

二、换蜂王

一般认为,蜂王一年一换是高产的,当新王产卵后可介绍到老王群。换王用王笼间接介入,要经一天一夜的适应,如果开笼太快,容易围王。引进良种蜂王介入时要慎之又慎。介绍一种“两小时换蜂王方法”:从种王场购买回来的蜂王,既要万无一失,又要快速适应,观察表明:任何一群蜂,如果有喂养蜂王工作,敌视自然消除。购买的良种蜂王是外群蜂,当用王笼诱入之后,出现一些怪现象。蜂群团围,不喂不看,并出现大量改造王台;数小时就把良种蜂王围死,或者弃之饥饿而亡,导致重大损失。我经过长期的改进终于找到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方法。

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捕蜂的情景,他收捕多半蜂就回来了,当打开箱又一窝蜂飞回原处结团,说明了蜂王没有捕获;蜂王几分钟不在,一群蜂就散飞,正是这个原因。如果要团结散飞蜂就必须有王,为此模仿这个原理将良种蜂王关笼,把诱群移位,让外勤蜂喂王,适应之后再合并,这种换王方法可减少损失。

三、换巢脾

换脾是一种繁琐的工作,如果一群蜂旧巢太多,必然生巢虫。巢脾一次只限换一框,先将欲换老脾用隔板隔开,限制蜂王产卵。让旧巢脾藏蜜食完后提出,再加入巢础框。换老巢脾多数在7月以后,应该换一造一,蜂群方可安全度秋,降低秋季停产。如果秋后扇风声巨大是正常现象。

四、换蜂

换外勤蜂是预防分蜂飞逃的有效手段。当观察到一强群即将自然分蜂,可以与弱群箱位对调,让蜂力平均分配到弱群中。既可以预防逃飞,又可加强弱群,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育王分蜂交尾
我场2021 年育王情况与育王体会
蜂王交尾失败后能重复培育吗?
徐祖荫谈中蜂
沉重的教训引出宝贵的经验
气温对处女王交尾的影响
自然分蜂的前兆与对策
小经验 试试看
防止分蜂的方法及其利弊
高寒地区养蜂如何正确分蜂
提高中蜂处女王交尾成功率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