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割裂的社会

2014-05-08树里

视野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印度人吉隆坡种族

树里

在一年当中的大多数时间里,人们都能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看到那座标志性建筑——双子塔。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双子建筑,让人即便是在这个基础设施尚未健全的城市中,也能触摸到最前沿的时代感。

尽管吉隆坡正处在疾速的现代化当中,旧式建筑被拆毁,或者正在拆毁,这个城市仍然保留了自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格局:华人的唐人街、印度人的小印度和马来人的新村。每个种族都有不同的语言、习俗和宗教信仰。华人讲华语或者粤语,多信奉佛教、道教;马来族几乎都讲马来语,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族则一部分信奉伊斯兰教,一部分信奉印度教,他们的语言是泰米尔语。

不同种族、不同血缘、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分享着这个城市。每个族群都有自己最隆重的节日,吉隆坡每年要过三个新年,马来族的新年(也就是开斋节)、印度族的新年(图妖节)、华人的新年(春节)。作为一个旅游者,或许这一刻还在华人的祠堂里烧香,下一刻就要脱鞋进入印度神庙。而当你离开喧嚣的购物中心,深入任何一个族群的社区,你都会发现,尽管他们享受着其乐融融的日常生活,不同种族之间却彼此割裂,甚至连这些社区的边界线,都是一片静谧。

马来人居住的Kampong Bahru是1899年英国殖民政府为马来人划分的居住区域,一直延续至今。尽管地处闹市之中,却带有一种冷冷清清的乡村氛围。传统的低矮的马来西亚式木屋零散地分布于街边,马来人就在那里平静地消磨日子。只有周末晚上的夜市开张的时候,这里才会热闹起来。

简陋的小棚子搭在路边,提供各种马来家常饭。这些饭菜大约都是由白米饭和带有酱汁的菜组成,也有腌的已经不太看得出形状的鱼类。几个不锈钢的大盆里盛着菜,摆在那里,选什么菜,便往那指一下。那些酱汁加了许多香料,口味很奇特。肉被切成大块大块的,嚼起来十分干硬。来吃饭的多是附近的居民,女人蒙着头巾,男人穿着拖鞋。这些小摊位也是家庭经营,老板的大女儿负责盛饭,六七岁的小女儿梳着小辫子,睁着大眼睛呆呆地望着你。

作为一个异族,来到这一区域会感觉有些紧张。当地人毫不避讳地向你投注目光,男女老少从上到下地打量着你,似在询问你为什么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走进另一家看起来十分热闹的大排档,在里面用餐的人们几乎都同时停下了筷子,观望着我,直到有人招呼我坐下,才缓解了尴尬。点了几样东南亚美食,青木瓜拌的沙拉,炸的鱼块,还有一小盆类似毛蛤的小贝壳,配上几碟绿色、红色和黄色的酱料。那小贝壳十分坚硬,用手抠不开,只能用牙咬,一位负责上菜的马来小伙子瞧见我那滑稽样子,顿时哈哈大笑,又拍胸脯又跺脚,还招呼其他伙计一起过来看。这场面几乎持续了十几分钟,附近的街坊竟然都跑来看我这个可笑的外国人,对着一盆小贝壳一筹莫展。直到有位好心的爷爷,告诉我怎样技巧性地用指甲抠开贝壳取肉吃,人群才意兴阑珊、渐渐散去。

这段旅行中的插曲,让我觉得马来人十分单纯有趣。但居住在吉隆坡多年的华人叶南生对我说:“可能他们以为你是从日本或者韩国来的,而不是中国人。”尽管马来西亚并不似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有强烈的反华情绪,但种族之间,仍然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如果没有极特殊的原因,华人甚至不会踏足马来人居住的社区。

叶南生的家族在马来西亚谋生已是第四代,会说英语、马来语、普通话、粤语、客家话五种语言。“当年下南洋,华人最早来大马开矿和橡胶园,做贸易的也很多,后来,华侨也开始进入服务业,办银行、搞金融、开餐馆、做旅游。”叶南生说,“几十年前,马来西亚政府就实施了马来族优先的经济政策,规定任何一家公司的资本中,马来人必须占到三成,华人和印度人只能占四成,目的是实现种族经济平衡。不过,现在大多小企业还是华人做老板,‘华人有钱佬都是本地的固有印象。”

在泰国等国家,仅凭面孔想要区分哪些是华人很困难,因为当地的通婚很多,种族融合也很多。但是在马来西亚,通婚并不多见,主要因为马来人多信伊斯兰教,禁忌较多。印度人更是相对孤立的族群。“即使在吉隆坡的公共场合,比如餐厅,你也会看到华人因为不喜印度人手抓饭而起身挪到离他们较远的位置。”叶南生更是出于好心地提醒我,日落之后不要一个人到小印度去,那里的夜晚不太安全。

多元化是人们经常用来形容吉隆坡的字眼。在这个城市旅行,你确实能够体会到多元化,快节奏的都市与闲散慵懒的热带生活,多种语言、多种信仰共存,马来菜、中国菜、越南菜、西餐应有尽有,我曾在吉隆坡英式的火车站台上,看到一群穿着长袍的伊斯兰妇女鱼贯而入,那画面美不胜收,然而在这里,族群和族群之间却依旧彼此割裂。这里的华人向我流露了历史与传统带给他们的困扰,然而,若不能摒弃种族与宗教信仰的偏见,这个割裂的社会就无法实现美好的未来。

(周焕正摘自《经济观察报》,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印度人吉隆坡种族
吉隆坡独立广场
本期导读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马来西亚·吉隆坡
马来西亚·吉隆坡
论美国基于种族的“肯定性行动”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经验
跟踪导练(一)3
2013年12月吉隆坡天然橡胶交易价