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与“技”的光荣

2014-05-09马涌

文苑 2014年19期
关键词:手艺人光荣手艺

[文/马涌]

先说一件小事。前几天家里的自来水龙头出了毛病,水流特别小,便给熟识的水管工师傅打电话,不多时师傅带着工具上门,凑近水龙头,使一柄扳手左敲敲右弄弄,然后告诉我:好了,你试试。我一扭开,水流哗哗作响,恢复了正常的流量——此时距离师傅进门不到一分钟。我问师傅:多少钱?师傅略一思忖说:二十。我照价付款,双方客气道别。

稍后我遇到朋友,聊天时随口将这件琐事说与他听,他惊呼:一分钟就赚二十块的没本买卖!你被宰了!我嘿嘿一笑,并不以为然。

说到底,现在的社会,有时缺乏对劳动者和他们持有的“手艺”的尊重。纵然现代社会“劳动者”的概念似乎无所不包,但哪些人真正被看作“劳动者”,每个人心知肚明。三百六十行,有的出状元,有的似乎只能出壮劳力。那些对手艺人和手艺的尊重心态,已经与人们渐行渐远了。

有手艺的劳动者,古语谓之“匠”。我们今天讲“文坛巨匠”,讲“匠心独运”,似乎“匠”成了一个高贵典雅文绉绉的词,其实“匠”的本义也就是“手艺人”。

劳动者的手艺,我们习惯称之为“技”。从词源上看,“技”在过去也是一个高端词语:有“技”而能解决问题,便被称为“技能”;不仅解决问题而且又快又好,有巧思存焉则称为“技巧”;更进一步形成了理论体系,便足以称为“技术”;最后上升到艺术与美的高度,则以“技艺”一词赞之。

匠,乃罕见之人才;技,乃稀有之能力。“匠”与“技”从古时以来,一直是伴随着劳动者的光荣的称谓,代表着“能人所不能”的自豪,支撑它的是知识,是经验,是长久的训练乃至独一无二的传承。

我见过熟练的出租车司机,精通这座城市所有的隐秘近路;我见过娴熟的搬家工,四五件双手合抱不住的大行李经他巧妙归置,一趟就能搬上六层楼;我见过手艺老到的裁缝,经她缝补的衣服让我根本找不到原来是哪里坏了……然而面对这些出没于市井之中的劳动者,人们往往对他们缺乏“匠”与“技”的尊重,以为只不过是替自己代行粗鄙工作的劳工。

这是一个现实的时代,想当年,“我的理想是长大做一名卡车司机”可做教科书例句,如今这样的句子只能尘封在遥远的童年记忆里。但我想,无论如何,对于“匠”与“技”的尊重都不应该被遗忘,这是对人类无差别的劳动与智慧的尊重。它让每一位身负“技”的“匠”,都可以平等地挺起胸膛,充满自信,充满尊严,充满光荣。

猜你喜欢

手艺人光荣手艺
手艺
A new beginning
光荣升旗手
维吾尔族手艺人
最贵的不是手艺
累并快乐的手艺人
永远的光荣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还有多少光荣正在远去
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